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家發展農村的頭等大事就是“鄉村振興”,據了解國家為了把“鄉村振興”落實到位,可以說是下了血本,不僅出臺多個扶持政策,近期還出臺了《鄉村振興首個五年規劃》,大力建設新農村,那么國家允許工商資本 下鄉后,農民的利益怎么保障?這是關乎農村人生活的大事。各位趕緊了解一下吧。
??為了建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此次規劃的第十三章第二節提出:“鼓勵工商資本到農村投資。”但工商資本都是唯利是圖的,大規 模工 商資本進村,后期會不會損害農民利益?
??①土地確權證書是保證農民利益的“定心丸”
??5年前開始的土地確權,實際上就是國家對工商資本下鄉后,農民承包權保障問題的提前布局。過去土地流轉大多是口頭約定,沒合同沒憑 證,老百姓當然不放心。
??但土地確權頒證之后,就可以保證土地流轉的規范化,一是必須要簽訂流轉合同,二是農民只要確權證書在手,土地不管怎么流轉,都能證明承包權是自己的。
??②推廣“農民入股+保底受益+按股分紅 ”等利益聯結方式
??雖然國家提倡規模化、現代化農業,但并不代表不顧及散戶利益,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對于散戶怎么融入到現代農業體系,也有很明確的規劃:
??土地的承包權在農民手中,因此農戶可以以“入股”的形 式,與農企、合作社、種植大戶等合作,農民在合作過程中會獲得一份“保底受益”,在這個基礎上,還能獲得分紅。通過這樣的模式,大戶和散戶之間就能達到共贏 。
??畢竟農企再機械化,也是需要人工的,農戶把土地流轉 給農企或者合作社之后,也會獲得“優先雇用+社會保障”,而且流轉合同到期后,土地仍然收歸農戶。
??③探索實行“農民負盈不負虧”的機制
??農民“入股”農企或者合作社,不同于其他行業一般的“股東”,而是有國家政策 支持和財政補貼支持的股東。今后,國家將有專門的財政資金,來確保農民在于大戶合作時,負盈不負虧。此外,一切合作的前提,是要堅持 農民自愿的原則。
??眾所周知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建設新農村雖然需要付出代價,但是國家有明確規定在“鄉村振興”時,不能強制上樓,所以各位農民們可以安心,大家只需要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保護好自己即可,以上是關于新農村建設 國家維護農民利益的政策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