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陳舊的認識、可怕的現實、可怕的真相
現在,有很多人包括臨床醫生,并不知道糖尿病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別急著反駁,看下去)!“糖尿病”這個病的命名本身就錯啦!
既然是糖尿病,為什么打胰島素,血糖控制的很好也不能治愈糖尿病?是不是出發點錯了(靶點錯了、治法錯了)?是不是藥物成分也隨之有偏差(成分不全面、藥力不夠)?
糖尿病怎么就成了不能治愈的終身疾病?!是不是,現在的方法、藥物成分,根本就沒有全面治療糖尿病?!——所以才“久沒全面治”——而“久治不愈”!
下面,我們只對2型糖尿病,看看目前人們對它的3種認識:
第一種認識:胰島出了問題。
這是目前在國內最廣泛的認識,并且大部分的治療方法都是基于這種認識基礎上的,那就是認為糖尿病是“胰島”出了問題!——認為是胰島分泌的胰島素數量少或者質量差,從而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造成血糖不受控制(血糖高),就是得上了糖尿病!真是這樣嗎?!臨床實際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95%以上不缺乏胰島素,甚至有的還胰島素偏高!
所以現在通用辦法就是藥物來刺激你的胰島,想使你的胰島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但經常的藥物干擾刺激,就會讓你的胰島功能開始紊亂,慢慢功能下降、消失,不能再分泌胰島素了!這時就會建議你直接打胰島素來代替,從此你的胰島就完蛋了——真正下崗了,要終生依賴天天打外援胰島素啦!...
第二種認識是:要盡早打外援胰島素。
有人(很可能包括你的主治醫生也)會勸你:盡可能早一天打胰島素吧。其出發點是:想要讓你的自體胰島得到充分休息,休息一段時間以后,恢復分泌胰島素的功能!
但卻不知道讓胰島休息多長時間合適!結果是時間長了,你的自身胰臟有了依靠,被外援注射的胰島素取而代之,失去了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不再分泌胰島素了——“提前下崗了”!真正一步到位——終生離不開天天打胰島素了!
胰島素是什么?是激素。所以,一旦用上胰島素的人,從此像吸毒一樣——沒有幾個人能再停掉過,終生依賴胰島素,并且胰島素用量越來越大...卻越來越不管用了...
第三種,是吃“降糖西藥”。現在,臨床最普遍、最主要的方法是“降糖法”。最主要的藥物就是降糖藥(如二甲雙瓜類、黃脲類)。
其實這招挺損的——其方法和功效是:讓這些藥物直接作用在你的胃腸道和肝細胞“糊上”一層“粘膠膜”!來阻止和減少腸道對你吃進來的食物里糖份的吸收,或阻止肝糖原的釋放——這時看檢測指標“血糖”值下降的很快、指標很好看!
但是!——血糖(血管里的葡萄糖)原本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寶貴能量”(就像汽車油管里的油),全身細胞五臟六腑要存活發揮功能,就連你大腦思考、走路運動,時刻都需要血糖這個能量的供應!——人體缺糖,就是缺少了能量,就會出現腰酸、乏力,渾身沒勁兒!
剛開始吃降糖藥會出現:腹瀉,繼而營養不良,抵抗力,免疫力都下降,身體虛弱易感冒,肝、腎、脾、胃、心臟、大腦等“五臟六腑”逐漸受到損傷(1年、3年、5年)...
特別是全身細胞長期缺糖(營養),就會出現表皮(皮膚)細胞脫落、壞死——出現皮膚瘙癢;內部外周神經細胞壞死——出麻、木、痛,進一步發展則出現下肢壞疽(潰爛)...進而截肢!
同樣,還會傷及眼底細胞,出現視網膜黃斑病變...
同理,還會逐漸損傷腎臟,出現腰酸、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女性內分泌紊亂,進而腎小球動脈硬化...出現腎衰、透析、換腎...
但是,人們(包括長期打胰島素的人)一開始發現不了降糖藥的危害,到后來才發現:即使在血糖被控制的很好的情況下,肝、腎、眼、足、心臟病并發癥,也還是會相繼出現,是真正影響糖尿病患者日常生存質量,影響壽命的痛點。其危害遠比高血糖大的多。
現在,臨床治療糖尿病的最普遍、最主要的方法是“降糖法”。
最主要的藥物就是降糖藥(包括降糖效果最好的胰島素)。
二、治療方法單一、陳舊!
現在西醫對糖尿病的認識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就是你在醫院里經常見到的臨床處方醫生,他們的認識基本只停留在“降糖法”、開降糖藥這個層面上,沒有自己創新的治療方法。他們甚至要讓你樹立起“糖尿病是絕對不能治愈”的思想!還會特別的警告你:誰要說糖尿病能治愈,那都是騙人的!——但他從不會告訴你,他們對你的糖尿病除了降糖這一招以外是沒什么好辦法的,是無能為力的。
另一種就是做純粹理論研究和藥物研發的,很多處于故步自封、恪守降糖理念的狀態。他們大多數都是從“藥治”(研制降糖藥)的角度尋求解決方案,沒有人想在新方法、新靶點上創新突破。
其實,胰島素是降糖效果最好的(當年還獲得過諾貝爾大獎呢)!但是,胰島素發明已經快80年了,全世界已有數億人使用過胰島素,但至今卻無一人用胰島素治愈糖尿病!
為什么不想想:用“降糖法”治療糖尿病這種方法,是不是出發點就錯了!靶點瞄錯了、方法錯了、用藥錯了?!——所以,就沒治對,而久治不愈呢!
為什么不想想“換換招”呢?!為什么不想想“換換藥”呢?!
三、新理念、新突破、新方法、新希望
其實,人們在診斷檢測時早已驚人的發現了:很多血糖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胰臟的胰島功能是正常的,其分泌胰島素的數量是正常的(有的分泌量還高于正常人),分泌的胰島素質量也是沒有問題的!這就和原來的認識的: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不足造成的(所以要打胰島素)發生了沖突!看來還有不知道的東西在起作用!
這個不被大多數人知道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呢?
最新的理論是“胰島素抵抗”!
原來,在我們的細胞膜上有一種蛋白質,只有當它能與胰島素順暢的“結合”時,才能打開糖送入細胞里的“通道口”(相當于鎖口)——才能讓胰島素這把“鑰匙”打開鎖口——把血管里的糖送進細胞里去——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
這種蛋白被稱作胰島素“受體”,如果受體不接受胰島素的話,你的胰臟就是分泌的胰島素再多,也是不能很好的起到轉化血糖作用的,這就是你注射再大量的胰島素也一樣是沒有作用的(注射胰島素量越來越大,卻越來越不管用!),我們把這種不接受胰島素的現象稱作“胰島素抵抗”。
并且已經知道造成細胞膜受體蛋白“胰島素抵抗”的主因是細胞膜“被脂肪包裹”(高血脂,特別是脂肪肝和腹部脂肪、皮下脂肪肥厚者),胰島素抵抗更明顯——胰島素是親水性的,見油不親和、打滑、不易與細胞膜受體蛋白親和接觸...
——因此治療糖尿病,應該是把功夫下在增強胰島素受體細胞的親和力上,使它更好地和胰島素相結合——即要消除胰島素抵抗;同時又必須找到和解決——使胰島素受體的親和力下降的根源,并且用相應的辦法消除它!
——這樣多把點的、多種藥物成分的——“系統治療”的“全新療法”(暫且稱為“吸糖療法”),才能從根源上突破目前糖尿病單一降糖療法的瓶頸,單純用降糖藥的局限。
從而全面治療糖尿病——為治愈糖尿病“打開突破口”!為糖尿病人帶來新的希望!
大家千萬不要再責怪我們的胰島了!
更不要再“在降糖法上打圈圈”了。突破現狀,改換(增加)靶點、用更系統的新方法,更全面成份的新藥——全面、系統的治療糖尿病,才會有新的突破、更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