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記者走進湘西州油茶產業園,漫山遍野的油茶樹正結出油茶泡,新擴面油茶林長勢喜人,村民借力油茶產業實現家門口就業,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穩。
湘西油茶資源豐富,栽培歷史悠久,是湖南省油茶重點產區之一。近年來,湘西大力發展油茶產業,將其作為脫貧攻堅重點產業之一大力扶持,全州現有油茶保存面積112萬畝,2020年全州掛果面積73.48萬畝,全州茶籽總產量21569噸,可產茶油5352噸。
瀘溪縣潮地油茶產業基地。
高位推動 大力擴面提質改造
近年來,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發展,黨政主要領導深入基層督導產業發展,各縣市把發展油茶產業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分別出臺了推進油茶產業發展的文件。各項目鄉鎮搶抓機遇、擔當作為,有力推動了油茶產業發展。
在鳳凰縣水打田鄉東子山村,1700余畝油茶樹根植于山坡地頭,村支書宋益禮說,油茶是湘西州八大產業之一,村民積極性很高,自己開荒造油茶林,利用殘次林改造,2020年已經種植打造成了生態有機油茶園。村民自主出錢修路,開山種植當地政府大力支持,東子山村油茶產業采用直接幫扶的模式,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為農戶免費發放苗木、提供油茶培管技術指導,形成規模的同時做到提質升級。
完善的廠房冷鏈等配套設施。
林下套種 培管增收雙管齊下
油茶樹從種植到掛果需要5年時間,這期間的收益怎么平衡?瀘溪縣采用油茶套種模式,以及政府補助填補了5年收益空白。在潮地村油茶產業園里,瀘溪沐延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劉弟貴介紹,基地預計開發油茶種植面積3000畝,目前已開發1000余畝,計劃今年底前完成開發建設。政府給與茶苗補助免費發放給農戶,并按照一畝1300元的標準進行產業補助,減輕農戶壓力。
在潮地油茶產業園里,記者看到十多個村民正在油茶苗中張膜,忙得不亦樂乎。劉弟貴介紹,這是在種植辣椒,瀘溪縣素來以玻璃椒出名,在油茶林中套種辣椒可以實現培管增收雙管齊下。
郁郁蔥蔥的油茶產業園。
湘西州圍繞油茶產業發展周期長、見效慢、管護難等問題,各縣市通過發展林下經濟實行“以短養長”和“以種代管”,取得明顯效果。如鳳凰縣大力推廣“油茶+迷迭香(板藍根)”套種模式,以藥材培管代替油茶培管,既有效解決了油茶培管難題,又為農戶參與藥材發展和務工就業創造了機會,每畝增收3000元左右。永順縣推出“以短養長”“以種代撫”措施,縣財政對油茶套種農戶按每畝200元進行獎補,帶動全縣林下套種面積1.5萬畝,畝均增收近2000元。古丈、龍山、瀘溪等縣農戶自發開展林下套種和林下養殖,在獲得經濟收益的同時促進了油茶生長。
新造油茶示范基地。
創新經營 市場帶動產業振興
做好種植功夫,如何利用市場讓產業帶動鄉村振興?近年來,湘西州不斷創新經營模式,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組織模式,在瀘溪縣榮辰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劍介紹,公司的6000畝油茶基地已經掛果,去年成功申請了出口歐盟商標,做好了建廠房冷鏈等配套設施,深加工一天可以出2噸油,并且做成了自己的油茶品牌。
而另一邊的國富油茶開發專業合作社,2800畝油茶郁郁蔥蔥,700畝已經掛果。合作社負責人陳志強介紹,因家族產業是開榨油廠,2011年-2014年開始種油茶后,油廠年產八百萬銷售額,如今以及在瀘溪白沙,吉首,長沙開了湘西特產店,通過電商、微商等渠道銷售“湘國富品牌”茶油。陳志強說,每年僅油茶園的用工費用就接近百萬元,帶動困難群眾兩百多人。村民也因為油茶產業的發展鼓了錢袋子。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油茶產業的高速發展,必將成為湘西州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篇章。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