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在日常生活中是我們經常遇到的,也是我們很多人都非常討厭的。但是小編要告訴你的是,從鼻涕中也可以看出疾病信號。那么鼻涕和健康有哪些關系呢?怎樣正確的擤鼻涕呢?那么怎樣保護鼻孔呢?一起來看看吧。
鼻涕一般是由于過敏和感染引起的,細菌、病毒和過敏原侵入體內后,在鼻腔及咽喉粘膜引起炎癥,末梢神經和粘膜細胞受到炎癥刺激后分泌體液形成鼻涕。鼻涕有清水樣、粘液性、膿性,隨病因的不同表現也不一樣。
1.清水樣
鼻塞有時只是單純的鼻垢堆積引起的,但有時也可能是病毒感染的最初癥狀。如果寶寶先是鼻塞,繼而開始流清水樣或黏性鼻涕而沒有其他特殊癥狀,則多數為上呼吸道感染,即我們所說的“感冒”。
有時吸入的冷空氣刺激鼻腔也容易引起流涕。
2.黏膿性
寶寶經常出現鼻塞、流清水樣或黏膿性鼻涕、鼻癢,鼻涕常常倒流入咽部導致喉部不適、出現咳嗽等癥狀,則是患了慢性鼻炎。如果寶寶除了流涕之外,還出現眼睛通紅、臉蛋泛紅,伴有打噴嚏,并且一直“唏溜唏溜”地吸不停,一到春季尤為明顯,則多半是過敏性鼻炎。
3.黃綠色粘稠狀
如果寶寶流的是膿性或黏膿性的黃綠色鼻涕,則可能是患了鼻竇炎。
4.單側異味、血膿性
如果寶寶的鼻子有異味、發臭,或單側鼻塞伴涕中帶血,則可能為鼻腔內異物引起,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擤鼻涕方法不對易誘發鼻竇炎
近來氣溫驟降,抵抗力本就稍弱的小寶寶更容易因此患上感冒。專家指出,寶寶出現感冒流涕的情況家長需注意觀察,因為很可能稍有不慎就讓孩子患上了鼻竇炎。
3歲以后需防鼻竇炎
鼻竇是鼻子旁邊幾個蜂窩狀的骨組織,若被感染就會引發炎癥。得了鼻竇炎經常流鼻涕,不僅影響美觀,也讓孩子呼吸受到影響。
但是,專家指出,三歲以下的孩子家長大可放心,這階段寶寶的鼻腔即鼻腔周圍組織發育尚不完善,此時不用擔心寶寶會出現鼻竇發炎的情況。
不過,三歲以上的寶寶家長就需要注意了,特別是在寶寶感冒的時候更需留意。專家介紹,鼻腔及周圍組織發育完善后,如果孩子得了感冒治療不及時或者不徹底,就很容易造成上頜竇、篩竇、額竇和蝶竇的黏膜發炎,也就是常稱的“鼻竇炎”。
流鼻涕超10天須當心
家長如果發現寶寶感冒后癥狀持續10天以上而且有很多膿性鼻涕,就一定要留心鼻竇炎了。
孩子患了鼻竇炎可能家長并不能及時發現,因為鼻竇炎的癥狀跟感冒很相似,比如鼻塞、流涕等等,但也并非無從察覺。專家表示,家長如果仔細觀察,還是可以判斷出鼻竇炎與普通感冒流涕的區別。
一般來說,患上鼻竇炎的孩子不僅會出現鼻塞的情況,還伴有上頜竇區的疼痛,家長如果懷疑孩子得了鼻竇炎,可以詢問一下孩子是否存在疼痛的情況。
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癥狀可以區別孩子是否存在患有鼻竇炎的可能,即:普通感冒的孩子一般流的是清水狀鼻涕,而患上鼻竇炎的孩子流的是黃膿鼻涕。不過,郭曉清強調,如果要確診為鼻竇炎,還是需要帶孩子到醫院耳鼻喉科做放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