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些同行陷入中恒集團的黑天鵝事件時,華夏大盤精選和華夏策略精選卻提前在二季度獲利了結,幾乎全身而退;帶領華夏系7只基金共同潛伏具有強烈重組預期的上市公司美爾雅,逼近持股數量占總股本10%的法規上限;二季度選擇新進的易華錄、維爾利;報高價打新的電科院等個股出現在三季度以來的牛股名單中……這是一場場漂亮的攻防戰。而在這些剛剛被揭開面紗的王亞偉隱形重倉股中,哪些是待發掘的金礦,他的投資思路又有哪些變化?
抱團抓牛股
典型代表:美爾雅
截至6月底,有5只華夏系基金購入了超聲電子,6只出現在四創電子、巢東股份、沃森生物的股東名單中,7只關注華聯股份和順絡電子,8只看上了華發股份和正邦科技。
對于那些挖掘出來具有隱蔽題材的個股,基金公司往往喜歡采取抱團取暖的策略。而喜歡重組股,擅長尋找具有隱蔽性題材的上市公司,是王亞偉的投資風格。雖然*ST山焦在最后關頭扭虧為盈但并未重組,不過王亞偉在該股身上的等待和堅守,仍讓市場記憶深刻。
本周市場關注的焦點,自然就是華夏系基金幾乎集體開進具有強烈重組預期的美爾雅。
截至本周五,根據已披露的基金半年報顯示,共有18只基金買入了美爾雅,其中華夏系基金就有9只。華夏大盤精選以1050.06萬股,二季度加倉了800.06萬股,成為公司第二大流通股股東。而華夏大盤現身美爾雅是在去年四季度,當時僅持有250萬股。華夏策略精選在6月底持有350萬股左右。統計顯示,華夏盛世精選、華夏紅利等9只基金共持有美爾雅3242.3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已達到9.03%,逼近證監會規定的10%上限。
與此同時,華夏系去年就已關照的永鼎股份,至今仍然受青睞。盡管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精選持股數量較去年年底未發生變化,截至6月底,華夏系仍有6只基金持有永鼎股份。
高拋低吸波段操作
在華夏策略的半年報中,共有15只房地產個股,深天健的身上存在著高拋低吸的痕跡。在去年四季度華夏大盤精選和華夏策略精選雙雙介入深天健后,今年一季度兩只基金有所增持,但在二季度又給予小幅減持。
查閱華夏策略精選所持股票季度數量變化時,*ST太化和廣濟藥業成為了該基金高拋低吸的典型。
公開資料顯示,華夏大盤精選在去年四季度進入并持有300萬股*ST太化,是公司第三大流通股股東。而在今年一季度末,卻未出現在*ST太化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當中。在公司披露的半年報中,華夏大盤又重新躋身其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持有數量為223.91萬股。公開數據表明,華夏大盤在一季度減持了該股后,又在二季度選擇了增持。對應*ST太化的二級市場表現,其在一季度股價連續上漲,曾在2月中旬創出14.54元/股的高位。4月中旬以來,該股連續下跌,期間曾摸至8.82元/股的低點。
廣濟藥業的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華夏大盤精選和華夏策略精選進入,持股數量分別為400萬股和200.07萬股。而在二季度期間,華夏大盤精選則是大幅減持近300萬股,華夏策略已退出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有趣的是,從去年12月下旬以來,廣濟藥業的股價大幅下跌,直至今年1月25日創下近期新低9.46元/股,隨后扭頭上攻并在5月上旬創出新高14.28元/股,期間漲幅高達50%。
尋找新股上市破發機會
典型代表:聚龍股份
華夏策略精選的中報顯示,王亞偉新買入15只創業板個股,其中恒順電氣、易華錄、電科院、天晟新材、長海股份、聚龍股份、北京君正、冠昊生物8只為今年登陸創業板的次新股,長信科技、華星創業、嘉寓股份、世紀鼎利、碧水源、新開元、智飛生物7只為今年上半年其新介入的創業板股。
去年還被市場熱捧的新股,由于過高的市盈率和定價,在今年上半年頻頻遭遇破發的尷尬境遇。但在不少基金經理的眼中,破發的新股中不言而喻蘊藏著投資機會。
聚龍股份就是被王亞偉相中的個股。公開資料顯示,聚龍股份于今年4月15日上市,發行價定于22.38元/股。在上市首日股價沖高回落后,聚龍股份一路下行,并在6月初破了發行價,隨后一路上行。截至本周五,聚龍股份的股價已創出新高,報收于29.72元/股。而王亞偉也選擇了在二級市場上買入, 截至6月底,華夏大盤精選買入45萬股,華夏策略精選持有186.99萬股。
同樣,今年5月底才上市的創業板股北京君正,其發行價為43.8元/股。二季度期間也曾跌破發行價至36元/股左右。半年報顯示,華夏大盤精選持有124.99萬股,華夏策略精選持有53.49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