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工具使用說明書
中國民間剪紙作為一個古老而傳統的藝術形式,千百年來一直結合中國各地的習俗和民眾的愿望而進入千家萬戶,成為很受大眾歡迎的藝術品種。剪紙經常伴隨著喜慶節日出現在門窗,墻壁,櫥柜,燈籠上,同時也與各種飾物如刺繡、印染、金銀器物、陶瓷裝飾、木工雕花、建筑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古代裝飾紋樣上,曾牽動和影響著我國歷代民間工藝的裝飾風格,同時又是我國民間圖案的基本造型手段。
剪紙是一種平面鏤花藝術,通過剪刀或刻刀完成。視圖案而定,一般剪刀只能剪一至四層,而刻刀一次能完成十層以上。目前我們所見到的剪紙大部分是以刻刀為主制成。
1.剪紙工具
1.1蠟 板
剪(刻)紙是用刻刀在蠟板上完成,所以蠟板制作也很重要。做到刀入蠟板不澀不夾,不松不散,我們蠟板經過改良過,使用后的刀痕完全不需要處理,不會影使用。新蠟板使用可能會存在粘紙現象,使用一段就不會存在這個粘紙現象。建議刻紙時作品下面墊一張廢紙,一面蠟弄臟作品。
一般蠟板的硬度跟所做的剪紙圖案復雜程度有關。精致的圖案應該使用較硬的蠟板,蠟板軟了會把較細的線條帶斷。刻制普通的窗花線條較粗,為了省力,采用較為松軟的蠟板。所以一般剪紙藝人都有兩塊甚至兩塊以上的蠟板。
對于一般愛好者,尤其初學者,應該采用較硬的,或者硬度適中的,而不應該采用松軟的蠟板。
1.2刻 刀
市面上,沒有任何一種刀具可直接用來刻制藝術剪紙,必須特制。
刻刀對剪紙藝人來說如同戰場的武器一樣重要,正所謂:三分手藝,七分家什(工具)。早年間刻刀都由藝人們自己制作,采用鋼質材料經鍛打,淬火,打磨成各種不同刀型。一個好的剪紙藝人在他從藝之初,首先要會制作刻刀,才能稱其為好的剪紙藝人。對一般人來講,能制作各種得心應手的刻刀,需經過一到三年的實踐。
一般愛好者和初學者有寬窄兩把普通刻刀就足夠了。專業級別需要使用手工刻刀細節刻刀和線條刻刀還有微雕刻刀
開刃后的手工刻刀還要經過藝人們用油石磨成不同的刀型,并使之鋒利,再用天然油頁巖細磨和拋光,才能使用。
2.剪紙的制作步驟
2.1刻前準備
2.1.1選紙。
宣紙,質感強、纖維細膩,顏色是在造紙過程中加在紙漿里的,遇光遇水不脫色,不退色。
毛邊紙系竹漿紙(竹子纖維制作),比宣紙粗糙,容易退色,價位較低,適合于普通藝術剪紙。
普通大紅紙系木漿或者草漿紙,易退色、質脆、表面粗糙,不適合做藝術剪紙,但用于窗花,既鮮艷又經濟。
2.1.2愛好者和初學者可以將選好的剪紙圖案打印或復印,根據圖案大小將15-20張宣紙剪下來,四周留出一厘米的空間。
專業剪紙藝人根據圖樣和紙張,一般一次刻制20到50層。
2.1.3用釘書器,將一沓宣紙和樣稿釘在一起,然后用表面平整的重物壓24小時,便于刻制。
2.1.4根據樣稿粗細程度,選用不同的刻刀。圖樣粗的地方采用寬刀,工作效率高,出活快;圖樣細或小的地方采用窄刀,便于轉刀,控制精確。
2.2刻制方法
刻制方法:將要刻制的紙裁好,放在圖樣下面,用訂書器訂好,放在蠟板上。
兩腳自然平放如肩寬,頭要抬起,鼻對刀鋒,兩眼距刀鋒約三十厘米。
坐姿正確不易疲勞,保護視力。
執刀要指實掌虛,像拿毛筆一樣,要正,不偏不倚,力圖力貫指尖,入刀桿,入刀鋒,直達刀尖。
握刀正確,要讓手加在刀上的力,在刀桿上成一條直線,不能讓刀鋒有一點彎曲,如果施力的方向和刀鋒的自然方向有偏差,特別容易折斷刀尖!初學者尤其要注意!大家體會一下“立木頂千斤”的道理自然會明白。
|
右手握刀,左手的食指稍用力按在將要下刀的位置左側,本著先右后左,先復雜后簡單的順序開始工作。
整個刻制過程中刀刃的大方向應始終盡量向著刻制者。方向不一致時應轉動蠟板或者圖案。
插刀必須垂直入紙,以手腕和手指的力像拉鋸一樣,下刀的時候施加向下和向前的力,刀刃在紙里向前走,拔刀的時候,直接上提,刀刃不要向紙張施加切割力。
運刀過程中不可左右傾斜,以免上層和底層的線條粗細不一。
收刀時,刀桿向運刀的反方向傾斜,但傾斜要根據刀鋒的斜角確定,保證刻的得刀刃在收刀的位置形成垂直于紙面的切口,避免底層的紙刻不斷,同時還要避免過刀將底層的線條切斷。
剜關節壓在工作面上作為一個支點不能動,刀具靠手指的活動量工作,工作面超過了手指的活動范圍再移動腕關節。
刻制圓形或者弧形圖案時,不可用力扭動刻刀,而是每刻一刀時,用手指捻動刀桿,調整一下角度,10-20刀,完成一個圓形圖案。
特別提醒:很多初學者用刻刀在紙上平行“劃”,是非常錯誤的,正確的姿勢是垂直切割,由上往下。切割過程中,刻刀向前移動。
運刀過程要仔細,不可操之過急,盡量做到不過刀,不連刀。
刻制時產生的紙屑及時清理。
2.3磨 刀
磨刀是制作剪紙的基本功。不斷練習就會掌握,這么多手工成分,也許正是剪紙的藝術魅力。人人都輕易掌握的東西,便談不到藝術,也就失去了價值。
毫不夸張地講,學會了磨刀,就學會了一半的剪紙。
初學者拿到刀具不要急于使用,而是先要感受一下刻刀應具有的基本特點。
刀具上兩個刀面(研磨面),應該是平的,如果出現弧形,運刀的時候費力,尤其拔刀的時候有紙張夾刀的感覺。
刀背磨薄了刀發顫,很難走出直線條,而且容易折斷刀尖。
刀背的形狀應該是等腰銳角三角形,如果在刀尖的位置三角形的兩個長邊不是直線了,插刀的時候會很費力氣。
至于刀型(刀刃的形狀),沒有一定之規,看自己的偏好,有自己的發揮余地。同樣一把刀,自己用著很好,別人卻可能覺得很難用,同樣,別人覺得好的刀型未必適合你。
我們提供的刀具,已經過人工的磨制和拋光,可直接使用,一段時間后,如果不夠鋒利,用配備的天然石稍作研磨,磨刀時刀刃緊緊貼在磨石表面,使巧勁磨刀,不可用蠻力,以免磨斷刀刃,在魔石表面來回的磨,雙面都要磨,不用磨多久,磨幾下即可繼續使用。
一旦刀尖折斷或者在水砂紙上不能磨鋒利,就要用油石研磨成型。
沒有磨刀經驗的朋友,應該用一把刀做實驗,以免將刀具全部磨壞。
由于制作刻刀的鋼材經過鍛打,沾水磨制后,如果長時間不用刀刃表面會長出銹點,只需研磨幾下就可以正常使用,如果親磨制好刻刀后如果長時間不用,在刻刀表面噴上防銹油,或者沾點機油就可以解決問題。
2.4清板
刻制過剪紙后的蠟板下次使用之前應該先仔細剔除版面上殘留的碎紙屑。
剪紙的基本方法
1、起稿
構思確定后,起稿布局,對畫面進行具體的描繪,畫出黑白效果。修改部分可用白粉。對初學者來說,稿子越細,刻起來越省事。若刻對稱的稿子,畫一半即可。
2、剪、刻
如用刀子刻.須將畫面和紙用訂書機訂好,將四角固定在蠟盤上,為了保證形象的準確,人物先刻五官部分,花鳥先刻細部或緊要處,再由中心慢慢向四周刻,刀的順序如同寫字一樣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小到大,由細到粗,由局部到整體。盡量避免重復刀,不要的部位必須刻斷,不能用手來撕,否則,剪紙會帶毛邊而影響美觀。
3、揭離
剪刻完畢后需要把剪紙一張張揭開,電光紙、絨面紙,因紙面光滑,比較容易揭開,單宣紙和粉連紙,因紙質輕薄,又經悶潮和上色,容易互相粘連,較難揭開,所以在揭離之前,必須先將刻好的紙板輕輕揉動,使紙張互相脫離,然后先將第一張紙角輕輕揭起,一邊揭一邊用嘴吹,幫助揭開。
4、粘貼
揭離完畢后還需把成品粘貼起來,便于保存。方法有兩種,第一是把剪紙平放在托紙上,用毛筆或細木條蘸漿糊由里向外一點點粘住,這種方法不能使剪紙全部粘平,速度也比較慢,優點是比較簡便;第二是把剪紙反過來平放在紙上,然后用排筆蘸調稀了的漿糊,輕輕地平刷在要托的紙上,注意不要把紙刷皺起來,刷子上的漿糊一定要少,然后很快地把刷好漿糊的這一面扣合在剪紙的背面,用手輕輕壓平,使剪紙全部平粘在托紙上。輕輕揭起晾干夾平保存。粘劑除漿糊外,白乳膠也可以。
5、成品修改
在剪刻時有時會走刀剪壞,特別是刻紙。如果屬大面積刻壞,就不易修好,如小面積刻壞,可把局部刻去,補上一塊重新刻。彩色剪紙染錯了是不能覆蓋的,所以也只好將染壞部位刻去,重新補上一塊再染。修改時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后再下刀。
6、復制——薰樣——曬樣
復制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將剪紙樣放在白紙上,一起平放在水中,待水浸透紙面,而又不含水珠時,將刻紙和白紙同時拉出水面,貼在木版上,然后將紙朝下放在油燈上蒸,但不要離燈頭太近以免燒焦。如果需要多量制作,可采取曬藍圖的方法:把原槁和刷好一層藥液(赤血鹽和水的溶液)的白紙,粘合在一起,用兩塊玻璃夾緊,放在陽光下曬3一4個小時,待顯影后用清水洗凈紙上的藥液,即可復
3.注意事項:
3.1剪紙工具中的刻刀非常鋒利,使用時應注意安全。兒童使用時應在成人的監督和指導下進行,如發生意外,后果自負。
3.2 蠟板的成分特殊,勿讓兒童誤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