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長生久視之道”一說出自老子;然后它的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長生不老或長治久安的意思。而且,關于“長生久視之道”,老子還提出了兩個觀點:第一是“有國之母,可以長久”;第二是“深其根,固其柢,長生久視之道也”。在《解老》篇里,韓非對老子的這兩種“長生久視之道”進行了專門而又詳細地解讀。具體如下:
首先關于老子“有國之母,可以長久”之說,韓非幾乎逐字解讀說:“母者,道也;道也者,生于所以有國之術;所以有國之術,故謂之‘有國之母’。”把韓非的解讀翻譯過來就是,韓非認為,“有國之母”中的“母”乃是指世間大道之意;其中的“有”則是保持、居有,并還能使之長久、持久之意;而“國”即就是國家了。故整句“有國之母,可以長久”的意思便就是:要想使國家保持長治久安或傳及萬世,唯一的辦法就是必須遵守天地自然以及社會發展之“道”,也就是我們我們現在所說的規律!韓非認為,天地萬物自有其發展與存亡的規律,國家的興衰存亡也一樣;你用這個規律或“道”來處世,那么它的生命就會長久,反之則就會衰亡。
而關于老子“深其根,固其柢,長生久視之道也”一說,韓非這樣解讀道:“夫道以與世周旋者,其建生也長,持祿也久。樹木有曼根,有直根。直根者,書之所謂‘柢’也。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曼根者,木之所以持生也。德也者,人之所以建生也。故曰:‘深其根’。體其道者,其生日長,故曰:"固其柢。"柢固,則生長;根深,則視久。”韓非的這段解讀翻譯過來大意是:樹木有蔓根也有主根。而主根就是《老子》所說的“柢”,“柢”是樹木賴以生長的建立者;蔓根則是樹木賴以生長的保持者。德,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建立者;祿,則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保持者。假如能夠立于這個事理,那么官員的持祿就會長久;所以《老子》才說“加深它的蔓根”。還有,如果能夠按照根本規律辦事,那么國家也就必能長治久安;因此《老子》才說“鞏固它的主根”呢!也就是,主根鞏固了,國家的命運則必將長久;蔓根加深了,自然萬物的生命也即能綿延。所以《老子》才說:“深其根,固其柢,長生久視之道也”這番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