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的夏天里,當然少不了空調。那么空調怎么才能更省電呢?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讓空調省電又健康的六個使用小竅門吧!
1、短暫外出,不必關空調
不知道大家平時是不是這樣做:外出買點東西必定關掉空調,或將風量設定到最弱。然而這些看似省電的做法,反而更耗電。因為空調壓縮機啟動耗電量是正常運行的好幾倍,而且反復開啟會影響壓縮機,降低空調的使用壽命。在短時間外出前,把空調的溫度調高2~3℃,回來后再調回來,更省電!
2、電風扇、空調一起開更省電
開空調的同時,也打開電風扇,可以獲得比空調設定溫度低1至2度的體驗。這樣空調溫度就不用設得太低,節約了電費。同時,還能加速室內空氣的流通,降低“空調病”的發生概率。
3、睡眠模式最省電
睡覺時,可以將空調調到睡眠模式,使用這個功能可以節約20%的電。因為睡眠時,人體散發的熱量減少,對溫度變化沒那么敏感,而睡眠模式會幫我們自動調高室內溫度,也不會影響睡眠狀況。
4、切勿給外機穿“外衣”
有些人擔心空調外機經過日曬雨淋會出現銹蝕和不同程度的損壞,就會給空調披上一件遮風擋雨的“外衣”。實際上,現有的空調外機已經具備防水功能,而給空調蓋東西反而會影響散熱,增加耗電量。
5、選擇適宜的出風角度
選擇適宜的出風角度能使空調的制冷效率更高。一般來說,冷空氣向下走,熱空氣反之,因此夏天想制冷,就要讓空調的風朝上吹,讓冷氣自上而下流通到各個角落,這樣制冷效果更好,也能達到節能效果。
6、調節到到最佳溫度
使用空調時,不宜把溫度設置得太低,夏季推薦設置到26至27度。數據顯示,空調每調高1度,可降低7%至10%的用電負荷,而且,夏天室外溫度較高,若將溫度設置過低,則會因溫差過大而感冒患病,進而影響人體健康。
隨著空調使用旺季的到來,蹭蹭上漲的電費不忍直視的同時,“空調病”也在威脅我們的生命健康。因此,在考慮省電節能的時候,還需要掌握空調的正確使用方法,這樣才能開啟空調使用的“幸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