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味中藥治好腎性高血壓
【藥物組成】
當歸11克,黃芪60克。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早晚各1次。8周為1個療程。
【功效主治】
活血化瘀,益氣養血。適用于腎性高血壓,證屬氣血虧虛、血液瘀滯。
【方藥解釋】
中醫藥理研究發現:黃芪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大血管循環、微循環及抗缺血缺氧等作用,能使內皮細胞受損功能得到康復,減少內皮素釋放。
當歸性溫味甘,入經,能擴張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器官血流量,抑制血栓素A2生成,增加前列環素及細胞表面電荷,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環;亦能降低血脂,抑制脂質沉積于血管壁,拮抗自由基對組織的損害,從而使內皮細胞功能得以改善,使內皮素合成與釋放減少。
黃芪與當歸相伍,使腎性高血壓患者血漿內皮素含量降低、血壓下降,并借其益氣養血功能,使血血紅蛋白有一定的升高,從而獲得較好療效。
【病例詳解】
某男,48歲。有慢性腎小球腎炎病史12余年,在多家醫院診治,經激素、護腎治療只能控制癥狀,近日出現頭暈,耳鳴,水腫加重,遂于1年前來就診。癥見頭暈,腰膝酸軟,腳酸腿麻,耳鳴,口苦口干,全身無力,雙下肢指陷性水腫,舌暗紅,苔黃膩,脈弦滑。
尿液分析:蛋白(++)。腎功能檢測:尿素氧12mmol/L,肌酐235mmol/L,尿酸456mmol/L。查血壓160/100mmHg。診斷為眩暈,證屬氣血虧虛,瘀血內結。西醫診斷為腎性高血壓。
治療用益氣養血,活血化瘀,藥用上方,服15劑后,癥狀減輕,水腫基本消失,仍煩躁失眠。上方加蓮子心16克。服15劑后三診,癥狀基本消失。尿液分析:蛋白(+)。腎功能:尿素氮10mmol/L,肌酐128mmol/L,尿酸324mmol/L。查血壓145/90mmHg。上方做丸藥鞏固治療,半年后隨訪,癥狀未再復發,查血壓140/90mmHg左右,腎功能及尿液分析基本正常。
【高血壓的哪些事說明】
原發性腎性高血壓患者多處于腎功能衰竭階段,導致腎小球纖維化、腎小動脈血管硬化、內膜增厚、腎組織缺血缺氧以及尿毒癥毒素的存在,均可造成內皮細胞(VEC)損傷,增加內皮素釋放;而內皮素釋放增多會使腎血管進一步收縮,腎血流減少,從而加重原有的腎臟損害。在透析過程中,血漿內皮素不能從透析液中濾出。
上述病變當屬中醫學“氣虛血瘀”、“血虛血瘀”范疇,治則益氣養血、活血化瘀。當歸補血湯重用黃芪益氣以活血,配當歸活血、養血,藥簡而力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