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與“領導”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則屬于“打工”的行列。“打工”成為一個常用詞匯流行在口頭上。但有些人則將之沉淀在內心,這就是所謂的“打工心態”。打工心態千奇百怪,但主要的表現形式有:
1.“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沒有長遠規劃,只顧眼前利益,目光短淺,盲目工作。
2.“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沒有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只是臨時工作的思想,得過且過,被動工作。
3.“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沒有主動負責的精神,不愿協作配合,害怕受苦受累,消極工作。
4.“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沒有開拓進取的精神,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害怕承擔責任和風險,應付工作。
5.“辦事拖拉,效率低下”
沒有時間概念,缺乏緊迫感,拖沓工作。
6.“敷衍塞責,迎合取巧”
沒有精益求精的精神,辦事敷衍草率,甚至鉆組織的空子和管理的漏洞,投機工作。
7.“牢騷滿腹,怨天尤人”
有調查顯示,在企業里,有接近一半的人上班不如意、不情愿,對所從事的工作不滿,每天抱怨l至5次。這也看不順眼、那也看不順眼,這也干不好、那也不好好干,卻總在發別人的牢騷、找客觀的理由,痛苦地工作。
實際上,一個人以什么樣的心態去做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直接影響和決定了其職業的發展。
一般來講,企業里有三類人:企業的老板、普通打工仔、優秀職業人。
什么樣的人是企業的老板呢?如果別人都不負責,他卻不得不負責的人,就是企業的老板。老板必須對投資負責,必須對客戶負責,必須對員工負責,必須對社會負責。
什么樣的人是企業的打工仔呢?又不是我的企業,能不負責就不負責。打工仔只強調自己上班了,卻說不出自己干成什么了;只關心自己掙錢多少,不關心企業經營好不好;只關心自己是否滿意,不關心客戶是否滿意。打工仔總喜歡在錯誤面前找借口,困難面前出怨言!
什么樣的人是優秀的職業人呢?雖然自己不是企業老板,但主動對工作結果負責,將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與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這就是優秀的職業人。
一個人在職場上,不管是不是老板,如果能夠時時按照老板的心態去做事,用一個優秀職業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將個人職業發展與企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最后獲得的成長始終屬于你自己,最后獲得的成就始終屬于你自己。
很多老板在成為老板之前,都有過打工的經歷,他們在打工過程中,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每一份工作之中,使自己的觀念不斷更新、知識不斷增長、技能不斷提升,同時虛心學習老板的經營管理經驗,后來在時機成熟時自己創業而獲得成功。也有的人自己并沒有獨立創業,而是一直配合老板做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讓公司發展壯大,自己的職業生涯同樣得到極好的發展。
有人說,當一個公司不是很大時,員工似乎在為老板打工;當一個公司很大時,實則老板在為員工打工。
其實,公司表面上是老板的,實則是大家共有的。公司是一個所有人展示自我能力與才華的舞臺,是一個所有人追求職業發展和成功的平臺。
“以老板的心態打工,遲早成為公司股東”。這雖然是一句網絡上的流行語,但員工只要以老板的眼光、思維和心態投入工作,努力為公司和客戶創造價值,最終就自然而然能為自己創造價值。
一個人進入職場后,可能是從打工開始起步的。如果能夠堅持按照優秀職業人的標準來打造自己,按照優秀老板的要求來塑造自己。就能一步步完成從職業到事業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