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提示:因音頻文件較大,無法直接上傳,可以在文末留言獲取講座音頻版。
盼望著,盼望著,期末考試來了,寒假的腳步近了!
總感覺沒睡醒的樣子,迷迷糊糊睜開眼,天明朗起來了,飯香甜起來了,空閑時間多起來了。終于放假了,不用再起早摸黑,不用再天天為作業奔忙,還會收到不少壓歲錢……
總之,喜歡寒假的理由,大家可以說出N+1條來……
不管期末成績怎樣,在此老師先給你們一個大大的擁抱,一個學期了,大家的弦一直繃著,期末復習以來,大家一定盡心盡力了!這個擁抱是鼓勵,是肯定,希望在這個冬日給大家帶來溫暖!
但是,初三寒假是初中學段的最后一個假期,開學后學習的腳步會更快。這個寒假,有真正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是初中階段最后一次自主復習、彌補學習短板的機會,是趕上、超越的最佳時機。所以,初三寒假,是彎道超車的最后機會!每到這個寒假,許多初三黨便開始上演“逆襲”好戲了。同時也有更多的初三黨,白白浪費了這最后一次寶貴機會,越落越遠。
利用好了可頂三年之功。利用不好,開學后立馬進入被動模式——想想自己被冷卻的狀態,被淘汰的狀態,想想曾怎樣起早貪黑地苦讀,怎樣完成過鋪天蓋地的作業,功虧一簣是不是太可惜了?
我們學校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私人訂制”,達不到孔圣人講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一個班級四、五十人,再負責任的老師也無法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指導,也無法分層教學。
尤其是初三階段,老師教學的重點,必定是以中考為導向,能兼顧的盡量兼顧,實在跟不上的只能放棄了。時間上的緊迫感,各科之間學習時間上的擠壓關系,造成老師必須把題型難度向中考靠攏,而布置的作業量盡可能最大化。
那些年級排名前列、主動性強、基礎硬的同學,累歸累,消化吸收是沒問題的。而其他人,就不好說了。所以有些老師講了,我也認真聽了,當時也聽懂了,可是一做題就不會,考試時更懵圈,分數還是不理想。為啥考試分數沒變呢?因為時間緊迫,老師給你講到位,但自己沒時間深入探究、加量練習、徹底吃透這類題。時鐘進入第二天,新的一天要學新的內容,然后你就那么水過地皮濕的、輕描淡寫的給忘了!所以每天看上去忙著所謂學習,卻沒有真正學會。
首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任何事,都要提前謀劃、打算,這樣成功的幾率就會很高!相反,想到哪里做到哪里,結局就不太好說了。制定計劃的套路就是:什么時間段該干什么事;整個時間段該干多少事!定好計劃后,記得要給家人“審核把關”一下,目的是讓計劃更合理、更有效!
比如:每天學習時間最少保持在8小時(上課時間包括在內);學習時間最好固定在:上午8:00-11:30,下午14:30-17:30;晚上19:30-22:00,每次學習90—120分鐘,中間休息5-10分鐘,學習內容自己安排。
為了給大家一些參考和幫助,好好利用這個寒假,將復習效益最大化。開學以后各學校都開始進行第一輪復習,就是把學過的初一至初三的知識點給“捋”一遍。這個速度很快。就算你在“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有很多地方已經忘記了,老師也沒有時間停下來幫你慢慢搞,全靠你“把喝咖啡的時間也用在學習上”,對時間的運用要“善于擠和善于鉆”。當然,最好的方法是在寒假把第一輪給梳理了,老師帶著“捋”的時候是復習鞏固了。
鞏固基礎知識:分冊復習字音,字形(讀一讀、寫一寫),成語,默寫、文學常識、文言詞語、對于重點篇目進行加強記憶,建議三天復習一冊書,再可以利用早晨、入睡前和零散時間來復習。我們“每日一題”跟蹤練習。
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對題型、解題思路、得分點進行總結,將四大文體閱讀材料(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文言文)的考查點梳理清晰,規范答案,提高正確率。
從習作中梳理出情感型、成長型、環保型、品評歷史、品評時事等不同種類的作文,修改、完善到一類文水平,保證每種類型作文至少有2篇較滿意的習作備考。
特別提醒:把本學期最后兩個月學過的東西好好地回爐!初三的各科新課基本上是學完了。
但是,但是,但是——
老師是趕進度教的,九年級的內容學得肯定是囫圇吞棗,
而這些內容正是初中學段的難點部分,趁著熱乎勁還沒有過去,把這些知識回爐一遍!根據知識點(如小說閱讀、議論文閱讀)理出題型、解題思路、答題模式,在做題時反復強化。還有,通過限時訓練提高答題速度,力求快而準。
即使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也要靜下心來,加強基礎知識的的識記鞏固,中考命題難易程度比一般是7:2:1,有的地區是8:1:1.最不濟也是5:3:2,基礎題不丟分,分值低不了!一定要把握最后一次反超的機會!
寒假的第一任務有計劃的梳理基礎知識,總結閱讀題的綱要結構,第二大任務就是有針對性地彌補薄弱點——整理錯題。
錯題本是必須的,再忙也要準備!
如果以前沒有的話,假期時間,各科都應該備上錯題本,把所有碰到的錯題都“拷貝粘貼”上去。然后定期重做,即“刷錯題”。
錯題刷刷刷,成績唰唰唰。
強調:“刷”必須是重做一次(是做、做、做),不是用眼睛掃。這個世界上,靠眼睛是學不會任何技能的。有的童鞋已經用眼睛刷了三年書本,唯一成功的是刷成了近視。
因此,必須動手!“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時間寶貴,不必往錯題本上抄題,太費事。改剪貼(沒用的卷)、改復印(建議投資千元買復印機,放那隨時印)。雙面膠、活頁夾、熒光筆等都用上。
刷錯題的時候,遇到不會做的,自己標記(△※☆等符號隨你喜歡),再看解析。下次還不會,繼續疊加標記。一般的錯題不出三遍一定掌握。你可以打個大大的紅對勾(√)了。
如此往復。
其實,中考規律性超強,不會變著法兒換題型難你的,每年的考試大綱,改動不超過十個字,題型變化不大!
只要重復,重復,再重復,練熟了就能掌握85%-90%以上的分數,本市最好的高中會很樂意接收你!甚至會“搶”你!
中國人口多,人才濟濟,目前考試是最公平的選拔方式。我們與其發沒用的牢騷,還不如選擇去適應。
學習成績在中等以下的孩子一般不會歡天喜地的去弄一個錯題本。一是枯燥,二是當時看不到效果。再不喜歡,也得自己弄,家長千萬不能代勞。否則那跟看一本買來的《某某狀元筆記》沒什么區別。
中考前的一個星期,下學期每次模擬前,你復習什么?還要一套套刷新題嗎?意義不大,來一組錯題吧!解決了問題就贏得了分數!成績一定就會階梯式上升!
1. 整理錯題
整理做過的試卷上的錯題,蓋住正確答案和筆記。一眼能看出錯因和正確選項的,直接過;需要思考才能知道錯在哪兒的,認認真真把知識點再記一遍;看不出來錯在哪兒的,翻筆記,記在錯題本上。
2.錯題歸類
不是把所有錯題一股腦記在錯題本上就行了,一定要歸類。語文可按照文體歸類。
3、提煉解題技巧
“百煉成鋼”,通過訓練鞏固已掌握的題型,發現漏洞,及時補漏。掌握恰當的解題技巧,可以幫大家理清思路。
比如賞析題分析“詞語的含義”,先結合語境理清出解題思路(修辭方法、描寫方法、感情色彩,象征、雙關等手法),確定范圍,按照得分點作答(解詞+人物、事物特點+表達感情)。掌握方法,規范答題,閱讀滿分不是夢!
第三大任務,寒假時間有限,要堅持“把時間用在刀刃上”,所以,寒假學習中要多補習“瘸腿科目”,對通過建立錯題本對薄弱環節進行彌補,再看看哪科沒考好,冷靜分析丟分原因,判斷該科是不是弱科。如果是,則要抓緊寒假時間,多補弱科基礎知識,避免中考時“瘸腿科目”拉分。木桶效應決定了水的容量。
弱科必須抓,該報班就報班。有的人認為弱科沒起色,應把擅長或有興趣的科目作為重點。這就錯了。在中考中,弱科拉分沒商量。一般難題只占10%,其他都是中等和簡單題,弱科才是最容易的突破口。弱科輕松提十幾分,反觀你擅長的科目,想突破天花板卻很難。
這個寒假,該報班就要報班,最好選擇認真負責的老師,穩扎穩打,有針對性地指導。
第四,選擇中考真題及時訓練。寒假期間做做歷年中考真題。通過有選擇性的做中考真題,熟悉中考題型,將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訓練將更有效。在做完一套真題試卷后,要及時核對答案,看看哪些題目丟分,弄清丟分原因。通過做真題可了解中考命題范圍以及相關題型。同時,還要把做錯的題記錄在錯題集里,或用紅筆作上記號,便于下一次復習。在復習的過程中,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匯總在一起,記在事先準備的小冊子上,請教老師。
很多地區中考的時間是:6月20左右,算上每一個周末,算上寒假,從現在開始到考試那一天,我們可用的時間有5個月,
150天。寒假,占了一個月的時間。
這一個月,是學校學習的放空期,卻正是那些拼命想上位的學生搏命的好機會。你想沖上前去,你想戰勝你瞄了好久的競爭對手,假期絕對是一個好機會。
前提是:你拚命努力,你的競爭對手整天睡覺!
但偏偏是:你可能不夠努力,你的競爭對手點燈夜戰!
那你豈不是慘了!
所以,這個寒假,努力是必須的。
努力了,是不是一定能戰勝你的對手,不知道。但一定會戰勝現在的你,那是肯定的!
現在你就開始努力,你就可以傲視群雄,碾壓萬方,享受成為一名學霸的快感。
開學后,老師帶著大家進行第一輪復習時,對你來說是鞏固復習, 第二輪板塊復習。也就是專題學習。沒有扎實的基本功,這些板塊復習就如同萬花筒,讓你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最后一團糊涂……咱們假期自己將知識系統化了,再和老師捋一遍,是不是印象更深刻了?第三輪復習,試卷大轟炸。大多數人到了這個階段,疲于奔命,接近崩潰;還有三分之一的人,這個時候聽天由命,愛誰誰……而我們有了扎實的基礎一定會如魚得水,越戰越勇!
再給大家講一個“學霸”備考時的一段心路歷程:
我還清楚地記得到了初三,我的學習成績與之前相比有著天淵之別,甚至有一次只排到了年級七百多名。面對著一次一次的失敗,我感覺天都快塌下來了。
迷茫的我去找班主任,他只對我說了一句話:“你有著絕對的實力,老師看好你。”
此時我能做的只有聽老師的話,不斷地給自己打勁,一遍遍地確定我想要的未來,一遍遍地堅信唯有努力,我才有出路。
我認真分析每一天的作業,反思自己的學習中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我該如何改進——習題做完之后,要從五個層次反思:
一、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采用的方法;
二、為什么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
三、為什么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
四、有無其他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
五、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
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
錯解根源是什么?
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
如何克服常犯錯誤?
“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
我不斷反思,不斷學習。我認為曾經那樣的努力過,對得起自己,對得起青春,這就足夠了。
中考成績的公布,證明了我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它讓我邁入了心儀高中的門檻。
那一刻,我并沒有欣喜若狂,因為我始終堅信,不是努力沒有收獲,而是收獲需要一個過程,一段時間,并不能立竿見影,只要它最終到了,這就夠了。
最后,再提醒大家,過年要節制,放松要壞事。
一個學期沒摸電腦了,幾個月沒挨過智能手機了,記不清上次賴床是幾年前的事情了,假期就讓我放松一下吧,何況是過年?
的確,假期本來可以放松,可以睡懶覺,可以讓心放飛一會,可是“家有三件事,先從緊處來”,切忌因小失大,因為這些小享受,小放松,影響了你的發展,一玩起來心就散了,所以希望大家對自己狠一點,逼自己一把,看看自己多優秀!
初三是戰場,為了勝利你們必須付出代價,把你的激情,你的生命張力完全展示出來,有這股“拼勁”,在人生的戰場上你也會成為勝利者。
初三是一條崎嶇的山道。一是因為目標在召喚,在吸引;二是因為沒有其它路可以走。假如你們不努力,那只能停留在半路,永遠不能達到終點。一定要奮力前行,千萬不要半途而廢!
農民一年努力換來迎來豐收,科學家非凡的努力取得成功,運動員多年的辛苦終于打破了記錄,這種幸福是常人難以體會到的。
我的許多學生,畢業以后再回憶當年的初三,當年的中考,總是充滿著一種激動,一種留戀,一種甜蜜。
希望大家都好好珍惜初三,好好利用這個假期,執著前行,千萬別半途而廢!寧靜才能致遠,每天按照計劃嚴格要求自己,把規范當作一種習慣,重視細節,認真嚴謹的好習慣會讓你受益終身!
及時總結,利用碎片化時間夯實基礎,充分利用好中考前的每一分每一秒。初三會成為你們人生旅途中一道值得留戀的美麗的風景!只為了無憾無悔,這個寒假,我們一定要“發力”,希望大家在一模考試中就“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