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不起眼的公告,蘊含著不一樣的信號。
3月26日,《廣州日報》第9版的一角,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了一則國有土地使用權網上掛牌出讓公告。
這意味著,在房價領漲之后,廣州樓市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也成為四大一線城市中首個探索住宅用地集中供給的城市。
超級供地公告三大核心區“掛零”
根據公告,此次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集中供地48宗,全部為涉宅地,宗地總面積近393.6萬㎡,計容建面近928.5萬㎡,起拍總價超901億元,并計劃于4月26日至27日分批限時競價出讓。
此次集中供地的力度,從數據對比上看,可謂是 “超級土地出讓公告”。
數據顯示,2020年,廣州出讓的“涉宅用地”總共85宗,賣地收入2564億元,僅次于上海(2952億元)和杭州(2574億元),居全國第三位。
此次集中掛牌地塊宗數相當于去年全年的56%,掛牌總價相當于去年賣地收入的35%。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集中供地的48宗地塊中,遍布廣州市11個區的8個,但越秀、天河、海珠三大市中心區“掛零”。
其中,增城區數量最多,高達18宗地,最高起拍樓面價10800元/㎡。
此外,早前緊急終止出讓的增城區四宗涉宅地,也出現在此次集中供地的大名單之中。
今年3月1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增城區分局發布補充公告,原定于3月26日出讓的4宗居住用地(可兼容商業)因故終止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程序。
這次緊急叫停,為廣州即將推出集中供地舉措埋下了伏筆。
領先一線城市,供地市場風格變了
土地供應市場的風格,真的開始轉變了。
今年2月底,有消息稱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南京、蘇州、杭州、廈門、福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青島、濟南、合肥、長沙、沈陽、寧波、長春、天津、無錫18個二線城市,開始實施“兩集中”方式供應住宅用地。
所謂“兩集中”,即要“集中發布出讓公告,集中組織出讓活動”,每個城市每年最多搞3次集中的住宅用地出讓。
2021年,上述22城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過三次,并且集中在3月、4月、8月。
在廣州推出集中供地之前,鄭州、青島、天津等城市先后發文推行住宅用地“集中供應”模式。
稍早前,天津市第一批集中土地出爐,供地60塊,覆蓋該市16個區,其中掛牌地塊共32宗,待定地塊共28宗。據悉,天津將采用現場交易,不在線上競拍。由于每天成交量有限,將使用“同一天掛牌、分天出讓”的方式,但競拍日期必須連續。
沈陽也宣布了首次“兩集中”出讓土地的公告,總計37宗地塊,除了和平區外,其他8大城區皆集中供地計劃中,總供地規模達362.73萬平方米,預計土地出讓金收入可能會達到325億元。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沈陽市土地出讓金總收入為586億元。
隨著今日集中供地舉措的推出,廣州市也成為最先進行“兩集中”的一線城市。
有機構分析認為,集中供地客觀上將分散企業資金,有利于平抑土地市場熱度,穩定土地市場預期。同時,當下快周轉依然是行業一大特點,集中供地必然會帶來項目的集中入市,為住房供應帶來穩定預期,一定程度上將平抑房價上漲壓力,有利于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政策目標。但值得注意的是,階段性項目集中入市也可能導致市場短期供需失衡,因此未來項目入市時點需要政府更好的把控。
與此同時,“住宅用地集中出讓”政策出臺,將對行業帶來深遠影響,對企業帶來更大挑戰,將全面考驗房企的融資、投研、營銷等經營管理能力,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企業更需練好內功,打造優質產品,同時把握時機,采取差異化競爭策略,實現穩健發展。
廣州房價領漲一線城市,樓市調控措施加碼
3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1年2月70個大中城市樓市數據。數據顯示,在四大一線城市中,廣州樓市處于領漲態勢。
數據顯示,四大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5%,同比上漲4.8%;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1.1%,同比上漲10.8%;
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均上漲0.4%,同比上漲2.9%;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2.9%;
具體看一線城市,一手房市場,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環比分別上漲0.7%、0.5%、0.9%和0.1%;同比分別上漲3.4%、5.0%、6.9%、3.8%。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廣州繼續領漲一線城市。
二手房市場,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環比分別上漲1.2%、1.3%、1.0%和0.9%;同比分別上漲8.5%、8.8%、9.8%、16%。廣州環比排第三,同比居第二。
這只是廣州樓市火熱的一個延續。去年以來,廣州樓市走出一波快速上漲行情。
據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數據統計,2020年廣州累計成交新房100905宗,同比增長27%,創下近4年歷史新高;二手房共成交127882套(含自助網簽中介網簽),比上年同期上漲19%。
針對當前樓市情況,廣州市相關部門陸續出臺新的嚴厲樓市調控措施。
今年年初,廣東銀保監局下發了《關于組織轄內銀行機構開展經營性貸款、個人消費貸款風險排查的通知》,要求轄內銀行圍繞授信調查、授信審查審批、授信后管理、第三方機構業務合作等各個環節開展全方位風險排查,針對此次排查發現的問題立查立改、嚴肅問責。與此同時,廣東銀保監局通過窗口指導、監管提示約談等方式,部署全轄銀行機構開展快速自查。
此外,廣州當地銀行嚴查消費貸、經營貸流向,一旦發現流向樓市則要求提前還貸。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DF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