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先生和他的妻子楊絳的婚姻是讓世人羨慕的,他們不僅夫妻恩愛,最終還一起攜手白頭。在楊絳女士寫的散文集《我們仨》里,她用最簡單但是卻沉重的語氣,描繪了一個普通家庭多年來相互扶持,平淡但是溫馨的畫面,從字里行間都能看得出她對丈夫女兒的思念,但是每個家庭都有它自己的煩惱,如此幸福美滿的家庭也會存有遺憾的地方。
錢瑗,就是這對恩愛夫妻唯一的女兒,她于1937年出生在英國,后來是北師大英語系的教授。錢瑗出生之后,錢鐘書夫婦就決定不再生了,因為他們希望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了唯一的這個女兒。錢瑗從小就眼界很寬闊,又聽話懂事,長大后也像父母愛她一樣地愛著父母,所以一直都是這對模范夫妻的驕傲。
錢瑗在北師大讀書的時候,認識了她的第一任丈夫王德一。他們二人是同校同學,因為學校的事情常常交流,后來畢業之后就雙雙留校,最終成為夫妻。本來二人的生活也是幸福美滿的,但是老實的王德一之后卻被各種罪名壓身,不斷遭遇批斗,最終因為不堪重負自殺了。
王德一去世十多年之后,錢瑗才找到第二段緣分。第二任丈夫楊偉成比錢瑗大十幾歲,而且在跟錢瑗結婚的時候,他已經有了一雙兒女,兒子都已經十八歲了,但是這個重組家庭并沒有發生兩代人之間的摩擦,因為錢瑗一直都很努力的經營著繼母這個角色,付出總會有回報,她的繼子繼女也都很愛她,還曾在文章中夸獎她,錢瑗不僅隨和溫婉,而且為了消除兩代人之間可能出現的代溝,錢瑗還會在沒時間看電視的情況下,提前看好電視報,以便跟孩子們交流。
在一九九七年的時候,錢瑗因病過世,享年五十九歲。在錢瑗一生中的兩次婚姻里,她都沒有自己的孩子。第一段婚姻實在是太短暫,而到了第二段婚姻時,她和丈夫的年紀都已經不適合生育了。但是錢瑗還是做好了母親這個角色,她相當地盡職盡責,是一位偉大的好母親。
后來在九八年的時候,錢鐘書也去世了,只剩下楊絳女士一人。后來,已經是九十二歲的楊絳在回憶當中寫出了《我們仨》,并在一六年的時候去世,享年一百零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