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 楊慎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譯文】  那江上打漁的白發老翁,早已了然了春夏秋冬的變化。

  【出典】   明朝  楊慎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注:


  1、  《臨江仙》  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2、注釋:      

    淘盡:蕩滌一空。

     漁樵:此處并非指漁翁、樵夫,聯系前后文的語境而為動詞:隱居。此處作名詞,指隱居不問世事的人。

     渚(zhǔ):原意為水中的小塊陸地,此處意為江岸邊。

     驀(mù):愿意為上馬、超越,此處意為“突然”。

     都付笑談中:在一些古典文學及音樂作品中,也有作“盡付笑談中”。


  3、譯文1:

     滾滾長江向東流,多少英雄隨浪花般的(斗爭、時間)消逝。不管是與非,還是成與敗(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都是一場空,都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消逝了。當年的青山(江山社稷)依然存在,太陽依然日升日落(朝代更替)。

    在江邊的白發隱士,早已看慣了歲月的變化。和老友難得見了面,痛快地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多少事,都付諸(人們的)談笑之中。

     譯文2:

     波濤洶涌的長江日夜不停地向東奔流,多少英雄豪杰都像那翻飛的浪花一樣消逝了。什么是非,成敗,榮辱,在歷史的長河中,轉眼之間都會過去的,只有青山綠水依舊,日落日升依然。

     那江上打漁的白發老翁,早已了然了春夏秋冬的變化。和老朋友難得見面,痛快的暢飲一壺濁酒,古往今來的諸多大小事情,都成了閑談的話題,下酒的菜肴。

   譯文3:

   滾滾滔滔的長江啊,年年歲歲向東流去,浪花之中淘去了多少豪杰英雄。爭權奪利勝敗是非到頭來還是一場空。青山綠水依舊存在,多少次夕陽霞光無限鮮紅。

   白發蒼蒼的漁樵老翁佇立在江岸上,看慣了春花秋月的美好風景。攜帶一壺渾濁的薄酒與故人相逢。古今中外多少盛衰興亡的往事,都作為談笑資料付于一笑之中。

   譯文4:

   滾滾長江,滔滔東流,大浪淘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古往今來的無數英雄豪杰,也被洶涌澎湃的江水席卷東歸,流逝凈盡。那曾經喧鬧得熱熱火火的成敗得失,早已云消霧散,灰飛煙滅,轉眼之間成為一片空虛,變得蹤影全無。可是,大自然卻是永恒不變的。時光疾轉,歲月流逝,青山依舊郁郁蒼蒼,冷峻現世,日出日落,霞光光移,又經幾度,夕陽無限紅。而正是在這幾經變遷的歷史中,人事已早早更換,變得面目全非,且不去想這些深奧的問題了吧,你看那隱于江上或山澗的漁父和樵夫,雖已白發斑斑,但卻精神矍鑠,怡然自得,盡情享受湖光山色,春風秋月。他們心地坦蕩,逍遙自在,無憂無慮,一壺濁酒下肚,便更覺慰藉舒展,神清氣爽,天闊地廣。于是,古往今來英雄們的是非成敗,都付予他們之間的一片輕松自如的笑談聲中。


  4、楊慎(1488~1559),楊廷和之子,明代文學家。字用修,號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新都(今屬四川)人。少年時聰穎,11歲能詩,12歲擬作《古戰場文》、《過秦論》,人皆驚嘆不已。入京作《黃葉》詩,為李東陽所贊賞。公元1511年(正德六年),殿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公元1524年(嘉靖三年),眾臣因“大禮議”,違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楊慎謫戍云南永昌衛,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楊慎存詩約2300首,所寫的內容極為廣泛。對文、詞、賦、散曲、雜劇、彈詞,都有涉獵。他的詞和散曲,寫得清新綺麗。


  5、此詞大家耳熟能詳,咋一聽,這不就是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嗎?是的,這就是《三國演義》的主題曲,但作者不是羅貫中,而是明朝詞人楊慎。


    此詞中的意境主要是作者的心境,楊慎作此詞時72歲,人至七十古來稀,年紀大了,難免會感慨人生。72歲的楊慎有一天坐在長江邊的沙灘上,看著滾滾東流的長江,回顧自己的一生,不覺悲從中來,他的悲是對自己人生命運的悲,他的悲是對生命無可奈何的悲,他此時的悲的是一種人生智慧,他此時的悲是一種超凡脫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人的生命就象滾滾東流的長江一樣,不停地向前,無論你是英雄還是豪杰,誰都無法停下,誰都無法選擇,唯一能做的就是聽命。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人的一生幾十年,是非成敗算得了什么?只不過是過眼云煙而已,到了真正死去的那一天,還有所謂的“是非成敗”嗎?只不過是留給歷史、留給后人的評說而已。或許人真的要經歷了大災大難、大起大落、生離死別,到了生命即將終結之時,才能夠看穿、看透這些。人的一生短暫,多則百年且艱難,而樹能活千年很容易,我們無法與樹相提并論,何況是大浪淘沙的歷史長河。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英雄算得了什么?我們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青山還在,只是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這兩句尤其經典,作都經歷了70多年的人生,看穿了看透了,他就就是詞中的白發漁樵,坐在歷史長河邊的沙灘上,看歷史長河滾滾東流,此刻時間凝固了,他以旁觀者的心境,看季節的變化,看時代的更迭,頓覺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你留也好,去也罷,四季照樣變化,朝代照樣更迭,生命照樣老去。面對短短的人生,我們又何必一定要去強求什么呢?此刻的心境雖然無奈但又何等的灑脫……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人的一生,你窮也好,達也罷,你得到的、你失去的,不也就在生命消亡的同時煙消云散了嗎。所以,只要有一壺濁酒,有幾個知已,就應該很滿足了。


    詞中有兩個“空”將詞的意境即作者的心境推向了極致,其一是“是非成敗轉頭空”,其二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作者總結自己的一生,得出的結論就是:“是非成敗于人生而言,只不過都是笑談罷了。”


    于我們每一個人,何嘗不是如此呢?


   6、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句詞,唱出了津渡口船夫的生活形態。大多數船夫以船為家,不論日夜,吃睡在船,故而,船夫們雖不一定是白發漁樵,但定然是看慣了春月秋風,夏陽冬雪。


  7、寒燈吹瘦了我的原本就不豐盈的身影,早春的夜影中,唱一曲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的風之歌;唱一首一夜風云散,變幻了時空的云之歌;唱一曲再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月之歌;唱一首聲聲轉新韻,歡情勝酒濃的情之歌,期待著你與我和!我舉著滿滿的兩盞薄酒,呼喚著你的名字:親愛的朋友,與你同醉,我們不醉不歸,醉倒夕陽,才算是最完美……


  8、臨江仙--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看了三國演義然后再細細品味這首詞.那是何等的滋味.想想蜀國的開國五虎.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那是怎樣的豪情.一代護國良相諸葛孔明.未出茅廬而三分天下.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讓多少人落淚..梟雄呂布.煮酒雄才曹操.劉備……這些英雄在當時那是何等的呼風喚雨.攻城略寨如履平地.日出日落青山城池依舊.但是曾經為它們出生入死的人都已面目全非.時代的河流讓這一切都成了過眼云煙.功名.是非.所以的所有都已經是往事.這一切在時光的車輪下都變得無足輕重.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是非對錯在后人的人眼里.都成了茶余飯后的話題.可能還有人發出感嘆.感嘆歷史的無情.諸葛丞相的雄才偉略沒有能實現出師未捷身先死.但也僅僅如此而已.


    就我們現在人而言.為了利益斗得你死我亡.為了誘惑搞的兩敗俱傷.即使勝利了獲勝咯又能咋樣.比起那些歷史里的英才.我們又算什么.我們只又慚愧.然而他們都不能逃脫歷史的足跡何況我們.我們為什么不能像白發漁樵.坦然面對一切.這樣自然才能有一壺濁酒喜相逢的心態和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心境……


  9、還記得《三國演義》開篇的那首詞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曾經的金戈鐵馬,曾經的刀光劍影,曾經的熱血豪情,曾經的喧鬧繁華,到頭來,留下的只有一顆孤獨的心靈,一壺濁酒相伴殘生。在《紅樓夢》的結尾,有這樣四句詩:“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經歷了大紅大紫、大喜大悲,經歷了春花秋月、四季輪回,經歷了歲月更迭、人生沉浮,到頭來,最終的感覺只是一場夢,一場充滿了無奈、孤獨和辛酸的夢。

我覺得,孤獨是一種遺憾與嘆息,是一種空洞與虛無。人生之旅漫漫。許多的時候,是一個人在路上行走,一個人在思考,一個人在忍受,許多的東西是他人絕對無法替代的,即使是最親的親人。生活中,很少有人愿意傾聽的你的訴說,“心有靈犀一點通”,不過是詩人的夢想。在滾滾紅塵中能夠找到一個高山流水的知音,簡直難上加難。有時在寂靜的夜晚,在朦朧的睡夢之中,我仿佛看到曲終人散后的空曠舞臺和繁花凋零時的滿地落紅。而我就在枯黃的落葉中一個人孤獨的站立著。


   10、站在蕭瑟的秋風里,看點點落花獨自隨水飄零,不管我們心中是怎樣的一種不舍,也只能面對這落花流水做垂手無奈的徘徊;一個人在無眠的深夜,聽秋雨敲窗擊瓦,那點點聲聲又何嘗不是孤獨與寂寞的訴說;環境的不同,境遇的不同,決定著一個人的對事對物的感悟不同。

    南唐后主李煜,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在他遭受著亡國破落被俘被囚的重重苦悶中,寫下的那首〈烏夜啼〉就把悲秋的心情推到了悲苦無奈的極致。“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那番苦澀的滋味也只有他自己才能切實的知曉。他的一字字是眼中流落的清淚,他的一句句是滴血的心碎。在他的這種凄苦哀絕的訴說中,我聽到的是一種孤獨中凄涼悲漠的清音。是一種對繁華落盡的傷悲和無奈。在這繁華落盡,世事更改的事實面前,我們心中懷有的真的只是這種心碎后的悲哀么?不,絕對不是。你聽,那個一生窮困的杜甫卻在秋風里感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滾滾來。”你再聽,〈三國〉的開篇也分明唱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魚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又是多么蒼勁豪放的歷史回音哪。

    在歷史的面前,在蒼茫的群山面前,在廣闊的江海面前,在無邊的天宇面前,我們人類,不,包括所有的生靈,是多么的渺小啊。但是做為使用勞動工具的人,因為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意識,相對于這些不變的萬物卻又是強大的。正因為這一點,我們才知道春夏的繁華和秋冬的蕭條是自然必需的流轉,是任何人也無法改變的事實,那么我們還有什么必要再去感嘆秋的悲涼,秋的蕭瑟呢?

    歲月的流轉在永恒的過程中又演繹著一種春夏秋冬不斷交替的反復。于是,我們能看到春天花草的發芽,能看到夏天轟轟烈烈的繁華。盡管我們把握不住歲月的流轉,但是我們卻能把握住我們自己的心,只要能真正地明白繁華過后必是蕭條,我們就不會再在殘敗的面前作無謂的傷悲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歷史是一個寬闊的舞臺,時時刻刻,年年月月,亙亙代代上演的就是一場由繁華到蕭條,又由蕭條到繁華的戲劇。長江后浪推前浪,你方唱罷我登場,誰都是戲里的主角,誰又都是戲外的看客。

    在這種真實的又是迷離的境界里,我們只有守著自己的內心,抱著那種靜默的心情去看所有的繁華,所有的蕭條,才能讓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看淡成功,參透失敗。才能知道有大喜就必有大悲,有大徹必有大悟。


    11、比自己高的文章不好寫,《三國演義》開篇詞里便說: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沒有漁樵閑話里的天道人事,是不能寫大文章的。記得有一年快新年了,領導要在報紙的頭條發一個對海南人民的新年致辭,他說我是寫散文的,讓我代表了寫一個。我失眠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就找上領導,說我真的不能寫,寫不出來,關鍵是那個形勢不好寫,寫大了不行,寫小了也不行,亂寫更不行。他想了想,覺得也是,就不讓我寫了。臣本布衣,躬耕南陽,你不是諸葛亮,怎么會寫出《前出師表》《后出師表》來呢!我們坐在草廬里也是喝茶抽煙談今天天氣真好,是說不出三足鼎立的天下大勢的。來源: 海南日報(海口)


    12、現在的垂釣者,大都是周末出來玩的,未必算得上是真正的漁夫。說到漁夫,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浪漫傳奇色彩的行當,對于那些生性疏懶,個性疏狂而又自認聰慧的人來說,是最好的職業選擇。古往今來,有太多的漁夫了,其中不乏對后世有影響力的知名或不知名的人物。例如,垂釣富春江的嚴子陵,屈原筆下的《楚辭漁父》,獨釣寒江的漁夫還有鷸蚌相爭中的漁夫等等。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垂釣者,莫過于在渭水之濱垂釣的姜太公了。他最終得遇周文王,一展抱負,揚名天下,輔佐周武王一統天下,功成名就。他可以說是公認最成功的漁夫。應該是所有有志向,有抱負的漁夫的楷模。


   另有一位漁夫,雖未知其名,也不知國籍,但卻影響不小,引起很多的爭議,那就是“曬太陽的漁夫”了。大家都熟知他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深以為然的羨慕其灑脫,而嗤之以鼻的,則認為這份淡靜只是弱小者的自欺。每個人對人生的認識都不同,追求的目標不同,漁夫享受平靜和安寧,富人享受財富帶來的優越感。


    漁夫的悠閑是一種習慣。太平安寧人民安居樂業年代的習慣。悠閑,本應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不過,當前是經濟轉型巨變的年代,由此而變成一個“全民焦慮的年代”,很多人并不認同漁夫的悠閑,這當然是一點兒都不奇怪的。因為有太多的焦慮,為生活焦慮,為工作焦慮,為身體健康焦慮,為買房子焦慮,為孩子的教育焦慮……永無止境的焦慮,哪有可能悠閑地曬太陽呢?此外,現今的物質生活有著極大的誘惑,不少人欲望不斷地提升,人們習慣性地追隨著欲望而疲于奔命,在欲望的旋渦中難以自拔。適可而止,無論如何都算是一種智慧。


    實際上,盡管很多人對自己手頭上的工作也感厭倦,盡管也想像這位漁夫一樣,優閑地躺在沙灘上曬太陽。但是,在放下漁具之前,人們都會想到要先捉到足夠多的魚。多少魚才是足夠的多呢?還真是不斷地被這個問題困擾著。


    人生重要的是過程。這位漁夫是令人羨慕的,因為他正在享受生活。對于富人,可以有人告訴他,錢是賺不完的;對于在職場多年身心疲憊的人,他的親朋好友應該經常勸勸他,悠著點兒。千萬不要等到最后才想起來,忘了曬曬太陽了,這時能見到的最多也只是落日黃昏的余暉了。


    對那些有生存危機的人,對于那些處在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時刻的人,誰敢建議他們,浪費哪怕僅是一個下午,到沙灘或到小山坡上,只是為了曬曬太陽吹吹風……


    當然,如果所有的人都成為了這樣的漁夫,如果大家都去曬太陽,恐怕至今我們還處在蠻荒時代。人類社會需要發展進步,就需要奮力拼搏、銳意進取的人。他們追求的是奮斗的過程和人生歷程的完美。在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最大化的同時,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這樣的人更加令人敬佩。


    還有另外一位老漁翁,那就是明代文學家楊慎所作《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中的白發漁翁。“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如果前一位曬太陽漁夫是悠閑安寧的普通人,這里的白發漁翁和樵夫就被普遍認為是與世無爭又能洞察一切的世外高人。


    漁樵耕讀是農耕社會的四業,代表了民間的基本生活方式。漁為首,樵次之。漁樵的深層意象是出世脫俗,充滿了超脫紅塵的意味。


    想象一下,在曲折崎嶇的山路上,一位道骨仙風的樵夫,身旁一擔并不沉重的干柴,一曲樵歌在青山綠水間回響。多么灑脫而浪漫。


    而描寫漁夫生活的詩詞更是層出不窮,例如李煜所作的《漁父(二)》: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白發漁翁和樵夫相逢于江渚上,他們睿智博學,飄逸灑脫,心中安寧而超然。不去苦苦追問人生的意義,也不追求驚天動地,喝一壺酒,坐看歷史風云變換。在這種高人隱士心里,那些名垂千古的豐功偉業也只不過是他們酒中的談資。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13、初次得知《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道號:湖海散人,莊周筆下的這本散木便恣肆橫出, 與人合而為一了。

    話說湖海散人生逢元末明初的亂世,懷抱修齊治平的儒家理想,滿腔熱情投入起義軍張士 誠的麾下,欲有所為也。其間際遇沒有可靠的史料為佐證,不甚了了。但不難揣度,退而結廬 著述,無疑是借他人酒杯澆我胸中塊壘。一部三國,說盡了興亡!從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至三國 割據鼎立,離合紛爭,最后晉主司馬氏崛起,篡魏,亡蜀,滅吳,江山復歸一統。瞬息萬變的 政治風云,驚魂動魄的刀光劍影,電光石火的智慧比拼,奇峰迭起云蒸霞蔚的故事情節,更不 消說個性鮮明呼之欲出的上百個藝術形象,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年少時,對第四十五回書“三 江口曹操斬兵,群英會蔣干中計”情有獨鐘。那正是赤壁之戰的前夜。周公瑾的同窗蔣子翼在 曹公面前夸下海口,欲以三寸不爛之舌說周郎來降。一童隨往,二仆架舟,干,葛巾布袍,飄 然而至。聞訊,周郎已是心下雪亮。甫見面,周郎就封住了蔣干的口。從此蔣干處處被動,被 周郎牽著鼻子走,乖乖就范。其間的故事情節已是婦孺皆知,無需贅述。彼時,小周郎以青春 美質,統帥萬馬千軍,即將建不世之功勛,張華燈,列綺宴,舉金樽,焉得不醉!舞劍作歌。

    歌曰: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

    每讀至此,不禁壯懷激烈氣血翻涌,頓生提攜玉龍為君死的萬丈豪情!偷來父親的老白干, 猛灌一口,以體味英雄醉舞踏歌的情懷。雖然嗆得我搖頭吐舌眼淚直流,亦是快哉快哉!真是 少年情懷總是詩,人屆中年,更看重周瑜舞劍作歌前的一番慷慨陳詞:“大丈夫處世,遇知己 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聽,計必從,禍福共之。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 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這與其說是周瑜的內心獨白,毋寧說是湖海散人不 得其主的深深悵惘。透過書中的字里行間,得窺作者胸中,丘壑縱橫!知己之主,君臣之義, 骨肉之恩,禍福與共。何其完美乃爾!真是寤寐思服輾轉反側。歷史更多上演的是,飛鳥盡良 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這也就不難理解前回書對劉玄德茅廬三顧的大書特書了。

     這樣一部充滿濟世情懷的英雄史詩,卻以楊慎的一支蕭然物外的臨江仙來開篇,真是神來之筆。年少時怎能體味!總是匆匆掠過。及至一事無成兩鬢絲,再度開卷,才了然于心。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飄逸。灑脫。靈動。月明風清。

    電視劇《三國演義》這支曲,過于雄渾,不得要旨。這支曲應是波瀾不驚,舉重若輕,風霜雨雪后的寧靜。唯有此詞壓卷,一部說盡興亡的浩繁巨帙, 才能從容運筆,不沾不滯,不膠著于歷史故事本身,回旋而上,逾攀逾險,逾險逾奇,躍上理 性的巔峰,回視天崩地坼的滄桑巨變,原來只是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如此而已! 氣勢恢宏的史詩,由此臻于禪境。


    14、做為人,生命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來完成成長“閱歷”的。

  在生活中,我們從甲到乙、再到丙、到丁……不管多遠,最終都要回到起點,即所謂的“家”。或者從甲到丁,然后再到丙、到乙,最的的“落腳”點則肯定是甲。

  生活的規跡是放射狀的,也是不規則的,是有跡可循的。

  生命的規跡是無序的、不明確的、無跡可循的,只存在于生命成長的過程。

  如果人生有規跡的話,那么當是這樣的:思想活動→處世行為→實施手段→達到目標→感受愉悅→精神享受(思想活動)。

  從內心(思想活動)出發,最后又回歸內心(精神享受)。如此往復循環,樂之不疲。

  

  有一首詞,被作為電視劇主題曲之后,傳唱不衰。這首詞,確是對于生命的一種最好寫照: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慎(明)的這首《臨江仙》,將人之生命形態演繹得淋漓盡致,大氣磅礴!

  這時,生命已付諸于流水,付諸于濁酒。一切的功利或者其它都失重、失去意義!只有“笑談”,才臻至于生命的“本真”。


  15、經不住的是似水流年,逃不過的是此間少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今日偶爾從一本破舊的日記本上看到楊慎的這首《臨江仙》,低聲誦讀,卻發現再也讀不出曾經的激昂與豪邁,驀然回首,自己把自己丟在歷史的輪轉。


    還記得那一個個夜晚,一個個清晨,在路上,在課間,或是低歌或是高吟,笑也是那么瘋癲,怒也是那么張狂。


    還記得初三的那一個個夜晚,直身立桌前,一書撲面前,或是歷史,或是政治,三皇五帝的功績,七國爭霸的壯闊,千古始皇的風姿,漢唐盛世的雄風,宋元明清的衰弱,從1840到1949,從改革開放到新世紀的騰飛,從憲法到民法,從經濟體制到政治制度,從全球化到地球村,跨越歲月的河流,穿透時空的界限,思想所及,聲音所即。


     還記得那一句句奉為金科玉律的詩詞警句: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避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情懷,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的壯志,有會當激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一百年的信心。感慨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嘆息這時光容易催人老,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沸騰著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收攏了滿腦的回憶,看著鏡中的陌生的熟悉,歲月尚未在臉上刻下人生的痕跡,但眼眸卻透射出現實的滄桑。因為年輕所以無知,因為無知所以無畏。但隨著歲月的沉淀,知道的越來越多,畏懼的也越來越多,每一步都謹小慎微的邁出,每一次都如履薄冰的行走,每一腳都深思熟慮的落下。除了思想,肉體和親朋好友,我一無所有。就像泰戈爾說的天空沒有留下我的痕跡,但我已飛過。每讀此處,心中一痛,我們人生也是在這種自我安慰式的飛過嗎?


    對生活習慣了榮辱成敗,對金錢有了更多的渴望,對人世見多了真善美假惡丑,對過去多了無力的回憶,對現在多了淡然的品味,對沒來多了莫名的恐懼,對自己背滿了悔過。


    年少時期盼的大學生活,夢話的愛戀,渴望的功成名就…直到踩著歲月的腳步走進了這些年少時的夢話,才知道:夢幻永遠是最美好的,而現實永遠是最真實的。


    每當想起那個藍天下挺直脊梁,邁動雙腳,穩步前行的自己,內心總是一熱。而今天,笑容依舊卻多了無奈與虛偽,憤怒已被淡然所化去,依舊挺直脊梁,但思想的脊梁卻被壓彎。


     更多的,戴著耳機,逆風而進,歌聲雜著風聲,訴說著如煙的往事,激蕩著前行的自己。


    似水流年流稀了激情,此間少年少許青絲。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若干年后,我深吸一口氣對自己說:我曾經年少過。


    身后,雪花紛飛,落花一地。


    16、秋風瑟瑟,江月茫茫,一個人的房間總顯示出一種特殊的靜謐。電腦里播放著流傳了幾百年的古琴名曲《漁樵問答》的MTV。此曲表現了漁樵在青山綠水之間自得其樂的情趣,反映的是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妙音升華,形象生動,精確的音樂,讓我想起了《三國演義》開篇詞中的“白發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臨江仙》一詞。

    “白發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明代著名學者楊升庵的好一個“慣看秋月春風”,刻畫出他以秋月春風為伴,寄情漁樵江渚的閑情逸趣。中國自古以來有漁樵耕讀的說法。如果說耕讀面對的是現實,蘊涵入世向俗的道理。那么漁樵的深層意象是出世問玄,充滿了超脫的意味。“白發漁樵”,或漂于青山之中,或泊于綠水之上。無論懸垂身影或釣竿,終歸于釜底之薪煎得釜中之物,咀嚼自我、品嘗疲憊而已。最終只落得“江渚之上”圈風釣月,以滿目的滄桑撼得幾重的波折。徜徉于山坳水曲之間,以淡泊的心境回思往事,讓人感悟出風中的月韻、月下的風波……

     春風幾度,月升幾秋,總無定數,才有了慣看秋月春風的感慨。詩人借歷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人生匆匆。人生不過百年,帝王將相也好,平民百姓也罷,都是于“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中殊途同歸,最終都難免一抔凈土掩風流。多少年來,無數次讀這首詞,心里總會有不同的感覺與感受。隨著年齡的增長,感悟越來越深,這也許只是對詩人失意仕途或人生的喟嘆而已。電腦音箱里古箏舒緩幽遠,而余音不絕,牽動遐思。屏幕上優美的畫面,把自己帶到了一種靜中之靜的意境中。人生真正的靜,是一種境,早就有諸葛亮的“寧靜致遠,淡泊明志”之說。在寧靜淡泊中,才能走近人性的真正本源。孔子則說“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種靜之境,是一種人生的始終修為。《菜根譚》曰: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在得,人生只醉,此日最易過,幸生其間者,不可不知有生之樂。一個“靜”字,昭示著人對于客觀世界認知的成熟。寧靜是一種境界,是人生閱歷的極致。儒家的“獨善其身”是寧靜,道家的“解紛和光”亦是寧靜,而禪學里的“見性忘情”又何嘗不是種寧靜呢?只有這樣的靜,人才會心平氣和,才會做到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才會不管風吹雨打,勝似閑庭散步,從容的慣著秋月春風了。

    慣著秋月春風,讓人感悟出風中月韻、月下風波。輪回的花開花謝,反復的月全月缺,一切僅此而已。佛門講究超脫塵世,道家追求無為有道,儒家持守寧靜致遠,其實如出一轍,都是進行心靈的修煉。李白說:“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陶淵明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柳宗元感嘆:“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他們都做到了“慣看秋月春風”,實現了“一生自是悠悠者”。人生都要歷盡過眼煙云似的榮辱滄桑,無論是大浪淘沙的英雄,還是白發的漁夫,悠然的樵漢,從容面對,慣看秋月春風,那便是一種境界。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生活中最美的,就是在生活中所感悟到的意境。就像面對一壇好酒,如果大口吞下,可能傷胃激肝;最令人陶醉的,屬那若隱若現、縹縹緲緲的芬芳了。正如陶淵明所說: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不惑之期,我的生活已經向“無形、無名、平常、淡泊、自然、清靜”中靠近。清靜質樸,純真自然,已經是自己努力去追求的一種意境,便在心靜如水的靜境中,尋覓那入之則通,則靈,則凈的一片靜水。在這一片清靜中,體味著“慣看秋月春風”的愜意……

    人生需要各種各樣的靜,成熟的平靜,沉穩的冷靜,優雅的文靜,舒適的恬靜,心態的寧靜……這些靜的形成,需要一個最有優勢的先決條件,那就是佛說的“心清如水,意淡如云。”把驛動的心塵封,將靜如止水的心放開,放下欲望的火焰,才能戰勝自我,超越自我。我一直信奉“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隱士情懷。也一直期盼著能有陶翁筆下那世外桃源的僻靜之地,能一息塵世的喧囂。人生往事不堪回首,眼前一片茫然。當洞察世間的人情世故以后,便感覺一切都是那么淡泊與超然!人本是人,不必刻意的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的去處世。靜觀世間百態,清理人生榮辱,淡淡賦之一笑。正如詞中所寫,歌中所唱:“白發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上月色清清,江中光影溶溶。柔熙月光,傾泄而下,掬一捧清光,把思緒浸透。沉碎的記憶已隨歲月的干涸而干涸,心中逐漸明晰的只有那句:慣看秋月春風。向桌上的鏡子里望了一眼,自己沒有一絲倦意的眼睛里春水轉秋,漫無邊際的美幻在歲月變遷中,讓我感知到什么是幽淡與閑適。妙曲也通感,美感可四溢。一曲《漁樵問答》,把我帶到了“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人世變遷,人生如夢的慨嘆中;也把我帶到了“白發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的寄情漁樵江渚的閑情逸趣里,來來來回回,反反復復中笑看秋月春風;更讓我深深體會到了詩寫秋月,詞譜春風那“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隨意人生。

    天地悠悠,看千帆競發,惟簡約心靈飄逸散漫云煙,獨成一副曼妙畫卷。收拾起月色的斑駁,抖落遠離我去的春風,聆聽花開的聲音,昭示著絢麗的輝煌;聆聽花落的低吟,蘊涵著寧靜的淡美。聽戲賞樂,讀書品茶,淡然、從容的聆聽天籟般的琴音:“白發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3417639.html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書法:張德進)
滾滾長江東逝水
每天一首詩240: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蘇適行書《臨江仙》
楊慎 臨江仙 賞析--滾滾長江東逝水...
《臨江仙》 明·楊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隅县| 紫金县| 藁城市| 岳西县| 天长市| 吴江市| 泽库县| 新田县| 和龙市| 蒙山县| 平遥县| 浦东新区| 金川县| 吴桥县| 德安县| 冷水江市| 金阳县| 宣汉县| 南宫市| 广南县| 勐海县| 紫阳县| 武定县| 佛山市| 龙川县| 常熟市| 孝义市| 阜城县| 故城县| 凤翔县| 同江市| 兴和县| 安吉县| 介休市| 顺义区| 万山特区| 石狮市| 黎城县| 安龙县| 鹤山市| 文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