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小家從入住到現在,已經過去兩年了。我和老婆也在這里完成了新婚夫婦到初為家長的轉變。
這些日子里,利用很多生活小技巧,想辦法解決了很多生活小問題。從廚房到衛(wèi)生間,一點一點改造,生活質量一點點提高,日子也越過越順心。
下面,總結一下我家的13個充滿心思的小設計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臺面添置不銹鋼揉面板
我們兩個都是北方人,一周的飲食里少不了面食。做面食少不了和面、搟面、摔摔打打,直接在臺面上不衛(wèi)生也不安全。還是覺得有個揉面板放心,以前用過竹質的,清洗不方便,容易滋生細菌和發(fā)霉。
考慮了很多方面,我們給家里添置了不銹鋼揉面板。
不銹鋼絨揉面板厚實,不怕摔打。有防霉防銹功能,日常在上面揉面包餃子都很衛(wèi)生,表面光滑也好擦洗,用完拿抹布擦拭就光潔如新。
老婆選的這款背面有帶防滑墊,不會在臺面上滑動,揉面和面的時候,好用勁,揉出來的面特別筋道。
表面選拉絲工藝的,切菜也不會留下劃痕,我家的就一直放在臺面上,蔥姜蒜之類的菜隨手就在上面切了。
缺點就是比較厚,比較重,不太好收納,搬動也比較費力。
如果家里空間比較小,可以用硅膠揉面墊來替代,這種揉面墊衛(wèi)生不發(fā)霉,也不易打滑,不用的時候卷起來放進櫥柜里就好。收納靈活,適合家里廚房比較小的家庭。
2、臥室做臟衣區(qū)
老婆追求時尚,天天都要換衣服,一天一套不重樣。
衣服雖只穿了一天,總覺得落了灰,不想收進衣柜里。可只穿了一天沒必要洗,洗的太頻繁,也傷衣服,最后結局多半是堆在床上或者椅子上。
要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利用宜家的架子做一個墻上收納區(qū)就能解決。
穿過一次的毛衫、襯衫、換下來的睡衣家居服,隨手掛在墻上。衣服穿出去兩三次,感覺該洗了,就可以把這一周的衣服一次放進洗衣機。
這種架子適用于各種墻面,比柜子輕很多,各種墻面材料都能安裝。相對占地方的柜子和衣架,它整體通透,在在小空間也不會壓抑。
3、吊柜下裝燈帶
無論廚房的主光源是射燈或者是吸頂燈,因為都安裝在吊頂上,位置高,難免在投射出陰影,在廚房做飯的時候常常遇到管線不足的情況。
光線不足,切菜的時候看不清,很難切好,還會誤傷自己;洗碗的時候,看不清,污漬就會洗不干凈;煮飯的時候看不清楚,大大影響菜品的色香味。
解決方法就是在吊柜下安裝燈帶,這樣光線直接照亮操作空間,不管做什么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缺點是,安裝燈帶要預留水電,定制櫥柜的時候也要提前設計,都要花錢。
其實,櫥柜下燈帶有一個簡易替代方案——手掃式磁吸感應LED燈帶。通過粘貼金屬條可以把磁吸式燈帶安裝在櫥柜下方,安裝拆卸都很“傻瓜式”。
感應控制,手掃即亮,充電一次可以用兩到三個月,非常方便。
4、一體式臺盆
一體式臺盆已經慢慢成了衛(wèi)生間的“寵兒”,我家用過之后也直呼“真香”。
首先,一體式臺盆非常好打掃,邊邊角角一次成型,沒有縫隙,不用擔心藏污納垢。
其次,因為一體化,水槽的大小不需要按照標準化選擇,大小式樣都很靈活,不同面積的衛(wèi)生間都適用。
洗漱用品多的,可以選擇小水槽,寬臺面,洗面奶護膚品都可以直接放在臺面上,用著方便。
為了搭配我家的白色水槽和臺面,家里的洗漱用品也是精心挑選的,顏色都選了低飽和度或者白色系,視覺上不凌亂。
愛整齊又怕麻煩的的也可以選擇利用懸掛式牙具架,讓物品上墻,提高空間利用率,看起來也利索。
5、廚房紙放吊柜內
廚房紙在歐美已經用了幾十年,因為方便實用也慢慢在國內流行起來了。
但廚房紙的尺寸都是大大的一卷,不管是買個架子放在料理臺上還是掛在櫥柜下面,其實都很占地方。
這里介紹一個很有趣的小tip:像下圖一樣,把廚房紙”躺倒“橫放在吊柜里,留出一節(jié)在櫥柜外面,這樣用的時候只要輕輕一扯就可以用啦。
廚房紙雖然占地方,但是其實有個地方不怕占——熱水器下方。使用磁吸式廚房紙收納架掛在熱水器下面,可以利用垂下來的紙巾擋住熱水器的管子。
嫌棄家里熱水器管子丑的可以試一試這個方法,真的很實用。
6、臺盆后置下水
由于我們家的衛(wèi)生間承擔了洗衣功能,所以在挑選水槽時,特意花心思選了后置下水式臺盆。
大多數臺盆都是中央下水,下水器一般是翻轉或者按壓式,這種很不方便洗衣服。在洗衣服時不小心按壓或者碰到了,下水都會變慢,導致臺盆內溢水。
因為這個問題,我們跑遍了市場,最后選了這款斜面倒角的臺盆,洗衣服就像用小搓板一樣,手搓好用勁。下水器在墻邊,怎么洗衣服也不會不小心按到下水器。
我們家因為老婆常常在臺盆洗頭,怕頭發(fā)堵住下水口,安裝了防堵網,由于出水口在內側,不易察覺,好打理又美觀。
7、抬高抽拉式水龍頭
介紹臺盆的時候,大家也看到了,我家水龍頭選擇了”洗頭神器“抽拉式龍頭。抽拉龍頭真的非常方便,長度可調、可以變換各種角度,耳朵后面和發(fā)根的泡沫方便沖干凈。
可抽拉式龍頭還可以用來給拖把桶接水,打掃衛(wèi)生的時候也可以用來直接沖洗臺面。
還可以固定角度,只要像上圖一樣旋轉180°,就可以用作飲水器,刷牙的時候都不需要漱口杯。
8、鏡柜鏡前燈
鏡前燈可以點亮洗手臺的空間,老婆護膚化妝時候都用得到,不僅可以營造出有層次感的氛圍,也非常實用。
常見的鏡前燈有安裝在鏡柜上方的條形燈的或吊頂上安裝好的頂燈(一般是射燈)。
這兩種燈都是從頭頂上方打下來的光源,容易照出面部陰影,看不清面部,光線也不自然,不適合女性化妝。
我們家鏡柜使用燈帶,燈帶安裝在人的額頭或稍高的位置,基本與面部平行,線光源光照均勻,接近自然環(huán)境。
這種光使人可以清楚的看見鏡子里的自己,幫助畫出自然的妝容,也能更好的檢查肌膚。
如果選了無燈帶的鏡柜,選擇磁吸式LED燈帶,貼在上方或側方,或者三面都貼上,很方便。
9、臺盆前裝全身鏡
全身鏡本來計劃放在玄關,以便進出門檢查儀表,由于我們家玄關空間小,且貼了壁紙不方便掛東西。
考慮到衛(wèi)生間就在入戶門旁邊,最后選擇把全身鏡裝在臺盆前。
實際上,全身鏡裝在衛(wèi)生間很實用,可以實現護膚、化妝、做發(fā)型、換衣服一條龍。愛美的老婆出門前總要在衛(wèi)生間花好長一段時間。
10、衛(wèi)生間洗衣機烘干機
家里沒有陽臺,晾曬洗衣最后選了一加一的洗衣機和烘干機模式。兩臺機器疊放起來放在衛(wèi)生間,位置選在了臺盆一側。
一開始覺得這樣有點湊合,時間久了竟然解鎖了新功能——利用烘干機掛毛巾。
后面發(fā)現很多日本家庭都是這樣做的,還開發(fā)了很多磁吸式收納工具,將烘干機外殼充分利用起來。
洗衣在我家已經可以達成”一站式“服務,衣物局部沾上污跡,先在洗手臺仔細清洗局部,然后就可以丟進洗衣機里洗干凈,最后丟進烘干機烘干,一氣呵成。
洗衣機和烘干機與墻面的間隙也可以利用起來,安裝下圖這種延伸衣架,收納晾架和內衣夾。
11、壁掛馬桶
衛(wèi)生間狹小的話,推薦做墻排馬桶,把水箱嵌進墻里,上面可以砌成壁龕增加收納空間。
這種懸掛式馬桶站的空間比較小,也比較好清理,沒有衛(wèi)生死角,可以防止接縫處發(fā)霉變黑。
12、可拋式馬桶刷
傳統(tǒng)的馬桶刷自身很難清潔干凈,經常在底座里留下污水,時間久了看起來很不衛(wèi)生。馬桶內的邊邊角角不容易清潔,還必須要搭配潔廁精一起使用,很不方便。
我家里已經換成可拋式馬桶刷,它的刷頭小巧,本身帶有清潔劑,馬桶內側的邊邊角角都可以清潔到。
一次性刷頭用夾子固定,只要拉動桿上的開關就可以把刷頭直接丟在馬桶里。
這種刷頭用環(huán)保的可溶解纖維制成,可以像廁紙一樣溶解,直接沖水也不會堵塞馬桶。
13、兒童房小桌子配玩具架
家里有了小朋友以后,多了很多雜物,比如小朋友的畫筆、玩具、書籍等等。
自從添置了這個玩具架以后,雜物少了很多。這種置物架有深淺兩種抽可以以選擇,寶寶的玩具車等較大的玩具也可以收納在里面。
搭配小桌椅,可以在上層收納蠟筆彩筆,中層收納書籍繪本,培養(yǎng)寶寶的學習興趣。
我們總是教育孩子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整理,希望能幫助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文章來源:新住家居,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