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板栗性味甘寒,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功用。唐代孫思邈說:"栗,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 "《本草綱目》中指出: "栗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厚腸胃也。"蘇東坡的弟弟蘇子曾寫詩稱頌栗子的食療功效: "老去自添腰腳病,山翁服栗舊傳方。客來為說晨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漿。"
板栗樹素有鐵桿莊稼之稱。板栗營養豐富,味道甘美,據測定,每 100克干栗子仁中含能量為 1444.4千焦,蛋白質 5.3克,脂肪 1.7克,膳食纖維 1.6克,碳水化合物 65~70克,維生素 A原(胡蘿卜素) 0.03~0.4毫克,維生素 B10.6毫克,維生素 B20.15毫克,煙酸 0.5~2.2毫克,維生素 C 34毫克,維生素 E 2.0~4.56毫克,鈣 25毫克,磷 93毫克,鐵 1.5毫克,鎂53毫克,另含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脂肪酸等,生食、炒食、蒸餅、做菜都很可口。
栗子適宜老人腎虛者食用,對中老年腰酸腿痛、腿腳無力、小便頻數者尤佳;老年氣管炎咳喘、內寒泄瀉者更宜食用栗子。
用板栗 250克去皮,精瘦肉 500克,做成板栗紅燒豬肉,可治療肺燥型久咳、少痰的慢性氣管炎;常吃糖炒栗子,可治療缺乏維生素 B2引起的疾病。
用板栗 20個,大米、小米各 100克,煮栗子粥吃,可治腎虛、腰腿疲軟癥。
用板栗 10個,去殼搗爛,加水煮成栗糊,加適量白糖調味,可治小兒消化不良、腹瀉。
食用禁忌
1.外感未去、疳積、產后、病后不饑、便秘者以及小孩忌食栗子。
2.板栗不宜食用太多,生吃太多不易消化,忌一次服食過多,熟吃太多容易滯氣,糖尿病患者應少吃或者不吃,因為板栗的含糖量是非常高的。
3.最好在兩餐之間把栗子當成零食,或做在飯菜里吃,而不宜飯后大量吃。這是因為栗子含淀粉較多,飯后吃容易攝入過多的熱量,不利于保持體重。
4.脾胃虛寒者不宜生吃,應該煨食、炒食,也可用栗子、大棗、茯苓、大米煮粥喝。
5.產婦、小兒便秘者不宜多吃栗子。
6.新鮮栗子容易發霉變質,吃了發霉的栗子會引起中毒,所以,變質的栗子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