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河中學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已有150年歷史。由美國基督教公理會創建稱“八經神學院”,1901年更名為“協和書院”,設有大學和中學。1917年大學部與“匯文大學”合并為“燕京大學”,中學部仍留在原址更名為“潞河中學”,是聞名華北地區的著名中等學校。現保留兩棟始建的教學樓、一座圖書館,為中國近代教會學校實物遺存。
這里是我們當年上課的教學樓,我們班(65屆高三四班)高一、高二時分別在一樓、二樓的東南教室,照片上能看見當年教室的窗戶。
宿舍樓后面原“北菜園”地面上建起兩棟新樓,樓頂上“潞河教育”十分醒目。
潞河中學的“人格教育”,對于正成長中的青少年尤為重要。
抗戰時期潞河中學校刊【協和湖】,抗日救國專號第五期。
謝衛樓 D.Z.Sheffeld 先生,美國人,著名漢學家、教育家。1869年至1912年先后任潞河男塾、潞河書院和華北協和大學校長,是潞河中學首任校長
陳昌佑 先生,1915年畢業于協和大學,1927至1951年任潞河中學校長,為歷史上首任中國人校長。
方田古先生,1954年至1966年、1978年至1981年曾兩度任潞河中學校長,是共和國成立后首任校長。
他們是從潞河中學走出的革命者、烈士,其中周文彬學友1927年任中共潞河中學黨支部書記,也是中共通縣第一個黨支部書記。1936年調任中共唐山市委書記,1938年領導了開灤煤礦大罷工,1944年壯烈犧牲,年僅36歲。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體育項目,是我們記憶中重要部分,也是潞河中學的獨具特色。
據記載,1906年協和書院足球隊與英國水兵在東單體育場比賽2:0勝獲“九龍杯”。此賽被譽為中國第一場國際足球比賽。
“協和湖”~當年是我們清晨、課間讀書、散步的地方。
潞河中學建校至今已經跨越了三個世紀,今年是她一百五十年華誕。歷來,潞河學子的名字一直和這所百年名校緊緊的聯系在一起,我們為青少年時代曾接受過良好教育而慶幸。潞河學子的身影遍布各時代、各領域,為社會進步、國家富強,奉獻知識、智慧、青春乃至生命!這一切都體現潞河中學教育的重要價值!
曾在此學習,曾在此辦公!我們班學友張士義同學1998年至2008年曾任十年多潞河中學校長,故地重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