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有兩天沒發(fā)帖子了,最近有一些朋友問我“看不好”是什么意思,今天的話小方就來和大家簡單的探討一下行業(yè)里的一些行話,方便初入收藏的一些朋友了解。
古玩風氣在我國起源較早,它和其他行業(yè)一樣,也有自己的“專業(yè)術(shù)語”,也就是行話。古玩行話涉及的面較廣,從看貨到對貨物的評價到做生意,整個過程都有行話。
1、玩:行內(nèi)人稱收藏為玩,初次見面問“你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
2、納:買進藏品,叫“納入”,較早的古玩術(shù)語。
3、勻:有的在古玩行買藏品不叫買而叫“勻”,這塊玉您能“勻”給我嗎?
4、吃:就是買,比如,我是“吃”瓷器的,意思就是,我是買瓷器的。
5、讓:有的古玩商買東西不叫買而叫“讓”,這件瓷器“讓”給我吧。
6、抓:到市場去購買古玩說“抓貨”。
7、追:發(fā)現(xiàn)很好的藏品“追”著要,在拍賣會上“追價”。
8、掌眼:購買古玩時,請高明的人幫自己看貨,稱 “請給我掌眼”。
9、打眼:假古玩被人當作真品買走,對買主來講叫 “打眼”。
10、走眼:也叫“打眼”買家用較高的價錢買了不值此價的藏品,或買了假貨。
11、有一眼:就是這件東西不錯,藝術(shù)價值較高,比如說這件觀音瓶“有一眼”。
12、美子:美金的代稱。
13、窩子:古玩商如發(fā)現(xiàn)某一戶人家藏品豐富,可以不斷去收購,這戶人家便名之日“窩子”。
14、品相:東西保存得好不好就說品相好不好,如果有破損就是品相不好的意思。
15、賊光:新瓷器釉面刺眼的光叫“賊光”或“火光”。
16、包漿:傳世古玩都有一層自然溫潤的光澤,叫“包漿”。
17、生坑:新出土的東西叫“生坑”。
18、開門貨:看藏品時碰上年代老的真貨叫 “開門貨”或“一眼貨”。
19、俏貨:比較精美的的收藏品。一般是針對瓷器的收藏術(shù)語。
20、行貨:一般指“大路貨”。引中出“行畫”,指成批生產(chǎn)、缺少獨創(chuàng)性的畫作
21、禮貨:解放前官場上相互饋贈的古董文玩。其貨一般,但裝裱、包裝精美。
22、壓堂貨:是主人店堂里最好的鎮(zhèn)店之寶。
23、上貨:古玩商從農(nóng)村市場或者收藏者手中購買或征集的藏品,叫上貨。
24、舊仿:明清時期的仿舊叫“舊仿”,而當代仿舊就是 “新仿”。
25、行價:成交的價格利潤很低,有時甚至是“蝕本”,這就叫“行價”。
26、天價:漫天要價,價格高出市場價很多。
27、爬桅:古玩商人在交易行為中,突然變卦了,如對講好的條件、價錢反悔,說了的話不算數(shù),叫“爬桅”。
28、揀漏:賣主看假、但古玩是真貨,被人買走,對買主來講叫“揀漏”。
29、走寶:就是賣虧了
30、交學費:不太懂行總是花錢買到新貨,受人騙叫“交學費”。
31、看不好:倘若賣家說貨絕對到年代,而買家看出是新仿,又要顧及店家的臉面,就只能說“看不好”。
上面的話簡單的講了一些古玩行業(yè)里的“暗號”——行話,當然,以上僅是眾多古玩行話中的一部分,歡迎各位老玩家指正補充。古玩行話根據(jù)種類或地區(qū)都有所不同,其中可有不少有趣的學問呢。
看完文章別忘記點贊和關(guān)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