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論依據:《中藥學》、《中國藥膳大辭典》、《實用臨床月經病學》、《實用中西醫結合婦科學》
列位看官,今天咱們來和您聊一個話題,這就是閉經,亦即年紀輕輕,月經忽然就不來了,仿佛被“掐斷”了一般。
這個時候怎么辦?在這里,我們給您先介紹一個食療的辦法。然后,再詳述里面的門道。方法如下——
準備雞血藤和大豆各30克,將雞血藤裝入紗布袋,扎緊口,然后和大豆一起加水同煮,熟后去掉雞血藤,然后吃豆喝湯。這個辦法,我們為您擇選自《中國藥膳大辭典》。
這個辦法,主要用到的就是雞血藤。它所針對的人,就是因為血虛所致的閉經。
看官,話說這閉經的形成,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細細分析起來,其中無外乎“虛、寒、瘀、濕”這幾個字。其中,“虛”字是最為要緊的,也是最常見的因素。具體來說,這就是肝腎虧虛和脾胃的虧虛。肝藏血,腎藏精。肝腎不足,則精血虧虛。身體無血可下,所以自然月經遲遲不臨。其次,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乏源,也會造成血海失盈,沖任失充則閉經。總而言之,這類閉經,源于血虛。血虛的根本,源于肝腎和脾胃的不足。
這樣的閉經患者,有一個特點,就是在閉經之前,月經量越來越少,色澤越來越淡,然后徹底沒有了。同時,患者平時可能頭暈、乏力、面色萎黃、食欲不振,甚至耳鳴乏力,沒有精神頭。看舌頭,往往舌質很淡。總體來說,就是一派血虛之象。
這個時候怎么辦呢?前面說的大豆配雞血藤,就是不錯的療法。
這個雞血藤,是一味中藥。它最初載于《本草綱目拾遺》,因為藤汁紅如雞血,所以得名。此藥性味苦、甘、溫,入肝經和腎經,功在活血調經,舒筋活血和補血。一般來說,它既能補血還能活血,是調治婦人血虛血瘀諸病的良藥。閉經等月經不調之疾,用之最妙。恰如《飲片新參》里面就說,它可以“去淤血,生新血”。
另外,大豆這個東西也值得一提。它作為藥食兩用之物,在《食鑒本草》里面有記載。它的功效,第一個就是健脾。比如《食療粥品》里面就談到用大豆來治療脾氣虛弱的方子。由于脾能生血,所以大豆還可以用來養血。《上海中醫藥報》就曾經發表文章,專門討論過,用黃大豆和豬肝來治療貧血的食療方子。所以說,這大豆可以健脾,可以養血,和雞血藤相須為用。
因此,這個辦法,是比較科學的。
當然,引發月經稀少甚而畢竟的原因,還有很多。受篇幅所限,我們今天先分析這么多。日后,我們會在接下來的文說中,繼續詳談此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