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要說老板最不喜歡的那一類人,一定是少不了頻繁跳槽的。
為什么呢?
頻繁跳槽,說明這個人的忠誠度是有問題的,而對于老板來講,忠誠有的時候比能力更為重要。
很多企業在招聘和選拔領導干部的時候,都會把忠誠列在個人能力之上。很多老板認為,一個有能力但忠誠度不夠的員工,遠遠比一個即沒能力,也沒有忠誠度的員工更可怕,后者只會誤事,但前者會危害企業運營甚至是安全,因此在人才選拔的時候,老板都會把忠誠當作是首選。
哈伯德說過:“如果能捏起來,一盎司忠誠等于一磅智慧。”也就是說,如果你對老板是忠誠的,那你你的一分忠誠相當于你在工作中所表現出的16分的聰明才智。可見,作為一名員工和下屬,忠誠遠比智慧更加珍貴,也更加難得。
這個世界不缺聰明的人,但在各種利益誘惑之下還能堅持原則,保持職業操守,還是需要一些定力的。
作為員工,你應該用自己的工作能力來賺取自己應得的勞動報酬,而不應該去賺那些違背職業道德和原則的錢,如果你總是想著如何去鉆空子,甚至不惜放棄職業尊嚴和人格,去獲取最大的利益,那么你可能最終會失去更多賺錢的機會。
有人說公司就好象一條船,老板是船長,員工就是水手。一旦上了船,我們的命運就和老板的命運捆在一起了。老板和員工之間不是對立關系,老板和員工應該有著共同的目標,同舟共濟,共擔風浪。
作為老板,應該保證船的行駛方向和目標,作為員工,應該盡職盡責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分擔領導的工作,減少老板的壓力,和老板一起齊心協力,保證船可以向著正確的目標,正常行駛。
在利益至上,物欲橫流的今天,謀求個人利益和發展固然沒有錯誤,但很多人把自我實習和忠誠、敬業放在了對立面,認為只要利己的事情,無論什么都可以做。
在工作中,有人斤斤計較,有人偷奸耍滑,敷衍工作,不盡責,推卸責任。這樣的人總是在頻繁跳槽,因為在他們眼力工作只是謀生手段,工作的目的就是換取生活資本。
他們把老板對于工作的要求看作是苛刻,把老板的意見看作是挑毛病,認為天下的老板都是剝削的代名詞。在他們眼里沒有敬業,沒有忠誠,只有自我利益。在他們眼里,工作只是迫于生存壓力而與老板的契約,認為工作只是用勞動換取報酬。這樣的心態就是把自己當工具,你都把自己當工具,又怎么期望老板把你當人才呢?
要被老板信任,就要成為一個懂得感恩,擁有忠誠的人。要擁有老板的心態,把自己當作是企業的主人,愛上工作,認真工作,有業績來換取物質和精神的雙收益。
記住,永遠不要背叛公司和老板,忠誠不是一種可以隨便付出的情感,你不打算忠誠于企業,就不要加入它,但你一旦選擇了這家企業,就一定要忠誠,不要輕易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