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引言 |
《合伙企業法》第三十一條規定:“除合伙協議另有約定外,合伙企業的下列事項應當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五)以合伙企業名義為他人提供擔保。”第二十六條規定:“按照合伙協議的約定或者經全體合伙人決定,可以委托一個或者數個合伙人對外代表合伙企業,執行合伙事務?!?/span>
依據上述規定,在商事活動中,如果合伙企業的執行事務合伙人代表企業對外簽訂擔保合同,但是并沒有征得全體合伙人的一致同意,此時對于該執行事務合伙人的越權行為在司法實踐中如何認定?債權人能否主張該擔保合同對合伙企業生效?
02. | 關于債權人無需審查合伙企業內部是否通過決議程序,即可認定擔保有效的案例 |
裁判觀點一:合伙協議屬于合伙內部關系的規范,不屬于外部債權人應當注意的范圍;要求外部債權人查明全體合伙人是否形成“一致同意”,不具有合理性。
(2020)最高法民申398號
舟山普利惠股權投資合伙企業、天津瑞格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
善意第三人的認定不能僅以是否有積極作為來判斷,應綜合企業形式、交易性質、具體案情等綜合認定。
首先,《天津華澤智永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合伙協議》(以下簡稱《華澤智永合伙協議》)在合伙企業目的的條款中,明確約定該合伙的設立系針對北京力天無限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專項股權投資而進行,合伙企業有權采取任何和所有必需、合適的行動。華澤智永合伙為普利惠合伙的借款提供保證,與華澤智永合伙的設立目的相吻合。韓遠有理由相信,華澤智永合伙提供擔保的意思表示是真實的。
其次,《華澤智永合伙協議》雖然約定了合伙企業不得從事擔保業務,但該約定首先是華澤智永合伙內部關系的規范,并不屬于韓遠應當注意的范圍。且該合伙協議中“擔保業務”的含義亦顯然為一種持續性的商業行為,不應包括華澤智永合伙為實現股權投資目的為普利惠合伙提供的擔保。
再次,合伙企業作為一種企業組織形式具有高度人合性和靈活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并未對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的方式和載體作出規定。在華澤智永合伙與其執行事務合伙人華澤智永公司均在《借款協議》上簽字蓋章的情況下,對于債權人韓遠而言,可以得出華澤智永合伙通過其執行事務合伙人作出了連帶責任保證的意思表示。要求韓遠作為外部人查明全體合伙人是否形成“一致同意”的意思表示,不具有合理性。將控制合伙人越權擔保風險的義務分配給合伙企業,更具有法律上和經濟上的正當性。
原審法院認定,華澤智永合伙在《借款協議》中作出連帶責任保證的意思表示真實有效,華澤智永合伙應當承擔保證責任,該認定是正確的。
裁判觀點二:債權人無義務審查合伙企業公章的真實性,執行事務合伙人越權對外擔保行為有效。
(2017)黔民終686號
畢節地區大方縣普底鄉興隆煤礦、徐曉效民間借貸糾紛
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
一審中,上訴人興隆煤礦對三份合同真實性無異議,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第三十七條“合伙企業對合伙人執行合伙事務以及對外代表合伙企業權利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钡囊幎?,肖紅衛作為興隆煤礦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其在《借款合同》、《補充協議》、《補充合同》中加蓋興隆煤礦公章并簽名捺印的擔保行為,無論公章真假均不影響興隆煤礦對善意第三人徐曉效的擔保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ㄎ澹┻`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關于前述法律中的“強制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四條則作出規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強制性規定”,是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因此,法律及相關司法解釋均已明確了將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中效力性強制性規定作為合同效力的認定標準之一。
對于上訴人提出的《借款合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第三十一條“除合伙協議另有約定外,合伙企業的下列事項應當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一)改變合伙企業的名稱;(二)改變合伙企業的經營范圍、主要經營場所的地點;(三)處分合伙企業的不動產;(四)轉讓或者處分合伙企業的知識產權和其他財產權利;(五)以合伙企業名義為他人提供擔保;(六)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擔任合伙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的規定而無效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因此,興隆煤礦的對外擔保行為有效,如該對外擔保行為系興隆煤礦執行事務合伙人肖紅衛的擅自擔保行為,合伙企業對外承擔責任后,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第九十七條“合伙人對本法規定或者合伙協議約定必須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始得執行的事務擅自處理,給合伙企業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钡囊幎硇薪鉀Q。
裁判觀點三:債權人審查全體合伙人是否形成“一致同意”或同意對外擔保的意思表示,不具有合理性;將控制合伙人越權擔保風險的義務分配給合伙企業,更具有法律上和經濟上的正當性。
(2021)京03民終10793號
尚鵬等與上海誠自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等確認合同無效糾紛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認為:
根據已查明的事實,華曄投資中心執行事務合伙人朱曄代表華曄投資中心與誠自投資中心簽訂《股票質押合同》,以其持有的天神娛樂公司1000000股股票為《購回協議》項下債務提供質押擔保,并辦理了質押登記手續,且天神娛樂公司就該股票質押事項進行了公告。尚鵬主張華曄投資中心為誠自投資中心提供質押擔保未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誠自投資中心并非善意,涉案《股票質押合同》應屬無效。
根據《合伙企業法》第三十一條之規定,除合伙協議另有約定外,合伙企業的下列事項應當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五)以合伙企業名義為他人提供擔保。本院認為,合伙企業作為一種企業組織形式具有高度人合性和靈活性,《合伙企業法》并未對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的方式和載體作出規定。
在華曄投資中心與其執行事務合伙人朱曄均在《股票質押合同》上加蓋公章和名章的情況下,對于債權人誠自投資中心而言,可以得出華曄投資中心通過其執行事務合伙人華曄作出了提供質押擔保的意思表示;且天神娛樂公司已將涉案股票質押事項進行公告,尚鵬當時對此應屬明知且未持異議。
在此情況下,要求誠自投資中心作為外部人查明全體合伙人是否形成“一致同意”或內部合伙人會議是否形成同意對外擔保的意思表示,不具合理性;將控制合伙人越權擔保風險的義務分配給合伙企業,更具有法律上和經濟上的正當性。
據此,涉案《股票質押合同》應屬合法有效,一審法院對此認定正確。尚鵬主張涉案《股票質押合同》無效,依據不足,一審法院未予支持,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
03. | 關于債權人需審查合伙企業內部已經通過決議程序,否則將認定擔保無效的案例 |
裁判觀點一:《合伙企業法》對合伙人對外擔保作出了明確的限制性規定,并且由于認定越權擔保對合伙企業發生效力會導致普通合伙人承擔過重的無限連帶責任,因此債權人應當舉證證明其為善意相對人,即審查了合伙企業的相關決議或合伙協議。
(2020)蘇01民終6324號
上訴人南京桃園金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陳國民與被上訴人南京市天元科技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保證合同糾紛
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
《合伙企業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合伙人對執行合伙事務享有同等的權利,按照合伙協議約定或經全體合伙人決定,可以委托一個或數個合伙人對外代表合伙企業,執行合伙事務。第三十一條規定,除合伙協議另有約定外,以合伙企業名義為他人提供擔保,應當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第三十七條規定,合伙企業對合伙人執行合伙事務以及對外代表合伙企業權利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由前述法律規定可見,《合伙企業法》首先對合伙人代表合伙企業對外提供擔保做出了明確的限制性規定,即在合伙協議無特別約定的情況下,執行合伙事務的合伙人無權單獨代表合伙企業做出擔保的意思表示,如果其在未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的情形下,以合伙企業名義提供擔保,則是明顯的越權行為。
同時,《合伙企業法》對合伙人越權行為的法律后果亦作出了規定,即如果交易相對方不知或不應知合伙企業對執行合伙事務合伙人代表權限所作的限制,則系善意第三人,應保護其作為善意第三人的權益,認定擔保有效。反之,如果交易相對方明知執行合伙事務的合伙人無權代表合伙企業做出擔保的意思表示,仍與之簽訂擔保合同,則是非善意的,其依據擔保合同主張相應的權益就不應得到保護。
就本案而言,鑒于天元公司未能提交證據證明其接受案涉保證合同上加蓋金蘭合伙公章時,審查了合伙人一致同意的決議或合伙協議對此有特別約定,亦未能提交任何證據證明其在接受案涉擔保時有理由相信該擔保系全體合伙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故本院認定天元公司不是善意相對人,案涉擔保合同對金蘭合伙不發生法律效力,金蘭合伙無需承擔擔保責任。
具體理由如下:
首先,既然《合伙企業法》第三十一條對合伙企業對外擔保做出了明確規定,那么接受合伙企業擔保的天元公司就應該注意到該法律規定,并負有相應的審查義務。天元公司主張違反該規定對擔保合同效力沒有影響,系對該法律規定的錯誤解讀。
其次,案涉擔保合同約定:“保證人為非自然人的,已經按照其章程或者其它內部管理文件的要求取得合法、有效的授權。保證人為公司的,提供該保證,已經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通過;其公司章程對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本合同項下擔保未超過規定的數額?!痹摷s定說明天元公司作為專業的小額貸款公司,對于不同主體提供擔保應履行不同的授權或決議程序是明知的。其在接受金蘭合伙提供擔保時未要求經辦人出示合伙人決議,理應承擔不利后果。
再次,合伙企業屬于人合型商事主體,合伙企業的普通合伙人對合伙債務可能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因此,作為債權人一方,更應審查以合伙企業名義對外擔保是否經得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在出現債權人事先未審查、全體合伙人事后未追認的情況下,應推定該對外擔保未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此種情況下,優先保護“不知情”合伙人的利益,更符合公平原則。
最后,金蘭合伙系有限合伙,陳國民系普通合伙人和執行合伙事務的合伙人,天元公司應與陳國民核實該擔保的真偽,但經本院詢問,天元公司稱記不清代表金蘭合伙企業做出該擔保意思表示的經辦人是誰,“擔保合同系蓋好章后與其他材料一起交給其的”??梢娞煸緦υ擁棑?赡艽嬖谛Я﹁Υ玫娘L險采取放任態度。天元公司稱金蘭合伙系韓威公司的股東,當然會為案涉借款提供擔保,沒有依據,不能成為其不盡審慎審查義務的理由。
綜上,因天元公司不是善意第三人,其依據擔保合同要求金蘭合伙承擔擔保責任,于法無據,不應得到支持。
裁判觀點二:《合伙企業法》明確規定合伙企業對外擔保的限制條件,相對人應基于法律規定承擔審查合伙企業各合伙人的意思表示的義務。
(2020)魯01民終12663號號
齊魯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濟南解放路支行與鄭煒等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第三十一條規定:“除合伙協議另有約定外,合伙企業的下列事項應當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五)以合伙企業名義為他人提供擔?!??!?/p>
合伙企業屬于人合型商事主體,相對于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他商事主體,資合性質相對淡薄,而人合性質更為突出。合伙人之間遵循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原則,這也是合伙人對合伙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重要原因。
而為他人設定擔保通常并非合伙的正常經營活動,如果允許合伙人負責人或是任一合伙人可以不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而單獨對外向他人作出擔保的意思表示,則違反了上述原則,容易侵害其他合伙人的合法權益。
為此,上述法律規定明確合伙企業為他人提供擔保應當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相較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六條關于公司對外擔保的限制條件作出了更為嚴格的規定。相對人在簽訂擔保合同時應當對提供擔保的合伙企業的各合伙人的意思表示進行相應的審查,這也是作為相對人基于法律規定所應承擔的基本的義務。
本案中,首先,僅有劉某某一人簽字的《股東會決議》及僅加蓋有劉某某一人人名章的《保證合同》不能代表蘇潤律所全體合伙人的一致意思表示。其次,根據齊魯銀行提交的證據及其陳述可知,加蓋有蘇潤律所公章的《保證合同》僅系王慶美持有加蓋蘇潤律所公章的授權委托書、僅有劉某某一人簽字的《股東會決議》,并攜帶蘇潤律所的公章簽訂,齊魯銀行理應知道蘇潤律所主營業務并非為他人提供擔保,在王慶美既是主債務人涉案借款的經辦人同時又代表蘇潤律所簽署保證合同的反常情況下,在王慶美提供的《股東會決議》中僅出現劉某某一人簽字,而無其他合伙人簽字的情況下,齊魯銀行卻并未對蘇潤律所的擔保意思表示作進一步審查,未要求王慶美出示蘇潤律所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提供擔保的決議,并對決議進行形式審查,其行為存在重大過失,不構成善意。因此,該《保證合同》無效。齊魯銀行據此要求蘇潤律所依約承擔擔保責任,缺乏法律依據,一審法院未予支持并無不當。
裁判觀點三:《合伙企業法》明確規定合伙企業對外擔保應當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債權人應履行適當的注意義務,即對合伙企業的決議進行形式審查;債權人未進行形式審查的,行為存在重大過失,推定其對越權擔保知情。
(2019)粵01民終10125號
賴小宇、廣東中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民間借貸糾紛
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
案涉廣大所對外擔保是薛云華為中業公司向債權人賴小宇作出的擔保行為。廣大所作為合伙企業,其行為應當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調整。《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第三十一條規定:“除合伙協議另有約定外,合伙企業的下列事項應當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五)以合伙企業名義為他人提供擔?!?/p>
該條規定已然明確合伙企業為他人提供擔保應當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盡管賴小宇自稱并非專業人士不懂法律規定,但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作為早已公布并施行的法律,根據法律一經公布即推定所有人明知以及不知法律不免責的法理,應當推定既然合伙企業法對以合伙企業名義提供擔保有法定的限制,那么相對人就應當知悉并須對此盡到注意義務;第二、基于誠實信用原則和商業交易應有的審慎,作為商人的賴小宇自當注意交易對手方的代表權限。
按照賴小宇的說法,其出借款項時認為借款人是中業公司,可中業公司本身即是擔保公司,而賴小宇理應知道廣大所作為律師事務所主營業務并非為他人提供擔保,在借款人是擔保公司而擔保人卻是律師事務所的反常情況下,但賴小宇卻并未對薛云華代表廣大所的擔保意思表示再堅持做進一步審查,未要求薛云華出示廣大所全體合伙人已經一致同意為中業公司擔保的決議并對決議進行形式審查,其行為存在重大過失,難言善意。故本案中可以推定賴小宇明知薛云華的行為為越權行為。
值得指出的是,合伙企業屬于人合型商事主體,相對于其他商事主體,如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資合色彩相對淡薄,而人合色彩更為突出。合伙人之間遵循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原則,這也是合伙人對合伙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重要原因。
而為他人設定擔保通常并非合伙的正常經營活動,如果允許執行事務合伙人或是任一合伙人可以不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而單獨對外向他人作出擔保的意思表示,無疑是對上述原則的違反,因為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邏輯起點即是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如果要求其他合伙人未經共同決策而須承擔正常經營活動之外的風險,顯然嚴重侵害了其他合伙人的合法權益,甚至動搖了合伙制度的根基。
換言之,普通合伙中合伙人對于合伙的債務包括保證債務的清償責任,并不以出資為限,而如果確認執行合伙事務的合伙人在缺乏其他合伙人的授權的情況下,代表合伙作出的擔保效力及于合伙,則從實質上變相認可了,執行合伙事務的合伙人可以為其他普通合伙人對合伙出資以外的財產,設定負擔的權利。而承擔這種超出正常經營的難以預計的風險,對于其他合伙人難言公平。公平是法律追求的最重要的價值目標之一。
盡管要求債權人在接受合伙企業擔保時須適當履行形式審查義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效率并威脅了交易安全。但本院認為,在法律法規已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任何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特別是商事行為主體,都應當且有能力履行適當的注意義務,不要求債權人能夠準確識別擔保決議的真偽,但至少在形式上須審查合伙企業是否出具了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的擔保決議。因此,本院認為不能一味追求交易效率及交易安全,而忽略了公平原則。
綜上,本案擔保合同對廣大所不發生法律效力的原因并不僅在于薛云華超出權限代表廣大所對外擔保,還在于廣大所是知名律所、薛云華是知名律師的理由均不能免除賴小宇對于廣大所的擔保行為作形式審查的義務,即債權人未盡注意義務,存在重大過失。因此,對于賴小宇的上訴意見本院均不予采納。
04. | 實務總結 |
通常情況下,執行事務合伙人有權對外代表合伙企業簽訂合同,如果合同不存在其他無效事由,則合同有效。
但是對于企業擔保這類特殊事項,司法實踐往往持更為謹慎的態度。深層次原因是合伙企業對外擔保極易成為執行事務合伙人轉移合伙企業資產的工具,此舉會嚴重損害到其他合伙人的利益,甚至動搖合伙企業人合性的根基。
根據通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合伙企業的執行事務合伙人都是作為經濟組織的代表人而非代理人,其可以直接代表經濟組織對外進行商事活動。司法實踐中,對于公司法定代表人對外越權擔保的態度也曾各執一詞,但是《九民紀要》第17、18條已經明確:公司的擔保行為不是法定代表人所能單獨決定的事項,而必須以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等公司機關的決議作為授權的基礎和來源,法定代表人未經授權擅自為他人提供擔保的,構成越權代表。此后,越來越多的法院傾向于認為:公司對外擔保,必須經過公司決議,如果第三人沒有審查該決議,則該擔保無效。
但是《九民紀要》并沒有對合伙企業對外擔保作出類似的規定,在此之后,也有法院將《九民紀要》第17、18條的規定在合伙企業對外擔保的裁判當中參照適用。然而筆者認為,相對于公司而言,合伙企業的人合性更強,二者仍存在區別,并不能一概而論。
法院裁判債權人需要審查合伙企業內部是否通過決議程序的理由大多為:《合伙企業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一經頒布,即推定行為人應當知曉或應盡到適當的注意義務,即盡到形式上的審查義務。
因此,筆者建議,鑒于人民法院對于公司擔保日趨謹慎的態度,對于合伙企業擔保,債權人也應當采取更為謹慎的立場。當擔保人是合伙企業時,債權人應當要求執行事務合伙人出具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提供擔保的相關文件,如合伙企業決議或合伙協議,以最大限度避免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