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裝配式內裝成為新藍海,家居行業該如何發力?2022年11月28日,華耐智裝視頻號直播間,特別邀請到北京城建住總內裝工業化示范基地—天津安其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北京市住宅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內裝工業化事業部部長劉勃老師,華耐智裝制造(河北)有限公司總經理、住建部裝配化裝修技術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曹祎杰老師,與華耐家居首席戰略官文軍一起圍繞如何看待目前裝配式內裝的產品設計與工法技術的發展、如何通過好的設計讓產品加分,以及裝配式內裝項目在執行時產品和設計還面臨著哪些方面的提升和挑戰等問題展開深度的討論,為解決方案有效落地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與建議。
裝配式內裝勢在必行
隨著家居主流消費人群的迭代,傳統裝修的弊端凸顯,裝配式內裝的巨大需求被釋放。
傳統裝修有不可避免的四大弊端。一是周期較長,對工人技術要求較高;二是完工不能及時入住,甲醛超標等環保問題嚴重;三是施工噪音大,裝修擾民現象不止;四是行業透明度低,隱形增項不斷。
與傳統裝修相比,裝配式內裝采用干法施工,將工廠生產的裝修部品部件、設備管線等到施工現場進行組裝,綜合考慮裝配裝修與結構等多種系統的一體化設計,可以縮短施工周期、減少噪音污染,并且對工人技能要求低,即裝即住。
“年輕時天天和水泥、磚瓦打交道,根本不覺得累,現在過了50歲之后,感覺干活兒很吃力。”從事家裝行業30余年的郭強(化名),如今正面臨著兩難抉擇,是繼續從事家裝,還是換個行業。郭強面臨的問題,是整個家居行業供求關系變化一個縮影:巨大的市場需求下,從業人員在不斷缺失。老師傅隨著年齡增大,雖擁有熟練的裝修技能,但體力大不如前;年輕人又不愿意做這種又臟又累的工作,導致行業勞動力緊缺。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裝配式內裝勢在必行。2017年,住建部印發《“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大力倡導和支持新型建筑工業化和智能建造。目前我國裝配式內裝修產業即將迎來2.0時代,工業化、智能化、數字化也將成為產業發展的新模式。
家居企業入局小有成就
相關數據統計,2018年我國新開工的裝配式裝修占新開工全裝修建筑面積比例的5.7%,預計2023年產值規模面積達9500萬平方米,2025年市值規模有望突破6300億元。在巨大市場需求和國家大力支持下,華耐家居、海鷗住工、北新建材等細分賽道的家居企業紛紛入局裝配式內裝賽道。
華耐家居深耕裝配式內裝7年,目前已小有成就。華耐家居旗下華耐智裝打通了技術、產品、交付等全產業鏈系統,形成集合了整體衛浴、集成廚房、地面系統、隔墻系統、墻面系統的產品系統。以整體衛浴為例,華耐智裝從一開始就選擇了更節省建筑材料、產生更少建筑垃圾的方案,真正實現了“從拖泥帶水到干凈利落”。在技術方面,華耐智裝采用整體嵌板便于清洗打掃且不易滋生霉菌,采用可視化快裝,首創底盤分層技術,讓交付不再成為整體衛浴的短板。
文軍補充道,“近幾年來,華耐家居也在積極擁抱產業的變化。如制定合伙人制度和成立”華耐智裝“公司等。”目前,華耐家居旗下包括兩家裝配式公司,分別為華耐智裝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和華耐智裝制造(河北)有限公司。
看好裝配式內裝的巨大市場需求,一些上市家居企業也紛紛布局。如海鷗住工已經將裝配式建筑作為其主營業務,據2022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海鷗住工裝配式整裝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4283.70 萬元,同比增長 64.54%。未來裝配式整裝業務將拓展至住宅、To C、EPC、商辦等各賽道業務。除海鷗住工外,北新建材、亞廈股份、惠達、友邦、東方雨虹等也將裝配式內裝作為戰略發展方向。
認知不夠,如何發力
2022年2月,住建部提出力爭到2025年新建裝配式建筑占比達到30%以上,相比之下裝配式內裝正處于發展萌芽期。北京城建住總內裝工業化示范基地—天津安其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勃認為,這與設計師、企業對裝配式內裝的認知不夠有關。
劉勃認為,“設計師要加強自己的認知,走出認知誤區;企業要創新工藝工法,先做柔性化思考,再做柔性化定制,去掉反復的現場勞動作業的過程。”
住建部裝配化裝修技術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曹祎杰表示,裝配式內裝的核心在于企業的產品是否能夠打動消費者,而不是用傳統的認知去考慮未來的產品。“與傳統裝修相比,裝配式內裝的產品不只是一個設計師進行研發,可能是十幾個、甚至上百個設計師反復打磨、研發的一個高強度的產品,從原則上來說肯定是比傳統裝修的一個設計師打造專屬自己家的產品更完善。”
曹祎杰進一步指出,裝配式內裝項目在執行時,還面臨著產品和設計等諸多方面的挑戰,“首先,很多甲方仍在按照傳統裝修思路去處理裝配式業務,隨意指定工藝、產品標準;其次,企業內部缺乏組織創新。總之,企業要在品質、價格、創新等層面去提升,來增加目標消費者對裝配式內裝的吸引力。”
在中國家居/設計產業互聯網戰略專家王建國看來,家居行業應該在工裝和家裝兩個領域發力,“工裝方面,因裝配式講究的是標準化和工業化的概念,在連鎖型和中小型的商業空間中受歡迎程度較高,同時在地鐵站、機場等大型的工裝項目內,應用也越來越高。但相比而言,基于地域差距、戶型大小的區別,相應的消費者對其訴求也有所不同,這也導致了家裝領域推行的裝配式裝修發展較為緩慢。例如,在私宅做裝配式內裝,又分為普通型、剛需型、改善型、高端型等不同類別,消費者不希望與鄰居裝修風格一樣,所以在裝修方面,則會更加傾向性價比或個性化的需求”。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