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 生 不 老 的 煩 惱
在沒有修行、對治之時,煩惱會一直伴隨我們,何時開始無法追溯,何時終結也沒有定期。
不論你是哪種生命形態,上到天界下到地獄,包括如今在人間,不論是美滿、富足還是窮困潦倒,煩惱都一直跟著我們,從未遠離。
據有關資料統計,世間上國與國的戰爭持續最長的是335年。而煩惱在我們相續中住留的時間非常長,它無始無終地存在著,而且時時刻刻、念念不分離地糾纏著。
你的起心動念,念念沒離開過煩惱。不僅在長的、宏觀時間階段,在微觀、每個起心動念上,它一直都跟隨著我們。
我們可以做一個煩惱對照表,從早上起來就開始觀察自己處于什么狀態。
我今天就試著觀察了自己一下:
早上第一個鬧鐘響時,我沒什么意識,把它關掉了。
第二個鬧鐘響時,我有意識了,就把它按掉了。
但我當時的第一個想法是:現在還太早,再睡一會兒吧,就貪睡眠了。結果它又響了,我就特別生氣地把它按掉,這時就有一點小嗔恨了。
后來一看表,已經那么晚了,趕緊起來,覺得今天功課已經做不完了,開始生懊惱心——這也是煩惱。
好像從早上起來還不到兩個小時,相續就被貪、嗔、懊惱占滿了,好不容易緊趕慢趕地做完功課,我又生起了一念傲慢心:今天還是很不錯的,我把功課做完了——傲慢心又生起來了。
只是今天早上的幾個小時,就有這么多分別念。其中沒有多少是真正緣于上師三寶而生的,幾乎都是在生貪心、嗔心和傲慢心。
做功課時也經常沒有隨文入觀,大部分時間都在著急、貪數量、完成任務,好像在給自己保證些什么,或是害怕自己由于沒做功課而失去了作為好修行人的名稱、標準。
所以我們會發現,煩惱這種長生不老的特點,它的可怕性就在于:只要你不認真地向內觀照,你的起心動念,念念從未遠離它。
因此,我們不應再關注外在的敵人,而應向內關注時時刻刻、長久以來逼迫我們的煩惱。
煩 惱 何 時 可 以 離 開
既然它那么可怕,
什么時候才能遠離呢?
有兩個時間階段。
從 根 本 上 斷 除 煩 惱
一個階段是從根本上斷除,需要證悟無我的空性智慧。那我們要如何證悟空性呢?
在本論中,寂天菩薩告訴我們:前面通過布施、持戒等前五度來積累圓滿的資糧,之后再趣入空性的修習。也就是說,證悟空性需要足夠的福德資糧以及對空性的聞思修。
只有二者相輔相成,最后相續中證悟空性智慧后,煩惱才能根除。
階 段 性 壓 伏 煩 惱
這么說來,我們現在豈不是沒希望了么?不要擔心,還有一個階段就是壓伏煩惱。
從現在起,我們就開始了解內心的狀態,一念一念地觀察,并用相應的修法去壓伏它。
比如我的貪心很熾盛,可以修不凈觀;執著心熾盛,就修無常觀;對輪回中的種種事物都非常貪戀,可以修習輪回痛苦。
雖然煩惱在我們相續中一直存在,但不要害怕,因為只要有相應的對治法就可以壓伏它。
煩惱就像一個虛張聲勢的紙老虎,在沒有修持正法之時,它就一直在我們生命中裝腔作勢地危害我們;
但它可笑之處就在于,只要生起一個正法的念頭,它馬上就不在了。就像一個沒有貓的房間,老鼠就為非作歹;
而只要貓在門口“喵”地叫一聲,老鼠就全跑掉了。同樣的,只要我們相續中生起一念想要修法的心,煩惱就會非常害怕,就被壓伏了。
通過一念一念地壓伏煩惱,我們慢慢就會進入修法的狀態。
所以認識煩惱的可怕性,一方面是要知道它的嚴重過患,另一方面要知道它其實是紙老虎,我們要用正法對治它,令其不再為非作歹。
文章來源:菩提洲網站 | 普賢講堂《入菩薩行論·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