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歷史上曾有不少太監干涉朝廷政權之事,甚至攪得朝政、時局波譎云詭、動蕩不安亦是屢見不鮮。然而在清朝入關之后,其歷代皇帝開始加重對宮中太監的管控與嚴禁,因為清朝時期并未曾出現其宦官專權、把持朝政之事。
晚清時期皇宮里的掌事太監們的肖像合影。據悉于1751年時期,清朝的乾隆皇帝曾親下諭旨,將皇宮里的太監人數削減為3300人。然而實際上,此后的宮中太監人數一直都未曾滿額。于晚清開啟時期,其皇宮內的太監通常在2000人左右之數。
慈禧太后身邊的總管太監崔玉貴的留影舊照。康熙皇帝在位時多次稱太監群體為“蟲蟻一般,最為下賤之人”,因此太監群體之人在清廷屬于奴才、苦役一類。當時清廷對太監的“蟲蟻”身份定位后,只允許其做好任人奴役的工作,若敢有竊權納賄、犯法干政等行為,一律將按凌遲之刑處死。
皇宮里的年輕太監們留影。古時候的太監們大多數貧寒之戶出身,若非是家中實在窮得無米下鍋,他們亦是不會忍著那般斷子絕孫的痛苦進宮為奴,甚至還會被奴役一生。那么在他們付出重大的情況下,其每月的俸祿收入如何?是否在進宮后能做到衣食無憂、過著安穩幸福的日子。
晚清年間的太監總管李蓮英的坐像。根據晚清時期的歷史文獻記載,當時皇宮內的太監俸祿收入,其實與他們身處的職位、工作有重大關系。例如在《欽定宮中現行則例》檔案中有記載:四品宮殿監督領侍,每月俸祿食銀可領取八兩,令有米八斛,公費制錢則為一貫三百。
年邁的老太監在宮墻下的留影老照片。通常若是沒有品級的普通尋常太監,其每月的俸祿食銀為二兩到三兩,有一斛半到三斛米,公費的紙錢則為六百。而整個清朝期間,皇宮里太監群里的收入一向平穩,沒有過大的起伏不定。因此在當時那個年代,一般太監們亦是能過著生活富貴無憂的日子,但是因為無法娶妻生子傳宗接代,亦是毫無任何幸福感可言,空守著一堆俸祿、家財又有何用?
晚清年間一群老太監們的合影。其實在清朝時期的眾多太監之中,唯有太監總管李蓮英與安德海做的最為風生水起、出人頭地。安德海因長相俊美、能說會道深得慈禧太后歡心、重用,而李蓮英則是因為處事圓滑周到、辦事機警可靠,亦是成了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而正是因為他們在慈禧太后身后得寵緣故,其每個月所領取的俸祿,以及慈禧太后對其的賞賜,其生活富裕程度可謂是相當于當時的朝廷一品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