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虎年央視春晚,節目精彩紛呈,音舞詩畫節目《憶江南》無疑是新穎亮眼的一筆,一經播出好評如潮,成為了熱門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榜。《憶江南》呈現了一幅時空穿梭、古今輝映、美輪美奐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帶給觀眾“一卷在手,江山無限”的沉浸式美感體驗,充分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張力和無限魅力,整幅《富春山居圖》一下子“活”了起來。《富春山居圖》系作者79歲時為無用師所作,歷經數年經營才告完成。全卷筆墨紛披,林巒渾秀,為中國水墨山水的扛鼎之作。《富春山居圖》
全圖用墨淡雅,僅在山石上普染一層極淡墨色,并用稍深墨色染出遠山及江邊沙漬、波影,只有點苔、點葉時用上濃墨,但已足以醒目。
《富春山居圖》局部
《富春山居圖》局部
山石的勾、皴,用筆頓挫轉折,隨意而似天成。將近20厘米的長披麻皴,枯濕渾成,功力深厚,灑脫而極富靈氣,洋溢著平淡天真的神韻。
那么《富春山居圖》中用到的山石皴法是如何畫出的呢?
《富春山居圖》局部
按照富春山脈絡的延伸,畫中大量應用了“長披麻皴”的畫法,江面以橫向長皴來表現水面波紋,與山體相交接的淺水處也用長線條皴擦來表示。長披麻皴畫法,線條垂下,形如草麻,鋪蓋下來。始終保持如此運筆方式,加以勾點。高峰和平坡使用了濃淡朦朧得橫點,描寫叢林,用變化了的”米點皴“法,粗細變化,聚散組合,遠近濃淡干濕結合,蒼蒼茫茫。側鋒點點,形如大米粒,根據山形點出聚散大小點,加以濃淡墨色和造型勾勒,此皴法不需再點苔。山石大部分用干筆皴擦,線條疏密有致;長披麻皴為主,略加解索皴;皴筆的轉折靈活自如,墨虛實枯潤相融。名作《富春山居圖》中用到了很多經典皴法,除此之外,中國傳統山水畫中還有許多種山石皴法,博大精深,值得細細品味學習。《富春山居圖》局部
著名山水畫家白崇然教授,在【仁美大學堂】有包含披麻皴、解索皴等十幾種山石皴法的課程,包含山石畫法在內有山水課程2000多集。白崇然教授的寫意山水以雄強豪放為特點,大筆揮灑,隨機放松,洋洋灑灑,勾勾斫斫,擦擦點點,富于行草般的書寫性,雄強而不霸悍,豪放而不輕狂。綿密的筆意和松動的內部空間相輔相成,在蒼茫雄厚、秀潤華滋的視覺符號中傳達出中國傳統筆墨豐厚的文化蘊涵。仁美名師白崇然老師作品
今天為大家帶來白崇然教授的山石皴法課程,教你畫出山石的氣勢磅礴。
《山石的畫法》課程試聽
白崇然
在山水畫創作過程中,掌握了以上這幾種皴法,再根據個人習慣,隨之而變,就可以達到千變萬化的效果。
白崇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