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過 照燒雞腿飯、 臺式鹵肉飯、 日式肥牛飯這三朵快餐廳小花旦,今天輪到咖喱雞飯這一朵。咱這兒有咖喱飯的狂熱粉絲不?來來來,舉舉手!
我并不愛快餐廳的咖喱飯,主要是嫌它們的咖喱飯滋味寡淡,料又不足,聞著比吃著略好,吃起來就少些意思,還沒進入狀態,湯汁也沒了,那寥寥幾塊雞肉和土豆、胡蘿卜也沒了,只剩下一堆白米飯尷尬的躺在盤里。
餐廳里的咖喱飯多是偏柔和的日式口味,用塊狀的咖喱增加濃稠度,還會加入蘋果塊增加甜度減輕油膩感(其實還真沒幾家是放蘋果的地道日式咖喱)。相比我更喜歡泰式咖喱,咖喱的辛辣味更足,香氣濃,還會加入椰漿增加椰香和滑潤感。所以,干脆就在家自己煮,任性的給泰式咖喱和日式咖喱來個融合,要泰式咖喱的濃郁和椰香,也要日式的甜美清爽。誰說這樣的改良不可以?本來咖喱就是世界的。馬來西亞的華人將馬來西亞咖喱和中式傳統結合,創造了讓那么多人傾倒的“叻沙”;英國人在印度咖喱的基礎上加入葡萄、蘋果、檸檬汁,創造出獨特的英式咖喱,印度咖喱更是把咖喱的變化發揮到了極致……都是咱自主創造改良的好范例。
于是,放棄勁頭不夠足的日式咖喱塊,用咖喱粉來炒油咖喱,加了整盒的椰漿添足口感,在自家,選料也能更好些,不用帶著冰箱味口感木木的飼料雞肉,用走地雞,吃起來更香有勁兒,土豆、胡蘿卜也能按自己的喜好煮成喜歡的火候,還能任性的往里扔你喜歡的配料,比如香菇、菜花什么的。SO,吃咖喱飯這種事,還得是在自己家里才爽!更重要,煮一鍋咖喱雞配點青菜、米飯,全家的一頓飯就很像樣的打發了,實在很符合我們這類懶人的需求。
嗯,晚上不如煮鍋咖喱雞唄?
〖咖喱雞飯〗
準備材料:
走地雞半只(約500克)、中等大小土豆1只、胡蘿卜1只、洋蔥半個(小紅蔥代替,用4個)、蘋果半個、姜1小塊、米飯適量、青菜適量
準備調料:
油2匙、咖喱粉3大匙、鹽適量、椰漿250ML
制作過程:
1、走地雞去雞頭、雞屁股,剁成小塊備用。土豆、胡蘿卜、洋蔥、蘋果分別去皮切成均勻的塊狀,姜切小段備用。
2、鍋內放油,下洋蔥爆香,下咖喱粉小火炒出油泡。
3、倒入雞塊翻炒到上色均勻,下土豆、蘋果、胡蘿卜塊翻炒均勻。
4、加入椰漿,再加入適量水到水分正好蓋住食材。
5、中火燜煮15分鐘,加入鹽調味,繼續煮3-5分鐘左右收濃湯汁,但不要煮到水干,看土豆胡蘿卜軟熟即可關火。
6、準備咖喱雞之前提前煮上米飯,青菜入加了油和鹽的開水鍋中燙熟待用。
7、盛上米飯,搭配煮好的咖喱雞、青菜即可食用。
小提示:
1、也可以用日式咖喱塊代替咖喱粉,就不需要炒制過程,炒熟原料加入水后放入咖喱塊煮即可,日式咖喱塊咖喱味道比較輕柔,我自己更喜歡東南亞的咖喱粉來制作咖喱。
2、咖喱的湯汁用來拌飯最佳,所以水和椰漿都可以加足一點,最后是要收濃湯汁,而千萬不要煮干,水分留多一點,土豆中的淀粉和湯汁混合還會再變更干一些。
3、雞塊、土豆、胡蘿卜、蘋果等材料切割大小要均勻,否則易出現有的食材已熟了有的還沒生硬的情況。
4、燉煮的時間要根據食材切的實際大小來調整,過程中也要多攪拌以免糊底粘鍋。咖喱煮的時間火候也要根據個人喜歡的口感來調整,如果你喜歡各種食材快要煮融化的那種粘稠咖喱,可以適當延長燉煮時間,水也要放得足一點。
5、酸甜爽脆的蘋果加入能讓咖喱吃起來味道清爽不油膩,蘋果塊最好切大一些,不要太小,以免煮得過于軟爛。
6、咖喱雞的配菜可以根據自己喜歡調整,搭配其他蔬菜(西蘭花、黃瓜、紫甘藍)、水煮蛋也是不錯的選擇。把雞肉換成牛肉,就是好吃的咖喱牛肉飯啦,不過牛肉最好提前燉爛切塊,否則會不好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