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吳女士為我司(上海)員工,2018年年初,吳女士因生育小孩休了98天產假。產假結束后,吳女士因女兒需要照顧,又向公司申請了6個半月的哺乳假,公司也批準了其休哺乳假的請求。哺乳假結束后,吳女士回公司正常上班。
2019年6月,吳女士提出辭職,并要求公司支付其2018年未休的5天年假的工資,公司認為其2018年已休了那么長時間的產假和哺乳假,不能再享受帶薪年休假了,沒有答應她的要求。
經多次協商溝通未果,吳女士遂提請了勞動仲裁,要求公司應依法支付自己未休的帶薪年休假工資。
請問,吳女士的訴求會得到法律支持嗎?
▼▼▼
《上海市女職工勞動保護辦法》第十六條明確規定:
1
女職工生育后,若有困難且工作許可,由本人提出申請,經單位批準,可請哺乳假6個半月。
因此,產假結束后再繼續給予女職工休息照顧嬰兒的哺乳假,是一種法定的假期。
本案中用人單位因為吳女士在一年中有大半年時間都在休假,因而認為吳女士不能再享受帶薪年休假,顯然缺乏相關的法律依據。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于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也就是說,在《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中,哺乳假未被列入帶薪年休假的免除范圍,用人單位不可擅自認為哺乳假與帶薪年休假可以抵充,并剝奪員工帶薪年休假的權利。
因此,吳女士的仲裁請求會獲得支持,公司應依法安排其在離職前補休或者向其支付未休的5天帶薪年休假工資。
02
我公司成立三年來一直慘淡經營,沒有賺到什么錢,最近因經營困難決定要提前解散。
公司對于員工除根據其工作年限支付法定經濟補償金外基本上也沒有什么遣散補償,大部分員工了解公司的情況,也沒有要求什么。
但有一名懷孕的女員工,鑒于她處于孕期,她不同意公司只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做法,她要求按照法律法規以外的標準進行額外補償,否則就要去告公司。
這種情況下,公司該如何補償這位懷孕女員工?
▼▼▼
“三期”內的女職工,是特殊的群體,在《勞動合同法》、《婦女權益保護法》和《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都對“三期”女職工給予了特殊的照顧。
對于公司解散,對懷孕女員工到底該如何補償,一直是個比較有爭議的問題。所以在處理女職工“三期”內的問題時,要尤其謹慎處理。
事實上,公司若只按現行法律規定的標準進行支付終止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懷孕女員工往往會提出其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待遇受損的問題,要求更多補償。
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2條和第45條規定,“三期”內女員工與公司的勞動合同應當延續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
所以,如果公司解散時,有“三期”內的女職工,可以提出要求:
要么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延續至哺乳期結束再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要么支付額外的工資待遇補償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關于如何支付額外的“三期”待遇補償的問題,目前我國通行全國的法律規定得并不詳細,因此建議公司要結合當地的地方法規規定和其協商解決。
目前我國各地的地方性的規定中普遍有對“三期”內女員工進行特殊保護的規定,例如:
《江蘇省勞動仲裁案件研討會紀要》第7條規定
用人單位解散,或被依法撤銷是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情形。故用人單位出現上述終止勞動合同的情形后,亦應終止‘三期’女職工的勞動合同,并依據規定支付女職工經濟補償金。
為保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從有利于勞動者的原則出發,用人單位應一次性支付女職工三期內的生活費、產假工資、生育費用等。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參考意見》第二十二條規定
因用人單位的原因造成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勞動者不能享受哺乳期待遇提出賠償損失的,可以以勞動者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20%為基數,按哺乳假至嬰兒一周歲期限計發。
根據《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105條規定
“三期”女職工孕期工資可參照《深圳經濟特區企業工資管理暫行規定》第五十四條規定的停工津貼確定;產假期間的工資,按原工資待遇照發;哺乳期工資依《廣東省女職工勞動保護實施辦法》規定按不低于本人標準工資的百分之七十五發給工資。
所以,對于公司解散時,如何確定懷孕女員工的補償方案,建議通過以下程序:
1. 查當地的政策,有對“三期”婦女特殊保護規定的,按規定執行;
2. 無規定,按《勞動合同法》第44條、第46條和第47條支付經濟補償金;
3. 無規定且懷孕女員工不同意按《勞動合同法》第44條、第46條和第47條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與女員工協商解決,支付的費用上限是經濟補償金+生活費+產假工資+生育費用等(生活費和生育費用等當地一般也會有標準)。
最后,我們建議公司也需要加強和當地勞動部門和社保部門的聯系,對于有這種情況的,也建議多和當地勞動部門聯系,征求他們的意見。也歡迎聯系勞達laboroot,將竭誠為您提供咨詢服務。
本文摘自 | 勞達內刊《員工關系》雜志
mployment Relationship
員工關系
本文節選自勞達laboroot《員工關系》雜志,《員工關系》雜志是勞達laboroot于2006年創立的月刊,致力于為會員客戶傳遞勞動法與員工關系管理領域中最新的思想、觀點、方法、技巧和最新的勞動法規政策資訊。
幫助管理者們不斷更新理念,開闊視野,適應變化,成為中國較有影響力的的勞動法與員工關系管理專業月刊。具有很強的權威性、經典性、前瞻性和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