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萬鐵路,位于喀斯特地貌山區,在世界上屬于地質復雜的鐵路。全線橋梁、隧道的總長度約278公里,有34座高風險的巖溶隧道,全線建成時是2003年中國修建難度最大、公里造價最高、歷時最長的山區鐵路。 宜萬鐵路于2003年開始修建,2010年12月22日建成通車,位于喀斯特地貌山區,在世界上屬于地質最復雜的山區鐵路。
2001年12月: 原國家計委和鐵道部把宜萬鐵路納入“十五”計劃。2002年6月: 國務院總理辦公會研究同意宜萬鐵路立項。同年7月,原國家計委下文批準立項。2003年12月1日: 在恩施站舉行宜萬鐵路開工奠基儀式。2004年2月3日: 鐵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宜萬鐵路建設總指揮部成立。2004年8月1日: 梁槽隧道(910米長)貫通: 這是全線首座貫通的隧道。2005年6月12日: 萬州長江大橋合龍。2007年1月19日: 野三河大橋主跨鋼管拱精確對位、順利合龍。2007年5月21日: 駟步河大橋連續梁施工提前順利合龍。2007年5月24日: 高風險隧道八字嶺隧道貫通。2007年10月5日: 高風險隧道金子山隧道貫通。2007年10月10日: 宜萬鐵路渡口河特大橋安全順利完成中跨合龍。2007年11月8日: 高風險隧道別巖槽隧道貫通。2007年12月21日: 鐵道部宜萬鐵路建設指揮部成立。2008年4月1日: 宜萬鐵路25個重點控制工程之一的落布溪大橋主體工程完工。2008年4月5日: 宜昌長江大橋主體完工。2008年6月19日: 宜昌端正式鋪軌。2008年9月30日: 高風險隧道大支坪隧道貫通。2008年11月18日: 高風險隧道野三關隧道貫通。2008年11月21日: 萬州端開始鋪軌。2008年12月24日: 高風險隧道馬鹿箐隧道貫通。2009年1月17日: 高風險隧道云霧山隧道貫通。2009年12月10日: 宜萬鐵路最后一座高風險隧道齊岳山隧道貫通。2010年7月30日: 中鐵四局集團鋪軌安全順利到達馬鹿箐隧道出口。2010年8月9日: 中鐵三局集團到達Ⅰ線接軌點: 勝利實現Ⅰ線接軌。2010年8月18日10時18分:宜萬鐵路全線鋪通。
/宜昌東站/
/巴東站/
/建始站/
/恩施站/
/利川站/
宜萬鐵路共有隧道159座,橋梁253座,正線橋隧占線路總長的74%,被譽為“鐵路橋隧博物館”。
馬水河大橋主跨的T構跨度居亞洲首位
宜萬鐵路橋墩平均高度達到50米,墩高超過100米的橋梁5座,渡口河特大橋主墩高度128米,相當于40多層樓的高度
野三河大橋的拱橋結構,在鐵路橋梁建設史上則屬首創。
宜萬鐵路是我國“八縱八橫”鐵路網主骨架之一,是滬、漢、蓉快速通道重要組成部分;宜萬鐵路創諸多鐵路史上的中國之最乃至世界之最。
雪中宜萬
冉家槽大橋
堰灣隧道
清江大橋
龍鱗宮隧道
救古坪大橋
榔坪隧道
落布溪大橋
榔坪大橋
石院子隧道
巴東站場
火光村大橋
宜昌長江大橋
宜萬鐵路縮短沿江各大中城市之間的運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