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血糖是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之一,對于糖尿病人來說,監測血糖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及時了解自己的血糖情況,才能及時調整飲食及運動方案。
但是有些糖友對血糖監測不以為然,總覺得測一兩次血糖沒啥問題,就不用過于關注了,實際上,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想法。
一、糖尿病人不進行血糖監測有啥危害?
1、不了解血糖是否升高或者出現了低血糖,只是憑感覺用藥,憑感覺調整飲食或運動計劃,這是對自己身體極不負責任的。
2、血糖長期偏高,但是沒有及時調整降糖藥或胰島素劑量,達不到好的治療效果,很可能會提前引發并發癥。
二、什么情況下,糖尿病人必須測血糖?
1、情緒波動比較大,應監測血糖
有些糖尿病人會莫名其妙出現一陣陣郁悶的情緒,還有心慌的感覺,覺得無名火發不出來,這時候最好測一下血糖,很有可能是出現低血糖了。
因為低血糖一般除了會有心悸、出汗、饑餓感等癥狀,還會出現一系列的情緒變化,比如急躁易怒、發脾氣、焦慮等。
而且,情緒變化大,還會引起人體激素分泌紊亂,導致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糖升高。
2、糖尿病人的睡眠過沉時,要加測血糖
除了白天的血糖值,還有夜晚的血糖也是值得糖尿病人重視的,有些糖尿病人的睡眠非常沉,這就要警惕低血糖,特別是打胰島素的患者以及老年糖尿病患者。
如果夜晚發生低血糖,那是非常危險的,在睡眠中昏迷,一般是很難察覺的,這就需要家人留個心眼,發現患者睡眠非常沉的時候,要警惕是無癥狀低血糖發作,及時給患者測血糖,預防危險的發生。
3、糖尿病人感覺全身乏力時,要測血糖
有些人可能成天感覺全身無力,沒有精神,除了女性氣血不足的情況,糖尿病人就要警惕是否是血糖過高了。
血糖過高時,體內胰島素缺乏,使葡萄糖不能進入人體細胞供給能量,且部分葡萄糖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機體細胞缺乏能量,人肯定就會感覺沒有精神。
而且,如果血糖長期過高,機體只能消耗脂肪或蛋白質來供能,那么,很可能會引起酮癥酸中毒,會出現多尿、煩渴多飲以及乏力等癥狀,甚至可能導致昏迷不醒的情況。所以,糖尿病人一定要記得及時監測血糖,盡早治療。
總的來說,糖尿病人應該及時監測血糖,在血糖較為穩定的情況下,可以一周測兩三次,但如果血糖不穩定,每天都應該測5-6次血糖,如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餐前血糖、睡前血糖、凌晨血糖、隨機血糖,并做好血糖記錄,以便醫生及時了解您的情況。
空腹血糖: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時未進任何食物,飲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檢測的血糖值。
餐前血糖:有別于晨起的空腹血糖,是指中餐和晚餐前的血糖測定,主要用于治療中病情的監測。
餐后2小時血糖:即進食2小時后檢測的血糖值,餐后兩小時血糖應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
睡前血糖:一般指21~22時的血糖值,反映胰島β細胞對進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是指導夜間用藥或注射胰島素劑量的依據。
夜間血糖:時間點可以是0點、2點、4點、6點的血糖。
隨機血糖:指一天中任何時候的血糖測量,正常人一般不超過11.1毫摩爾/升。
最后,再給大家強調一次血糖控制的目標——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