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兒子在剛上初一的時候,住過2個月。
后來我還是給孩子接回來了,走讀。
但是并不是寄宿制不好,而且情況比較特殊。
我兒子他們學校是可以選擇寄宿可以選擇走讀,如果離家太遠的,可以寄宿。這就導致了班里只有幾個孩子是住宿的,其他都是走讀的。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會覺的自己跟家長脫節了,同時我也深刻感覺到跟孩子脫節了。
班里有個微信群,老師天天讓拍照片發作業,孩子住宿,根本發不了作業。我也沒有辦法知道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思慮好久,還是決定讓孩子回家走讀。
走讀這段時間后,孩子的成績比之前提高了很多,而且跟我和我先生關系也親近了很多,我深刻體會到,在一個非必須要寄宿的學校上學,盡量不要讓孩子住宿。
主要弊端是:
1、孩子教育家長監管不到
2、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會有提升但是跟家長理解中的還是有差距。我兒子住宿1周,不洗澡不換衣服……回家后,感覺像是從垃圾桶里出來的。
3、孩子看到其他同學每天都能回家,自己卻在宿舍里住,心里對家還是想念的。也會胡思亂想是不是爸爸媽媽不喜歡我,不愿意讓我在家住。
4、孩子13歲左右正是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刻,這個時候如果在學校里學到了不好的習慣,家長又沒有很好的監管,這對其一生都是不負責的表現。
但是,全寄宿制度的學校,同學們都一樣的話,還是有好處的。而且好處還是蠻多的,我自己就是從14歲開始寄宿的,獨立能力很強。
我弟弟從7歲開始住宿,現在說起來住宿,他說都住惡心了,以后再也不會讓孩子去寄宿制學校。
寄宿在某種程度上,有利有弊,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年齡太小的真的不適合住宿。最佳的寄宿年齡在17、18歲左右合適。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