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娘娘,也稱西王母、瑤池金母、金母元君,全稱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無極瑤池大圣九光太妙龜臺西王金母大天尊,簡稱王母或金母。據《列仙全傳》記載:她由混沌道氣中西華至妙之氣凝聚而成,配位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陰靈真氣,是洞陰至尊,乃三界所有女神仙的統領,天上、天下、三界十方的女子得道登仙者,都屬她管轄。其神格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
據道書記載,西王母居住在昆侖山上的懸圃里,是一座空中花園,叫做「閬風」的苑中,一共有玉樓九層,左繞瑤池,右環翠水。有五女,名「華林」、「媚蘭」、「青娥」、「瑤姬」與「玉卮」。
王母有件寶物,是吃了能長生不老的仙桃(又稱蟠桃),此桃三千年開一次花,三千年結一次果,吃了可以增長壽命。王母娘娘每逢蟠桃成熟時,就會召集群仙,大開壽筵,稱為「瑤池集慶」。因此,民間遂以王母娘娘為長生不老的象征。
在中國道書古籍中,多次記載西王母顯圣遣使下凡,曾經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幫助黃帝打敗蚩尤、授天下地圖予舜帝整治國家、遣二十三女瑤姬(封為妙用真人、云華夫人)下凡助大禹治水,而幸睹圣顏者,則有以孝聞名鄉里的舜帝、游瑤池拜金母的穆天子以及好神仙之術的漢武帝等。
道教在每年的三月初三慶祝王母娘娘的誕辰,舉辦盛大的法會,俗稱為蟠桃盛會。上廟進香的信徒特別多,特別是婚后不育和屢生而亡嬰的婦女焚香最誠,乞求賜子和賜福。明清以降,王母娘娘在民間善男信女中的地位非常之高,三月初三王母圣誕慶祝活動的影響遍及整個中國。清朝北京竹枝詞《都門雜詠》中有一首《蟠桃宮》曰:“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里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飏。”北京的蟠桃宮本叫太平宮,在東便門內,宮內主祀王母娘娘,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有著名的蟠桃會,屆時百戲競演,熱鬧非凡。王母娘娘之所以如此受到民間的信仰崇拜,是因為她操有不死之藥,能使人長生不老。另外民間不僅認為王母娘娘握有不死之藥,而且還賜福、賜子、化險消災。如漢焦延壽的《易林》卷一載:“稷為堯使,西見王母。拜請百福,賜我善子。引船牽頭,雖物無憂。王母善禱,禍不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