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工膠鞋
八十年代初的一個梅雨季節,連綿的小雨已瀝瀝地下了一周。鄉下農村坑坑洼洼的土泥路,早已變得泥濘難行,各種污穢遍地橫流。
一間農家小屋里,一個8歲的小男孩在和母親剝著似乎永遠也剝不完的玉米。屋里的空間十分狹窄,外面的天空陰沉著,男孩不斷的向外張望。一會兒門口傳來尖尖的口哨聲,男孩飛快的和母親一邊說話,一邊用他的小手拖出一雙長長的膠鞋,迅速地穿上。那是一雙嶄新的黑色礦工膠鞋,鞋身長長的、亮亮的,高高的鞋筒漫過了男孩的膝蓋,緊接著伴隨著“嗵嗵”的聲音,男孩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了出去,和他的幾個小伙伴一下沒了蹤影。
每每下雨的時候,男孩的心里總是癢癢的,不想呆在家里,因為他有一雙別人都羨慕的膠鞋,雖然大大的新膠鞋一點也不合腳,但那是他的父親,一個勤勞的煤礦工人,長年累月穿著自己打滿補丁的膠鞋,而給他省下來的。
時間過的真快 ,轉眼,當年的小男孩和他的伙伴們都已長大,成為了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術的新一代工人,他們身穿灰色的工裝,穿著廠里統一發的黑色皮質老保鞋,在煤炭行業的新領域——煤化工領域,帶著父輩的期望,帶著自己的夢想勤勤懇懇工作著。如今,那種老式膠鞋對男孩和他的伙伴們來說再也穿不著了,但在他們那一代人的心里,礦工膠鞋永遠深藏在童年的記憶里,激勵著他們用心做事,追求卓越,在自己的崗位上貢獻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