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者中,估值最簡單,可自學;品質的判斷則需要較多的專業知識,最好找有行業經驗的人來教;至于買賣的時機,只能靠悟,靠在市場中摸爬滾打一點一滴悟出來。
如果說投資是科學加藝術的話,估值更接近科學,所以可學;時機更像藝術,看天賦,只能靠悟;品質則是科學和藝術都有一點,難學但可教。
問自己三個問題
投資大師們對這三個要素也是各有側重。格雷厄姆最注重低估值,他買的股票的總市值常常比公司的凈現金和流動資產還低。巴菲特 前期受格雷厄姆的影響較大,買股票時也最強調估值;后期受芒格和費雪的影響,更加強調公司的品質。盡管巴老仍在低估值中尋找安全邊際,他的名言“寧可以合理的價格買偉大的公司,也不要以極低的價格買普通的公司”卻體現了品質比估值更重要的思想。至于索羅斯 ,許多人簡單地認為他是個趨勢投資者,其實他同時也是個擅長把握拐點的逆向投資者。他的投資風格靠的是自上而下的宏觀判斷,靠的是對時機的把握。
我在買入一只股票之前,一般會問自己三個問題:這股票為什么便宜?這公司為什么好?為什么要現在買?其實問的就是選股的三個要素:估值、品質和時機。
估值方面,一般希望估值比同業低,比歷史平均數低,或者是總市值比未來成長空間低。品質方面,判斷一個公司是否是好公司,重點看這個公司是否具有品牌、渠道、成本、團隊、機制、定價權、和成長性等優勢。時機方面,常見的催化劑有基本面拐點、盈利超預期、高管增持、新訂單等。
選股三要素中,時機最難把握。基金經理作為專業人士,為短期排名壓力而選時,可以理解。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也許沒必要選時。找到低估值高品質的公司,就拿著、扛著、熬著,只要沒踩到價值陷阱,賺錢只是時間問題。找到便宜的好公司后,投資最需要的是堅守,最害怕的是堅守了不該堅守的。
金融危機時花旗集團的股價從55元跌至1元的過程中就深度套牢了無數盲目堅守的投資者。關鍵是要避開價值陷阱。所謂價值陷阱,指的是那些再便宜也不該買的股票,因為其持續惡化的基本面會使股票越跌越貴而不是越跌越便宜。
四類價值陷阱
有幾類股票容易是價值陷阱。第一類是被技術進步淘汰的。這類股票未來利潤很可能逐年走低甚至消失,即使估值再低也要警惕。例如數碼相機發明之后,主業是膠卷的柯達的股價從14年前的90元一路跌到如今的3元多,就是標準的價值陷阱。所以價值投資者一般對技術變化快的行業特別謹慎。
第二類是贏家通吃行業里的小公司。所謂贏家通吃,顧名思義就是行業老大老二搶了老五老六的飯碗。在全球化和互聯網的時代,很多行業的集中度提高是大勢所趨,行業龍頭在品牌、渠道、客戶黏度、成本等方面的優勢只會越來越明顯,這時,業內的小股票即使再便宜也可能是價值陷阱。
第三類是分散的、重資產的夕陽產業。夕陽產業,意味著行業不增長了;重資產,意味著需求不增長的情況下產能無法退出(如果退出,投入的資產就作廢了);分散,意味著供過于求時行業可能無序競爭甚至價格戰。因此,這類股票的便宜是假象,因為其利潤可能將每況愈下。
第四類是景氣頂點的周期股。買賣周期股不能只靠自下而上選股,必須結合自上而下的宏觀分析。在經濟擴張的早期和中期,低估值的周期股是很好的投資標的。在經濟擴張晚期,低市盈率 的周期股則變成了價值陷阱,因為此時的頂峰利潤是不可持續的。
只要能夠避開價值陷阱,投資可以變得很輕松:找到便宜的好公司,買入并持有,直到股價不再便宜時、或者發現公司品質沒你想象的好時,賣出。這是一個蠢辦法,但《美國士兵守則》說的好:若一個蠢辦法有效,那它就不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