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老年人的無形殺手,雖然早期癥狀不明顯,但給身體帶來的危害卻持續存在,若血壓波動過大易導致腦卒中、血管瘤、腎衰竭以及心臟病等。隨著年齡增長,動脈內膜越來越厚,中層膠原纖維也隨之增加,鈣質易在血管內膜沉積,使得管腔狹窄動脈硬化加重,降低血管彈性,導致舒張功能減退。根據老年高血壓的特點,血壓控制的目標值也不同。
老年高血壓有什么特點?
1、脈壓差大
很多老年高血壓病人只是單純的收縮壓升高,舒張壓并不是很高,脈壓差大于60毫米汞柱,此類高血壓血管硬化較嚴重,因此應引起重視。
2、血壓波動大
進入老年期后高血壓病程持續性延長,老年高血壓病人血壓波動大,易出現餐后低血壓和夜間高血壓,也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此類高血壓波動性大,想要控制血壓較困難,同時也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幾率。
3、合并其他相關疾病
高血壓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所以部分老年高血壓病人合并冠心病或合并其他心腦血管疾病,如糖尿病或高血脂合并高血壓。伴有其他疾病的老年高血壓病人需做到綜合調理,把給身體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
65歲以上的高血壓病人血壓控制多少算正常?
1、舒張壓和收縮壓都高
若老年高血壓病人舒張壓和收縮壓都很高,應把血壓控制得稍微低一點,降壓目標是130/80毫汞柱。只要身體能耐受得住可以把血壓控制在115/70毫汞柱,同時要保證藥物不會帶來不良反應。
2、單純收縮壓升高
若老年高血壓病人只是單純性的收縮壓升高,應積極控制收縮壓,不過還需兼顧舒張壓降低問題,因為舒張壓是維持心臟舒張時各器官血液灌注的指標,一味的管控收縮壓,勢必影響舒張壓。盡量把收縮壓控制在130毫汞柱以下,若兼顧舒張壓不能降到60毫汞柱以下。若為控制收縮壓而降低舒張壓,盡量把收縮壓降低目標放寬一點,可控制在140毫汞柱。年齡超過80歲的高血壓病人,血壓調節能力弱,血壓波動比較大,易發生低血壓風險,因此血壓控制目標盡量放寬點,避免血壓波動大的前提下,把收縮壓可控制在150毫汞柱以內,不能過度苛刻控制收縮壓。
溫馨提示
老年高血壓患者降血壓時一定要謹慎,不能盲目。一般情況下血壓控制目標是120/80毫汞柱,但這并不是絕對的,還需根據自己情況設置合適的降壓目標。控制收縮壓的同時還需注意舒張壓降低情況,同時也要控制好患其他慢性病風險。定時定量用長效降壓藥來穩定血壓,采取低鹽飲食,避免吸煙喝酒,保持適度運動。同時要保持積極平和心態,保證有足夠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