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個迷思:茉莉花茶里到底要不要有茉莉花?沒有花,又為啥要叫茉莉花茶呢?現在流行的花果茶又和花茶有什么關系呢?今天就來解惑,還能讓你在選購花茶時少踩坑~
01
花茶里的花
/不是只有茉莉花/
01
花茶里的花
/不是只有茉莉花/
用小紗囊裝上茶放入蓮花花心,夜晚蓮花閉合,第二天開放時再取出茶。茶葉吸收了花香沖泡起來香韻尤絕。
這是沈復記錄在《浮生六記》中文人玩茶的風雅做法。
其實以香入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明代就有用桂花、茉莉、玫瑰、薔薇、柚子花、梔子花等一層花一層茶窨(xūn)制的各種玩法。但商品化生產花茶卻是在晚清的福建福州,而且如果沒有特指,花茶指的就是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誕生在福州也許是個必然。因為茉莉花茶所用到的茶坯是烘青綠茶,福州本身就是一個古老的綠茶產區。而茉莉花起源于熱帶地區,生性怕冷。但茉莉花生長在緯度越高的地區花香才越鮮靈。福州的閩江南岸就是這樣一個茉莉花能夠露天生長,花香又足夠豐富、鮮靈的地方。
閩江南岸的茉莉花丨拍攝 紫筍
現在市面上除了大量生產的茉莉花茶,亦有少量梅花、蠟梅、桂花、蘭花、玫瑰花、梔子花和柚子花茶生產。
根據香花本身特性的不同,可以將香花分為氣質花和體質花。
氣質花只有在開放的過程中有香味,干燥后沒有香味,茉莉花就是這種花。
而體質花則是干燥后仍然有花香,玫瑰花、桂花就是這類花。
桂花青茶丨拍攝 紫筍
花茶有時候也不是只用一種花窨制。單就茉莉花茶而言,就有純茉莉花窨制和先用少量白蘭花窨制再用茉莉花窨制(專業術語叫作白蘭花打底)的區別。
白蘭花打底的茶花香更濃郁,香型也更豐富,但如果白蘭花使用過多則容易顯得媚俗。
白蘭花打底不可怕,打得不好才可怕丨拍攝 紫筍
02
花茶里的茶
/是花茶,不是花草茶/
02
花茶里的茶
/是花茶,不是花草茶/
這里說到的花茶跟菊花茶這種只有花沒有茶的不是一個概念。只有花沒有茶的稱為花草茶,而花茶一定要有茶。
傳統的茉莉花茶采用烘青綠茶為茶坯,容易吸香。在外形上有造型特殊的特種型花茶,比如龍珠、玉蝶、銀環等,還有單芽的銀針或針王以及毛峰。
玉蝶丨拍攝 紫筍
龍珠丨拍攝 紫筍
福州工藝不同產地的茉莉針王,都是烘青綠茶坯丨拍攝 紫筍
這種常見的沒有特殊造型的,是按嫩度和品質分的級型花茶。
級型花茶丨拍攝 紫筍
從茶坯的好壞上來看,特種型的茶坯在外形上屬于同一等級。級型茶則根據嫩度和品質分為特級、一級到五級。但不同廠家生產的茶,本身就存在好壞的差異。也就是說一家特級的茶不一定就比另一家一級的茶好。
如果說到茉莉花茶以外的花茶,那茶坯可就豐富了。比如玫瑰通常搭配工夫紅茶,桂花通常搭配顆粒形青茶和扁形炒青綠茶,梅花、蠟梅、蘭花則有搭配朵形烘青綠茶等。
03
花茶里的工藝
/茉莉花茶里到底有沒有茉莉花?/
03
花茶里的工藝
/茉莉花茶里到底有沒有茉莉花?/
茉莉花茶有很多種樣子,有些人覺得喝高碎就很好,有些人講究窨次,有些人覺得茉莉花茶里一定要有花才好,而有些人覺得茉莉花茶里沒有花才是高級的。那花茶里到底有沒有花呢?這得看采用的是什么工藝。
沒有茉莉花的茉莉花茶丨拍攝 紫筍
傳統的福州茉莉花茶采用的是窨(讀音念xūn,但茶葉界念yìn,來源于福州方言發音)花工藝,一層茉莉花一層茶地窨制。如次重復的次數就是窨次。你常聽說的七窨、九窨花茶就是這么來。
花茶窨制丨拍攝紫筍
窨制結束后將沒有香味的茉莉花篩掉烘干,越是等級高的茉莉花茶里殘余的茉莉花越少。因為失去香味的茉莉干花會影響口感。
好的窨花茶花香濃郁,聞到的香氣和喝到的香氣是一致的。
那是不是窨次越多的花茶就越好?在實際生產中并不一定。因為如果每次窨花用到的鮮花數量都很少,窨的次數越多反而茶葉品質越差,因為在窨制過程中茶葉會逐漸失去鮮度,或者產生悶味、酵味。但對于同一品牌而言,窨次往往代表了產品的等級。也就是說,同一品牌窨次越多的花茶等級越高,不同品牌間則不能比較。
窨制茉莉花茶丨拍攝 紫筍
而花茶工藝傳到四川后延伸出了炒花茶工藝,也就是窨制結束篩掉失去香氣的茉莉花,再撒入拆去花托的茉莉鮮花,連花帶茶一同炒干。所以正宗的四川花茶是帶干花的,茶香里有鮮花香也有炒干的干花香,比如碧潭飄雪。
四川花茶丨拍攝 紫筍
還有一種拌花茶工藝,常見于歐洲國家的拼配茶。它的茶葉沒有經過鮮花的窨制,而是直接和烘干的花混合在一起。拌花茶的香氣就比較弱,而且往往聞到的香氣和喝到的香氣是分離的。
拌花茶丨拍攝 紫筍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桂花烏龍、玫瑰紅茶等花茶,有可能是窨制的,也有可能是拌花茶,要分辨的話,主要還是靠喝……嗯,就是這么簡單樸實……
還有一種常見的白桃烏龍,大多數時候既不屬于窨制花茶也不屬于拌花茶,而是茶里加香精和白桃果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