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函谷關古文化旅游區位于靈寶市境內,是一處融軍事文化和老子文化為一體的人文游覽區,以兩個文化為主題,形成了文武合璧的太初宮和函谷關兩大景區。
函谷關始建于西周,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從時間意義上講,堪稱“天下第一關”。它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東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號稱天險”(《辭海》)。這一千古雄關見證了我國歷史上許多著名戰爭,演繹了不少歷史典故,諸如“楚漢爭關,公孫白馬,雞鳴狗盜,紫氣東來”等。函谷關因戰爭而名,也因戰爭而毀,楚漢爭關后,函谷關被項羽所毀。而今展現在游客面前的函谷關關樓是靈寶市于1992年依據四川成都青羊山出土的漢像磚古函谷關關樓重新修建。如今在函谷關內依然保留有戰國時期的兵器庫和古城墻。素有“車不方軌,馬不并鞍”之說的函關古道,雖然由于幾千年風云變幻,水土流失,植被破壞,但險峻陡立的夾壁仍在,通過蜿蜒溝壑間依稀可辨的路土層,游客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險要。道家鼻祖老子在關內太初圣宮著述的五千言《道德經》,被視為哲學園林中的瑰寶,后又被道教信徒尊奉為道教最高經典,函谷關因此被前任道教協會會長閔智亭(道號玉溪道人)權威界定為“道家之源”。太初圣宮在古代修建時就融入了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的哲學思想,體現了后人對《道德經》的深刻理解和對老子的無限敬仰,在歷代修繕時均保持固有的風格,它是目前函谷關景區最為古老的一座建筑,伴隨著老子入關而生的成語——紫氣東來,早已為人們耳熟能詳,頗具神秘祥和之氣。
函谷關旅游區現有景點太初圣宮、雞鳴臺、瞻紫樓、函谷碑林、函谷關大道院、函谷關城樓等二十余處,它們蘊含著厚重的文化底蘊,使得整個函谷關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
為了更好得體現景區文化內涵,滿足當今游客求新求奇的旅游心理,景區又開發了兩個很具觀賞性和參與性的旅游項目。2006年邀請橫店影視城的專業導演精心編排了兩場大型古裝實景節目——《老子迎賓儀式》和《李自成激戰函谷關》。《老子迎賓儀式》是以老子下凡迎賓為主題,配以專業的道家功夫表演,宣揚《道德經》的思想精髓,劇情生動和諧輕松,并有每場三本《道德經》免費送出,引導游客弘揚道家文化;《李自成激戰函谷關》是依據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李自成二出函谷關歷史史實,大量運用影視特技,淋漓盡致地再現了李自成在函谷關與明將左良玉的一場決戰。節目氣勢恢宏,震撼人心,場面慘烈,扣人心弦,讓游客仿佛置身數百年前的那場戰爭之中。節目演出時間是在每周四至周日下午3:00和4:00。
來函谷關旅游,游客既可以到太初圣宮拜謁先賢老子,感受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可以登上函谷關關樓,抒發思古之幽情,還可以欣賞精彩紛呈的古裝表演,體驗從未有過的新奇與刺激。總之,函谷關古文化旅游區一定是游客朝圣、訪古、玩樂益智的理想去處。
函谷關古文化旅游區擁有發達的交通網絡,310國道、隴海鐵路、連霍高速交叉匯合與所在地靈寶市,而連霍高速靈寶出口距離函谷關旅游區不足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