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1999年曹某應聘到重慶某陶瓷公司。2001年11月,陶瓷公司與曹某簽訂《勞動合同書》約定,勞動合同期限為固定期限:自2001年11月22日起至2006年11月22日止。 2006年12月底,陶瓷公司到當地社保部門為曹某辦理失業保險待遇手續時,被告知公司與曹某的勞動關系終止時間已經超過法定申報期限,無法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于是,陶瓷公司就與曹某簽訂《續訂勞動合同協議書》,約定勞動合同期限于2007年1月31日終止。2007年1月31日,陶瓷公司再次向曹某送達了《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為曹某辦理了失業保險待遇手續。曹某收到《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后,其父母以曹某患有精神病,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為由向重慶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請求撤銷《續簽的勞動合同協議書》和《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
重慶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支持了曹某的請求。陶瓷公司不服裁決,以勞動仲裁委認定曹某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事實依據為由,向重慶市巴南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不支持曹某的請求。巴南區法院受理本案后,曹某父母請求法院對曹某進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確認。巴南區法院經過司法鑒定,認定曹某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并支持了曹某的請求。
陶瓷公司不服,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陶瓷公司認為,司法鑒定雖然認定曹某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但僅能證明曹某在鑒定時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曹某在終止勞動關系前,在單位工作表現一切正常,在簽收《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和簽署《續訂勞動合同協議書》時,也表現一切正常,不能以該司法鑒定結論認定曹某在簽收《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和簽署《續訂勞動合同協議書》時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且一審法院也適用法律錯誤。
即使曹某為精神病患者,依法也并非不能終止與其建立的勞動關系。在二審審理過程中,二審法院法官與陶瓷公司反復溝通,認為曹某現在的狀態很糟糕,且其家庭經濟困難,從人道主義的角度出發,建議陶瓷公司撤回上訴。陶瓷公司拉受了二審法院法官的建議,撤回了上訴。
爭議焦點
患有精神病的勞動者,用人單位能否終止勞動關系。
案件評析
患有精神疾病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終止勞動關系。
一、在試用期發現勞動者患有精神病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患有精神病的合同制工人醫療期問題的復函》(勞辦力字[1992]5號),企業招用的合同制工人在試用期內發現患有精神病不符合錄用條件的,按合同規定可以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勞部發[1996]354號)第11條規定,用人單位對新招用的職工,在試用期內發現并經有關機構確認患有精神病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上述規定及精神,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患有精神病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過了試用期的勞動者。
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勞部發[1996]354號)第22條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合同期滿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對患重病或絕癥的,還應適當增加醫療補助費。
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實施后,根據第四十二條和第四十五條的規定,患精神病的勞動者勞動合同期滿,須延長至醫療期滿,未能治愈的方能終止勞動合同。根據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236號)第76條規定,對于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當地勞動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因此,用人單位終止與患有精神病的勞動者的勞動合同,須長至延長后的醫療期限屆滿才能終止。
三、過了試用期的勞動者,只有醫療終結或醫療期滿,經鑒定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工作的,用人單位才能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236號)第35條規定,醫療期滿后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勞動能力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辦理因病或非因工負傷退休退職手續,享受相應的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患有精神病的合同制工人醫療期問題的復函》(勞辦力字[1992]5號),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由企業發給相當于本人標準工資三個月至六個月的醫療補助費。
因此,對于患精神病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須勞動者本人醫療終結或雖未醫療終結,但須延長的期療期滿,經勞動能力鑒定認不適合原工作也不適合用人單位另行安排工作,才能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并須支付經濟補償和醫療補助費。
操作建議:
用人單位招用新員工,應當要求其填寫有無精神病史,并要求其對所填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對于有精神病史的應聘者,用人單位應當盡量對其進行體檢,以查實其是否徹底治愈。對于未治愈的精神病患者,用人單位應當盡量通過較長的試用期進行考核,在試用期間發現其未治愈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不支付經濟補償。
來源: 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