衣食住行,是維持健康,滿足日常所需的必須植之物,其中當屬“食”最為重要,人之所以能夠維持生命,繁衍生息,少不了每日的進食,合理膳食,均衡營養,才能促進身體更快更健康的迎接接下來的生活。
如今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我國人需要共同解決的一大難題,俗話說:“病從口入”,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導致疾病高爆發的主要誘因,長期吃吃喝喝,毫無節制的飲食習慣,會增加自身患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疾病的風險,也會給身體埋下疾病隱患。
生活中,常見的很多食物中都含有較多對身體有害的物質,社會組織曾做出過這樣一項研究,為公民詳細列出“一級致癌物清單”如果你還不了解,請接著往下看看,務必轉告給父母,不要繼續食用影響健康。
黃曲霉素是一種常見的腐生真菌,多見于發霉的糧食、糧制品及各種霉腐有機物上,黃曲霉素的生長速度極快,結構疏松,表面呈灰綠色,菌群分支呈絲狀,早在1993年,黃曲霉素就被世界衛生組織癌癥研究機構列為--一級致癌物。
黃曲霉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它的危害主要存在于對人或動物肝臟有著極強的破壞性,嚴重的可誘發肝癌直至死亡,自然界中常見的黃曲霉素多維黃曲霉素B1,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僅次于肉毒霉素。
黃曲霉素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強的真菌霉素,黃曲霉素的毒素甚至比眼鏡蛇、金環蛇的毒汁還要毒,一粒嚴重發霉含黃曲霉素的花生,可輕松殺死兩只小鴨。
【黃曲霉素中毒事件】
1974年,印度曾發生過嚴重的黃曲霉素中毒事件,印度西部200多個村民,皆因食用含黃曲霉素的玉米,最終導致397人中毒,106人死亡。
我國黑龍江地區,還曾發生過有關黃曲霉素中毒的事件,據悉,該中毒事件起源于一碗彈簧曲霉素的“酸湯子”,當天共有12人,9人吃了酸湯子中有7人去世,兩人目前還在昏迷中毒過程中,前后治療預計花費百萬元的治療費用。
長期大劑量攝入黃曲霉素后,會導致身體急性中毒,嚴重的也可導致肝臟壞死、膽管上皮細胞增生、肝臟出血誘發急性病變。
黃曲霉素中毒前期,會出現身體發熱、惡心嘔吐、腹水、下肢浮腫等異常表現,若不及時治療就可危及生命。
人體對黃曲霉素最大的承受極限是20克,醫生呼吁廣大民眾:一旦家中有發霉的糧食或堅果類的食品,為了健康,請盡快丟掉,不要繼續食用,也不要因無知誘發黃曲霉素中毒,危及生命。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國優良的文化傳統,過度節儉卻害人害己,黃曲霉素主要存在于發霉的食物中,家中一旦出現發霉食物,最正確的做法是盡快丟掉,停止食用。
1、發霉的堅果
黃曲霉素為黃曲霉等菌株產生的毒素,常存在于發霉變質的堅果中,如:花生、核桃、杏仁,結果由于結構被破壞的原因,其中會生成大量的黃曲霉素,一旦被污染,一定要及時停止食用。
很多農村人,會將家中發霉的堅果,晾在太陽下暴曬,這樣的做法根本無法徹底清除黃曲霉素法,會增加黃曲霉素的含量,加重中毒癥狀。
2、發苦的瓜子
臨近春節,家家戶戶早已備好招待親朋好友的瓜子,瓜子美味可口,吃瓜子時卻經常會吃到發苦的瓜子。
世衛組織回應:味道發苦的瓜子,說明儲存時間過長,長時間放置在陰冷潮濕的環境下,會使瓜子中生成大量的黃曲霉素,一旦吃到口感發苦的瓜子,最正確的做法是盡快吐掉,及時用清水漱口,盡快將口腔中的霉菌沖洗干凈,降低黃曲霉素中毒的發生率。
3、泡久的木耳
木耳作為常見的菌菇類食品,木耳中含有多種對身體有益的營養成分,常吃木耳還能有效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吃木耳前大多需要提前浸泡,一般浸泡時長超過8小時的木耳中就會生成黃曲霉素,為了健康,提前2~3小時浸泡即可,千萬不要長期食用浸泡時間過久的木耳。
4、變質的植物油
食用油作為炒菜做飯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加重長時間未食用的變質植物油中,同樣含有較多的黃曲霉素,比如,變質的大豆油、玉米油、橄欖油、菜籽油的,其中所含的黃曲霉素含量豐富,長期食用會增加肝臟的毒素反應,加重機體患肝癌的風險。
5、變質的紅薯
紅薯作為秋冬季節最受歡迎的粗糧食物,長時間儲存在陰冷潮濕環境下的紅薯,同樣會發霉變質,表面長出大量的黑褐色斑菌,由于體內含有大量番薯酮的原因,邊吃的紅薯中同樣會產生大量黃曲霉素。
長期攝入過多變質的紅薯會導致身體中毒反應,也會影響腸胃、肝臟、腎臟的正常功能,加重身體的負擔,增加機體癌變反應。
(1)立即停止接觸有毒物質
若不幸,出現黃曲霉素中毒,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即停止接觸有毒物質,立馬對口鼻、雙手等直接接觸中毒源的部位進行反復沖洗,停止黃曲霉素的侵入。
(2)徹底清除殘留的毒素
一旦發現自身出現黃曲霉素中毒反應,一定要盡早就醫檢查,徹底將身體內殘留的毒素沖洗干凈。
癥狀較輕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和治療下及時洗胃、催吐、灌腸,將體內的毒素盡快排出,中毒癥狀嚴重的患者要采取相應的藥物治療,盡可能的保護肝臟健康,避免肝臟受損。
世衛組織呼吁民眾:黃曲霉素的可怕性難以想象,難以估計,為了健康,請遠離以上提到的致癌物,不要給健康找麻煩。#健康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