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發動歷史上第一次毒氣襲擊
1915年4月22日,德國在西線戰場使用毒氣。凌晨5時,德國在比利時的佛蘭德戰線順著風向施放毒氣,頃刻間,濃烈的黃煙從德軍工事上空騰空而起,并緩慢地向法軍陣地飄去,煙霧如鋪地毯一樣沿地面展開,離地面只有幾米高。煙霧所到之處,法軍士兵立即喪生。部分逃離煙霧區的士兵,也因吸入毒氣而幾分鐘后面部發黑,咳血而死。
在施放毒氣15分鐘后,德軍離開掩體向法軍陣地前進,德軍士兵頭戴防毒面具。毒氣散盡以后,德軍發動全線進攻,沒有遇到任何抵抗。1915年1月份,德軍也曾在東線波蘭戰場對俄軍施放毒氣,但因天氣寒冷,煙霧難以散開而效果不大。
這次使用前,德軍統帥部對毒氣戰并未寄予厚望,故沒作好增援兵力擴大戰果的準備,沒有利用法軍戰線的缺口及時發動進攻。
德軍最初使用的毒氣是氯氣,以后德國又使用致死力更強的窒息性氣體——光氣,1917年德軍施放由碳、氫、硫、氯組成的芥子氣。它能使人皮膚和內臟粘膜糜爛致死。施放的方式,也由最初罐裝毒氣的開啟,發展成用炮彈射入敵陣。
毒氣是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受到輿論的譴責。1925年日內瓦議定書禁止將窒息性、有毒的或其他類似氣體用于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