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非洲農業發展面臨的六大挑戰

本文根據坦桑尼亞蘇克因農業大學教授Damian M. Gabagambi 在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所做的“形塑非洲農業食物體系的大趨勢”講座整理發布,記錄內容有所刪減。


作者:馬俊樂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博士生


近年來,無論是政府、還是學術界都積極倡導中國企業開展對非農業投資,但對非洲農業的現狀及其未來發展的趨勢認識不足,導致投資或多或少具有盲目性。其實,在內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當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政治、經濟、社會、環境、技術等多個領域出現了大規模的變革趨勢,這在未來數十年內,將對政府和社會的認知、政策、實踐產生深刻而又廣泛的影響。對此,來自坦桑尼亞蘇克因農業大學的Damian M. Gabagambi教授從供需的角度梳理了當前非洲農業發展面臨的六大挑戰,這將形塑非洲農業發展的未來,也是中國投資者的機遇所在。


第一,人口快速增長、青年潮、城市化和中產階級崛起。在人口總量方面:2015年,非洲擁有9.1億人口,占全球總人口的13.1%,預計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到22.6%;到2100年,全世界將有106億人、其中35.9%在非洲,這對非洲農業生產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青年潮方面:近些年來,非洲國家的嬰兒死亡率極大降低、但人口出生率依然很高,因此非洲人口的青年比例很高。據統計,非洲15歲以下人口比例在40%,30歲以下人口比例高達70%;未來十年內,非洲15-29歲的人口比例將達到28%。面對如此大規模的青年勞動力,農業除了要供給糧食、還要繼續成為就業的最大來源。


在城市化方面:過去20年,非洲城市化率以每年3-5%的速度快速增長,是所有發展中國家中最高的,這一增速預計會持續到2050年。根據聯合國人居署的數據顯示,目前非洲有1/3的居民生活在城市,而到2050年會增長到50%。此外,非洲擁有大量的數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像拉各斯、開羅、金沙莎等城市的人口已經超過一千萬,還有持續上升的趨勢。然而非洲快速城市化的背后是普遍的貧困、不平等、新增就業有限、農業人口老齡化,這嚴重沖擊著傳統自給自足的小農農業。


在中產階級方面:根據非洲開發銀行的統計,基于人均日支出2-20美金的標準,2011年非洲有34%的人口進入到中產階級,同時在過去十年非洲貧困人口比例已經從51%下降到39%,而非洲54個國家中有26個進入到中等收入行列。城市化和中產階級的崛起帶來農產品消費總量、結構、空間的轉變,進而要求非洲農業亟待向市場化、專業化和規模化轉型。


肯尼亞小學生在肯雅塔國際會議中心觀看首都內羅畢市容


第二,糧食進口快速增長。盡管非洲農業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非洲已經長期成為一個糧食凈進口的地區。據統計,撒哈拉以南地區的糧食進口總額從2001年的70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400億美元。國際糧農組織在2011年的報告中對此進行了分析,除了人口和收入變化帶來的糧食需求的增加,最重要的是非洲實際耕地面積有限、農業產出低、基礎設施差、投資不足、政策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糧食供給能力不足。但是對于非洲優越的農業生產條件而言,改變糧食進口、滿足內需的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而且關系著非洲國家的國計民生、外匯儲備和發展轉型,意義重大。可以說,400億美元的糧食進口是個巨大的蛋糕,任何資本投資只要致力于提升非洲國家的糧食供給能力、減少進口,就能收獲優厚的回報。


第三,農業勞動力轉移。雖然非洲的農業勞動力總量大、農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也很高,但在非洲國家,農業尤其是種植業同樣是最不受歡迎的經濟活動。因而伴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發展,在過去十年里,非洲大量的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而且這一趨勢將長期持續。根據調查數據顯示,2005年到2012年,加納15歲到64歲從事農業種植的成年勞動力比例由52.1%下降到43.6%,而全職從事種植業的成年勞動力比例更是從43.5%下降到34.3%。轉移出來的農業勞動力從事最多的是非正規部門,尤其是建筑、商業、制造業,以及高附加值的農業加工、流通和銷售等行業。如津巴布韋,從事非農就業的勞動力比例由2005年的23.1%增長到2012年的33.2%。面對這一趨勢,非洲國家應該致力于提高農業生產率,發揮乘數效應,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南非約翰內斯堡一建筑工地


第四,土地掠奪加劇,日益短缺。隨著全球糧食、能源短缺和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越來越多的資本加緊了對土地的占有步伐。除了數十萬公頃的國際大規模掠奪,非洲本土資本、城市居民和農村精英對土地的占有更不可忽視。最近一項對非洲七國的調查顯示,城市人口占據了所有農業土地的15-35%,而且這一比例還會持續增加。此外,根據對加納、肯尼亞、坦桑尼亞和贊比亞四個國家的調查顯示,自2008年到2012年,5公頃以下的小規模農場占耕地總面積的比例減少,從62.4%下降到56.3%;5-100公頃的中等規模的農場數量快速增長,在四年間增長了37.18%。在部分國家如贊比亞,中等農場占該國耕地總面積的比例甚至超過50%。從一定意義上講,一方面伴隨著土地掠奪的是商業資本、新技術的引入,可以創造就業崗位、加速農村勞動力轉移,為非洲農業的商業化、規模化提供了機遇;但另一方面,這種土地占有的背后很多是投機行為,會造成土地閑置的風險,也會加劇農村地區的土地短缺,失地農民增多,農業生產受到影響。


第五,土壤退化嚴重。非洲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土地掠奪,導致土地逐漸成為一種稀缺資源。久而久之,單位土地尤其是小農戶的土地面積會逐漸縮小。由此,小農戶為了生存需要,只能在同一塊土地上持續的耕作。在非洲很多人口密集的地區,休耕甚至已經停止。除非農戶通過使用化肥來改善土壤肥力,否則土壤的可持續管理會面臨很大的挑戰,但事實是當前非洲小農普遍采用的是“低投入、低產出”的粗放生產方式,土壤管理十分有限。目前,大量的證據顯示,因為土壤有機質和微量元素的缺失已經導致非洲農作物產量的下降,小農的收益也隨之受到損失。雖然這一問題是由于人口增長、土地供求壓力等客觀原因造成的,但非洲國家仍然可以通過加大科研投入、做好技術的推廣服務,幫助小農改善土壤管理實踐。


塞加內爾農民正在挖渠種田


第六,氣候變化顯著。有關氣候變化的確切影響雖然還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地區間的差異也很大,但目前國際社會已經形成了兩個共識:一是非洲絕大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將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二是氣候變化會導致非洲農作物生產力下降。在發達國家,31%的小麥、玉米和水稻生產已經接近單產上限,產量增長率在下降。但與此相反,非洲目前的單產依然處于較低水平,因而在達到該地區生物物理限制前,農業生產還有很大的潛力。所以,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非洲國家應該加大對特定區域農作物和動物的研究投入,爭取在未來數十年內提升農業生產力。


綜上所述,Gabagambi 教授梳理的非洲農業發展面臨的六大挑戰,可以簡單概括為:未來數十年,非洲的農產品和土地需求會大幅增加,而相應的供給能力卻愈發不足,供求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凸顯。為此,非洲國家近些年來致力于提升農業生產力、增加農業效益,也出臺了眾多措施,如非洲農業發展綜合計劃、坦桑尼亞的南部農業走廊計劃等,積極創造環境吸引外來資本、加大對農業科研和推廣服務投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強農業主管部門的能力建設。在此背景下,中國資本承載著中國農業發展的經驗,即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成功地供養了大量的人口,因而在未來非洲農業發展中將大有可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全國地理新高考復習備考培訓會課件非洲3優質教學資料教學課件PPT
富饒的非洲土地,為什么會如此貧窮?原因都在這里
非洲領土那么大,為什么會發生饑荒,難道非洲人都不種糧食嗎?
從“鄉土中國”到“城鄉中國” | 觀察
精減職工、下放干部:六十多年前吉林市的那次精兵簡政運動
中國農業在醞釀著一場千年之變!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光泽县| 寿宁县| 曲阳县| 阿巴嘎旗| 峨边| 正蓝旗| 彰化县| 宜城市| 阳东县| 南平市| 柞水县| 开原市| 永仁县| 化隆| 岳阳市| 铜鼓县| 虎林市| 龙州县| 平远县| 高阳县| 泰宁县| 哈密市| 图木舒克市| 江达县| 达孜县| 安西县| 黎川县| 虎林市| 陇川县| 南乐县| 忻州市| 裕民县| 黄陵县| 庆云县| 淄博市| 平和县| 甘肃省| 登封市| 河西区| 永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