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用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次數(shù)越多,有時候血壓測量結果會越來越低?平時高血壓的朋友們確實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那就是使用電子血壓計量血壓,血壓一次比一次低。換句話說,通常測量血壓的第一次血壓升高的比較明顯,后面再次測量血壓就會逐漸降低,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
其實, 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并不少見,比較普遍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測量第一次血壓的時候往往還處于一個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中,甚至有時候會出現(xiàn)輕微的“白大衣效應”。但是,隨著身體狀態(tài)逐漸平穩(wěn),測量的血壓次數(shù)增多之后,這種波動的情緒影響就慢慢消失了,這時候測量的血壓結果就不會這么高了。那么,一般情況下兩次血壓,無論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測量結果相差10mmHg以上,朋友們就有必要進行第三次測量,直到兩次血壓結果相差不超過5mmHg。然后把兩次較為相近的血壓數(shù)值記錄下來并取其平均值。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在測量血壓的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例如,正確的測量要求患者安靜休息至少5分鐘再開始測量坐位上臂血壓,上臂應處于心臟水平。同時建議患者使用上臂式電子血壓計,因為現(xiàn)在水銀血壓計已經逐步被淘汰了。兩側胳膊以最高的一側為準。測量血壓的時候也要注意心率的測量。
總之,很多朋友在測量血壓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所測量的血壓越來越低的情況,但大家不要擔心,一般情況下這是正常的。這要大家按照規(guī)范進行測量,如果第一次測量的血壓結果比較高的話,也不需要特別記錄,以后面血壓相差不超過5mmHg偏低的兩次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