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層向上拱起是背斜構造,巖層向下凹陷是向斜構造。頁巖油來自頁巖層,頁巖層周邊的致密巖層也會有有來自頁巖油后期的滲透,所以美國的原油產量報告用的術語是致密油,就是來自頁巖層和周邊致密巖(砂巖)的油。頁巖油來自生油層、儲油層一體的烴源巖。從材料力學的角度看,當我們把木棍兩頭向上彎折的時候,是棍子中間下側會先拉斷扯裂;反之,向下彎折,就是上側會被先扯裂。扯裂地方就會騰出一個空間,如果把棍子變成一個巖層,那么顯然背斜的頂部和向斜的底部都是屬于擴張的那個部位,這樣就可能在后期聚集更多的烴類物質。顯然完整的沉積盆地更像一個向斜構造,這也就意味著底部是個油氣聚集的好地方,因此我認為頁巖油這種面狀的資源,一旦被開發,它的資源密集區—“甜點”是很快就會被找到的。而實際上,大家看看美國各盆地頁巖油氣的開發,井位相對密集。
也就是說,頁巖油資源雖然是一種面狀的資源,但盆地上每個點的資源儲量并不是均布的,好的搞完了,越來越多的就是不好搞的。
圖片來自互聯網
二疊紀盆地位于美國德州西部和新墨西哥州東南部地區。近年來,二疊紀盆地無疑是美國頁巖油的主產區,從2011年至今,二疊紀盆地的原油產量翻了四倍,達到400萬桶/日的水平。
從EIA公布的最新上游報告看,2018年中以來,二疊紀盆地的活躍鉆機數量整體是小幅下降的。第一,二疊紀盆地產量增長迅速,導致管輸物流出現瓶頸,原油已經不得不借道庫欣再南下美灣;第二,大石油公司的大舉介入更加計劃性的開發可能也是一個因素;第三,去年4季度的油價下跌,跌破新開發井的成本,也抑制了今年上游的活動增長。數據還顯示,單井的產量并沒有進一步的突破而是徘徊于650桶/日。老井的產量遞減較多,新井帶來的產量增長勉強抵消老井的產量遞減。
因此,頁巖油盡管具有很大的潛力,但是資源的有機成因還是注定了“PEAKOIL(石油峰值)”魔咒在頁巖油上依舊適用。對于頁巖油今年的增產目標,估計不能樂觀。
消息稱EPIC公司已經給其從二疊紀盆地到德州南部海濱的科珀斯克里斯蒂(CorpusChrisiti)的新管道注入鋪底油,管道將逐步開始為客戶提供臨時服務,并在明年1月份開始投入長期運營服務。據網站報道管道的能力90萬桶/日,前期可提供60萬桶/日的運力。
整體上二疊紀盆地目前的產量和外輸系統之間沒有大的缺口。主要矛盾在于部分產量需要借道庫欣地區進行中轉,使得從二疊紀盆地到美灣的整體管輸成本疊加了二疊紀盆地到庫欣和庫欣到美灣兩段管線系統的成本。二疊紀盆地直通美灣的新管線投產,將大大降低二疊紀盆地頁巖油出口的成本。在科珀斯克里斯蒂建有新的VLCC碼頭,將進一步增強美灣地區的原油出口能力。
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新管道提升了美國頁巖油的出口能力,這將構成對全球原油市場供應的新沖擊。但個人認為,美國的頁巖油是保障北美油氣安全的資源,并不是保障全球石油供給的資源。對頁巖油的沖擊要重視,但也無需過分解讀和憂慮。畢竟全球石油需求整體上還有增長,主流分析機構給出的增長值放緩但也是增長。在歐佩克+減產的未來8個月時間里,頁巖油如果不能預期般增長,在供給上還是偏緊的。另外,短期的交易看,管線投產,帶來的二疊紀-庫欣-美灣三角區的管輸成本降低,將大大壓縮WTI和Brent的價差到新的區間去波動(大概在0至-4美元/桶)。-8至-12美元/桶的WTI/Brent價差對應的是二疊紀盆地頁巖油大量借道庫欣的格局。-8到-4是過渡區間。
另外,庫欣原油流入的減少,是不是會有利于庫欣原油進一步降庫;出口設施的完善,是不是也有利于美國原油的降庫呢?庫存降低了,難道要做空WTI?
二疊紀盆地石油產量
圖來自OILPRICE網站
二疊紀盆地石油產量增量
圖來自OILPRICE網站
美國原油產量的一種預測看法
圖來自OILPRICE網站
來源:庖丁解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