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小孩在上海浦東前幾名的公立學校上學,學校和老師的要求確實比較高,和我們小時候完全沒法比,沒上過確實想象不出來。我對孩子要求不算高,所以沒有報課外學業相關的培訓班。經過努力,進步很快,他在班上成績還是優秀的。班級里的家長希望我們能夠講些經驗共享,這是我的發言稿。
很榮幸給各位家長作匯報!我簡單地把我們的學習情況向大家介紹下。
根據老師提供的信息,大家想聽主要是三個內容:
一、如何提高數學
二、學習效率提高
三、興趣愛好培養
一年級下學期期中測評過后,老師把我找去,反饋孩子的成績下降較多。小孩自已也說自已是良二先生。語數英三位老師把小孩平時的測評成績表格給我看了,說課堂上他有點發呆,舉手發言也沒有以前積極了。原先,他總是會提出各種各樣的怪問題,也就是問的問題也有點鉆牛尖,現在連這個情況都沒有了。相對于現在的情況,老師還更喜歡他原來這種刨根問題的習慣。我想不出是什么原因。
回家問小孩,他說他上課也挺認真的,沒有上課開小差的情況。我問他為什么不積極發言,他說反應沒別人快。等他想舉手時,別人早就舉完手,開始發言了。我理解了,應該是預習沒有到位,沒辦法積極舉手發言。
后面,學校又開了一次家長會,集團其他校區的兩位家長,還有校長給我們介紹經驗。我注意了一些細節,一是錯題集。二是預習。三是組詞成語,寫字的筆順,閱讀時間等。
我聽下來,其他學校的功課,肯定沒有我們這邊布置的完善。我們學校布置的功課應該是更完備,更先進。我覺得家長如果能把學校的功課,做到出色,就應該不會差了。
所以,回來后,主要是就是把預習做得更好了。智慧數學,把視頻看完后,還會提前把智慧數學的配套練習冊做一下。
平時做張天孝編的《學數學 長智慧》,看作業量,有空時就根據課程進度做一章。周末還有時間的話,把學而思《數學思維啟蒙》做一頁。學而思的題目,和我們智慧數學差不多,有時候題目可能多繞一個彎。最近小孩數學成績提高了,有可能是有些題目他做過了,或者是理解力有提高,二方面都有吧。一年級時,我注意到有幾次平時的統考題,就是學而思的練習上有的,比如說襪子里摸彩球,沒做過可能有些難,做過后就不難了。因為我們現在沒有學業相關的培訓,所以這些課外練習對他來說,不算很大的負擔。
如果他考試出錯的題,會重點問清楚。如果確實沒理解,我會自已出一些題目讓他反復地做,一直到掌握為止。象那個等量替換,減法等式中把變量從等式左邊移到右邊,他一直做錯。翻來覆去的練習,重復了好幾周。
比如說下面這道智慧練習題:
1只籃球比1只排球貴多少元?
籃+籃+籃+排=92元
籃+排+排+排=74元
這類題目和等量替換有關聯,當時給他總結過規律。要么兩個等式相加,要么相減,要么代入法。這個等式是可以相加的,但是加起來的數字是三位數,被除數是三位數的除法沒學過。相減也是可以的,但是他說老師講過,小數字不能減大數字,那么上面等式的一個排球減去下面等式的三個排球,這是錯誤的做法。代入法也是可以的,但是有些復雜,容易出錯。
最后,把上下等式的(籃+排)劃掉,也就是兩個籃減去兩個排等于18,1只籃球比1只排球多9元。
關于學習效率,我覺得主要是自信心、上進心與自覺性的問題。孩子都是有上進心的,有時候你發現他不積極,可能是他沒有突出的方面。那我們還是要幫助他來發掘一些特長,讓他有些自信心,形成正反饋。比如說組成語,他可能不是第一個組詞組成語的,但是他發現組成語在上課時能夠得到星星和表揚,就不用我督促他,他覺得這是必須去爭取的。我就會成語挑出來,工整的抄下來,再給他講一遍意思,他會把成語用自已的話再表達一下,開始時這個要多花半小時。我覺得值得,因為增強了他的自信心。
后面成績進步了,他對自已的要求也提高了,以前他覺得良還可以。現在他覺得考優才是他的目標。
多鼓勵,我想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的。
當然,我們對他還是有一些激勵的,平時如果作業做得快,睡前還是可以看電視的。我選了一些動畫片,中英文字幕的,比如說《瑞克·莫蒂》,《怪誕小鎮》等,也就是豆瓣上評分最高的,英語比較規范的,我覺得既能增加些知識,多少也對英語有些幫助吧。
現在他會在學校自已利用中午等空余時間,完成一些作業,比如說訂正試卷和訂正抄寫等,回家才能保證有空余時間。所以多數情況,每天還是能看個20分鐘電視的。
關于興趣培養,2015年起,就開始給他聽喜馬拉雅上的故事。他也很喜歡聽科學類,物理,探險,傳記,孩子聽久了,他就變成了興趣。現在還經常聽,《象爸象媽》,《牛油果世界說》,當然這些故事選擇,我是花了一些心思的。在電腦上也裝了少兒編程學習軟件Scratch,他愛玩就行。
對于老師的付出,我有時候也被感動著!每天看到老師在群里看視頻并作點評,我算了一下,每個孩子每個視頻聽一下至少兩分鐘,一個班30幾個孩子,近兩個小時。如果是幾個班,什么時候才能睡覺呢,還要批作業。有時候,我和孩子講,如果你能把題目做對,也是給老師減輕負擔,還能給班級爭光,給學校爭光,他非常聽得進去。
綜上,我們就是圍繞老師的課堂與作業,盡力趕超課堂上的進度,并做得更扎實。
有時候老師沒布置作業,我也覺得無從下手,沒有了方向感。
平時,我會注意發現他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孩子薄弱的環節,找一些額外的題目給他補充一下。盡量少增加他的負擔,但是能做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現在他語文寫話時故事寫得很好。但是語句不規范,偏口語化,用詞不夠生動,錯別字多,這就是后面想要改進的地方。具體的做法,我也在思考,現在有時間給他看一些范文,讓他把自已說的內容和范文進行比較。是否還有更好的方法,我也在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