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根斯坦》(1993年)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1889-1951)出生于奧地利,后入英國籍。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語言哲學的奠基人,20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拍攝這種思想復雜的人物是有很大難度的,但導演德里克·賈曼卻找到一種與眾不同的表達方式,他用現代戲劇的手法詮釋了這個人物。賈曼本人就是個傳奇的英國導演,無論行為還是思想都表現出先鋒性,所以他的電影也都不同凡響,《花園》、《塞巴斯蒂安》、《慶典》、《卡拉瓦喬》、《藍》一部比一部新鮮。這部《維特根斯坦》基本上都是黑背景,構圖像啟蒙主義的繪畫,演員表演夸張,對普通觀眾而言看了不知所云,但是,電影需要有賈曼這樣的探路者和實驗性作品。
《維特根斯坦》海報
《戲夢人生》(1993年)
侯孝賢的經典影片之一。采用紀實采訪和劇情片結合的手法,表現臺灣布袋戲表演大師李天祿的一生。其中李天祿的自述部分就占了三分之一,從時代到人生,從社會到家庭,幾乎全都提到,影片具有很強的中國意味,從里到外都讓人感覺到這是一部真正的中國電影,而這種感覺讓人仿佛在觀看中國1949年之前的老電影,因為在那之前,中國電影的中國味很濃。
《畫魂》(1993年)
當年的大陸電影的票房冠軍,因為傳說片中有裸體鏡頭。影片根據石楠所著《張玉良傳》改變。影片的主角潘玉良本姓張,是一位身世傳奇的女子。年輕時曾被賣身到妓院里當妓女,后遇到貴人,贖身到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美術,進而去巴黎學習繪畫,終成一代名畫家。因為當時社會環境,影片的結尾處說她在法國如何思念祖國。影片由戲劇大家黃佐臨的女兒、上影導演黃蜀芹導演、鞏俐扮演潘玉良、爾冬升、達式常扮演兩個男主角。影片上映后口碑平平,沒有取得預想中的好評,但鞏俐的表演受到肯定。
《畫魂》海報
《因父之名》(1993年)
奧斯卡影帝丹尼爾·戴·劉易斯的經典制作。電影根據格尼·康侖的自傳體回憶錄《無罪證明》改編,講述在愛爾蘭共和軍和英國當年暴力對抗時期,一位愛爾蘭的小混混在英國被懷疑是恐怖襲擊的兇手,結果被英國當局逮捕,父親為兒子出頭申冤,結果父親也身陷牢獄,最后,父子倆被一位女律師營救出來。這是英國歷史上一件臭名昭著的事件,影片很好的再現了事件的過程,而更感人至深的是對這對父子情感的刻畫。有人說,本片劇本和故事有缺陷,但是劉易斯的精彩表現彌補了故事的不足。
《瑪戈王后》(1994年)
電影根據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小說《瑪戈王后》改編,講述十六世紀后半葉法國王后馬戈的故事。對此類電影應該先了解一下電影的時代背景,不然對復雜的人物關系和事件很難弄明白。當然喜歡看宮廷片的朋友不應該錯過這部電影,影片色彩絢麗、場景豪華、加上對新教徒大屠殺的血腥場景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最讓人難忘的是伊莎貝拉·阿佳妮的表演,她把一個畢生被利用和拋棄的政治犧牲品的人物演的入木三分,這也是阿佳妮另一部精彩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