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樹木在國畫中,都占了很大的比重。也是快速入門山水畫的必經之路。
那么問題來了,學習山水畫如何打好山石樹木基礎?從入門到進階要怎么又快又好的系統訓練筆墨技法?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藝術創作院導師張延東老師,他具有三十多年畫齡,為解決以上問題,他將自己多年的學畫經驗做出了一些總結,今天與你分享。
張延東老師作品
科普時間
在山水畫中,筆墨技法的運用主要通過勾、皴、點、染這四種基本的表現方法來體現,只不過在表現不同對象時,其步驟可能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畫樹木步驟大體如下:
1勾:例如用墨勾畫出樹干和主枝。
2皴:例如用墨皴出樹皮紋理。
3點:例如用墨點出樹葉。(點的概念不僅僅只是點樹葉哦)
4染:例如用顏色或淡墨渲染樹葉和樹干。
而自古以來山石的畫法無非是:
勾、皴、擦、染、點。
皴法大體可分為:
披麻皴、斧劈皴、云頭皴、雨點皴、米點皴、解鎖皴、牛毛皴、折帶皴、鬼臉皴、亂柴皴、梯田皴、石卵皴、骷髏皴、荷葉皴、磐頭皴等……
【張延東老師 皴法簡單示范】
皴法是表現各種石質紋絡的主要手段,是中國畫特有的繪畫技巧和符號化的形式語言;它既具象,又抽象。不同時期、不同畫派、不同畫家在運用以上繪畫技法時也各有特點,各有變化。上面是張延東老師對皴法進行的簡單視頻演示講解。
張延東老師作品
在學習山水畫過程中,所有的元素和表現技法都要重視,都需要我們認真學習實踐,接下來,張延東老師將說一下山水畫臨創時的重點、難點,可以節約你90%的學習時間!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
一是用筆。中國畫的用筆富有豐富的變化和內涵,其線條在運行的同時要體現出輕重、急徐、轉折、頓挫等一系列變化,手臂的擺動和筆桿的捻轉會使線條富有一定的內涵!建議:對線條要充分理解,多加練習,做到不盲目下筆,先想后動,有節奏變化,一氣呵成!
二是用墨。要把濃淡墨,干濕墨結合起來運用,既有單純的分層次用墨,也要有綜合用墨,甚至在一筆之中分出干濕濃淡等層次!建議大家在熟悉宣紙特性的基礎上,多多進行有目的性的實驗和練習,墨的變化離不開水,所以墨與水的碰撞、筆中含水量的多少都會出現不同的水墨效果,所以要在大量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從而掌握用墨的方法和技巧!
三是變化。如果要在學習山水畫的所有問題中找出最難點,那就是變化的問題!變化是創作過程中每時每刻都要注意的!為什么你的畫那么平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變化,筆墨的變化、經營位置的變化、疏密的變化、層次的變化等等!整個創作過程就是制造矛盾和解決矛盾的過程!建議結合所學逐漸提高解決矛盾的能力,把變化貫穿在整個學習和創作實踐中!變化是綜合能力的體現,所以要學好基礎知識!以變化的理念和能力去營造畫面!
張延東老師作品
這里介紹的幾點還遠遠不夠,想畫好山水畫還有很多的知識需要學習與掌握,為此,咱墨池學院特邀請張延東老師開設《山水畫必備基礎:山石、樹木分層次精細化講解》課程。在課程里會更加詳細的給大家示范講解!
課程由張延東老師帶領大家通過八節課時,學習山水畫中山石、樹木的畫法,由淺入深,由單個物象到組合搭配,從而快速入門山水畫,將“古意”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將濃與淡、粗與細、虛與實、干與濕等對立統一的矛盾特點,從而導致水墨氣韻的生成,使整個畫面大氣流暢,賦予畫面鮮活的藝術生命力。
導師介紹
張延東
步云堂主人,1975年生于黑龍江,祖籍河北。
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國畫系,十三歲拜蒙師矯英先生學習中國畫?,F師從程振國、張復興先生。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理事;
中國畫藝術創作院導師;
清華大學張延東寫意山水畫專項研修課程導師;
北京林業大學國學教育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書畫家聯誼會常務理事;
黑龍江省畫院研究員。
張延東老師作品
導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