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來源于擅長,而擅長又來源有人格優勢....
數百年來,人類潛伏后期的研究,如何去探索自我優勢。無數心理學家們研發出各種各樣的測評量表,目的就是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為了我們尋找成功的捷徑。
一個興趣如果不能持久的發展,那就是偽興趣,也叫一時興起,腦袋發熱,這個不叫興趣。
真正的興趣是因為擅長,我做某件事在同等的時間,我比別人做的更好,從而我獲得了回報(可能是金錢回報,也有可能是精神回報,如別人的羨慕,贊揚和尊敬)。
如果不擅長做某件事,和別人比起來,我總是慢半拍,我總是掉隊,我總是被別人嘲笑,那我怎么可能保持這個興趣? 不但不能保持,而且我備受打擊,我會抑郁自卑....絕望放棄.....
辣么問題來了,我怎么知道自己擅長什么?
1、實踐
在我們成長的經歷中,我們已經實踐過很多,哪些是我們擅長的哪些是不擅長的,我們有可能發覺,并且記住,甚至反復驗證過。
但是這畢竟是少數,每個人擅長的絕對不是僅僅一件事,一個領域,而是很多的,顯然我們實踐是不可能挨個嘗試,窮其一生也未必能全部測試完一遍....這種方式去尋找我們擅長什么,顯然是不現實的。 于是有了第二種...
2、測評
無數前輩們同樣在探索自己,探索人類,如何去選擇自己的優勢,就不得不提到人格測驗。人格測驗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測試評價我們的人格優勢,通過這些優勢來分析,我們可能會在某些方面具有天賦,具有更好的效率,如果我們積極的去嘗試和學習,可能會取得比他人更好的效果。
如果把測試用于高考志愿填報,來分析選什么專業,又或者是用來做職業規劃,職業定位,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捷的獲得成功,我常稱之為成功的捷徑。
比較著名的測評有:MBTI職業性格測試,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九型人格測試和大五人格測試等等.... 還有很多,這里僅僅列舉出最為常用的部分。
附加說明: 測評并不是100%的完全測出你的人格,這個做不到,在心理測評中有一個專業術語叫 信度效度,用來衡量一個測評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比較著名的測評,基本上能達到0.85/1左右。這就算是非常的優秀了。
故此測評是一個參考工具,絕對不是一個定論,也不能作為判斷和決策的唯一依據。可以用來佐證,輔助和綜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