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新風口?這個市場或迎大爆發!國際巨頭加速布局!事關你的出行→
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載體之一。國家能源局近日表示,2022年將加快推進能源科技創新,重點推動氫能領域技術攻關。那么目前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狀況如何?氫能源能否成為產業發展的新勢力?
一家位于上海的氫能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生產的氫燃料電池將被安裝到貨運卡車、環衛車等商用車輛上,2021年公司全年訂單超過1500套,預計2022年上半年前陸續交付。重塑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林琦:車載儲氫系統類似于傳統的油箱,它隨著你跑的里程越多,它就可以不斷疊加,駕駛室下面就是驅動系統,包括燃料電池也在這個位置。氫燃料電池在2022年一、二季度是相對訂單集中出現的時間段。
記者了解到,除了國內企業之外,國際巨頭也在加速布局氫燃料電池市場,日本豐田、韓國現代都已經在北京、廣東等地建設制造基地。
2021年,國內氫燃料電池車保有量在9400輛左右,預計2022年將增加1萬輛左右,主要集中在物流卡車等商用車輛,到2025年氫燃料電池車將保有量進入快速上升階段。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會長 魏鎖:到2025年之前,我們預計,氫燃料電池成本會達到現在的五分之一左右,能夠使我們氫能產業具備快速規模化發展的條件。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氫燃料電池車正在快速增加,那么加氫站的建設能否跟上?在成本上“加氫”和“加油”哪個更具競爭力呢?
在上海市首批商業化運作的加氫站,貨車司機姜濤正在給氫燃料貨車加注氫氣,每次加氫都是按公斤結算,單次加注在6到7公斤左右。貨運司機 姜濤:跑這個氫車兩年了,現在基本上每公里比柴油貴0.3元到0.5元,因為油價會在浮動。58元一公斤。
加氫站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自2020年6月正式投運后,加氫站日均加氫量已增長到700公斤,每天可為110余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提供加氫服務。
中石化氫能源(上海)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陸琰文:我們單站也要達到日均氫氣加注量600到650公斤,才能實現盈虧平衡。將來車子多量大的話,我們會把氫的價格進行下浮,把氫氣的成本盡可能降到和成品油持平。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氫能物流車輛的運營還需要政府補貼。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氫氣價格降到每公斤35元,物流配送百公里氫耗在2公斤左右,計算下來每公里的費用在0.7元,基本上具備進入市場的經濟性。金聯創能源資深研究員 李鳳蓮:目前來看,氫能在國內的價格是每公斤50到80元左右,但是從長遠發展來講,市場普遍認為,未來單氫的價格能夠降到30元每公斤以下。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已建成加氫站218座,一年內就增長了100座。到2025年,全國加氫站的數量將快速增加。
厚普清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總監 陳秋林:我們預估到2025年左右,相比2019年建站的成本會下降30%到35%左右。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要實現氫能產業的綠色發展,氫能的來源非常關鍵,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大部分氫能來自工業領域。可再生能源制氫,也就是綠氫的比例還很低,如何突破現有瓶頸,做大綠氫產業?在江蘇一家制氫設備企業的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在加工水制氫的核心設備,目前生產線還在擴產。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訂單主要來自于西北地區光伏制氫項目,業內也把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制出的氫氣稱為綠氫,能夠實現零碳排放。
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英歌:我們認為光伏發電成本在西部地區降到0.2元每度以下的時候,那么通過光伏電解水制氫具有經濟性。我們覺得現在還是一個示范階段,但是過渡到大規模應用需要三到五年時間。
根據各地已公示的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累計投資超過1600億元,將會在2023年集中投產,這也使得制氫設備訂單快速增加。
記者了解到,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年制氫產量約3300萬噸,其中達到工業氫氣質量標準的約1200萬噸。同時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全球第一,生產綠氫有巨大潛力。
不過專家也表示,國內綠氫市場還處于早期布局階段,以示范項目為主。大規模應用還受限于成本過高,其中制氫和物流成本偏高。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教授 楊世和:制氫、輸氫技術的突破,以及用氫市場的規模化效應,相信綠氫成本將大大降低。預計到2050年,氫能占比至少要達到10%,而綠氫在整個氫能架構中將占到70%。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