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是橋,可以把相關的產品、服務乃至整個產業都串起來。它既是創意產業、文化產業,也是制造產業,而它首要的職能就是整合資源。”
當“Madein China”遍及全球之際,中國制造也正在迅速退去它原有的光環。
轟鳴的機器與巨大的廠房,廉價的勞動力與龐大的民工潮,日漸微薄的利潤與紛至沓來的反傾銷訴訟,中國制造正面臨著成長中的煩惱。
前路何在?此前走出國門的眾多先行企業給出了初步答案:設計。
中國最耀眼的電腦廠商聯想在設計方面投下重注,他們開始努力使用全球化的設計語言去表達自己的產品;來自中國臺灣的明基,則是自誕生之日就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其產品更強調人性化和設計能力;而華旗資訊,這家從中關村成長起來的科技企業,也正在試圖用獨特的設計敲開國際市場的大門。
“中國設計”,一個令人興奮的、承載了無數希望的詞。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設計,路有多遠?
設計撬動市場
2000年,華旗依靠移動存儲產品在國內崛起,隨后在MP3、數碼相機、PC機箱等多個領域拓展。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華旗的領導者意識到了工業設計的重要性,并著手組建自己的工業設計部門。
“那時候的工業設計還根本稱不上部門,開展的工作也只是簡單的外觀設計,還根本達不到‘情感訴求’的層次。”2001年許洪灝加盟華旗的時候,華旗的設計部門也只有兩個人而已。不過在那個時候,一個小公司就把設計分立成一個單獨的部門,理念已屬超前。到現在,華旗已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設有研發中心、設計中心。
2002年開始,華旗推出了第一款愛國者“月光寶盒”MP3V系列,這個在當時突破傳統MP3外型設計的產品成為后來被仿冒最多的MP3。而此后的半島鐵盒等產品更是成了同類產品的市場領導者。
“我們的設計就是要突出簡單、誠懇的特點,以追求情感訴求為主。”許洪灝表示,華旗設計部門的功能已基本達到國際電子工業設計分工的需求,他們的設計范圍也從原來單一的產品外觀設計發展到目前的外觀設計、結構設計、UI設計。
的確,市場的肯定正在令得許洪灝信心倍增,不光是月光寶盒和MP3手表,華旗自己設計的數碼產品,像靈感來源于海洋生物的海洋之心、代言都市“酷族”的半島鐵盒、講求隨性生活形態的波波等,不但在國內市場受到歡迎,甚至已經在歐洲很多地區開始流行。
“他們是公司里最受尊重的一群人,他們的待遇是最高的,他們的工作就是引領公司的未來。”華旗資訊總裁馮軍對自己的設計團隊青睞有加,這從他一年對設計部門數百萬的投入中可見一斑。
“三星是利用設計提高品牌價值和擴大市場份額的典范。”許洪灝指出,在高科技產業中,技術的競爭首當其沖,而第二波競爭的重點就是產品的工業設計。在這方面,三星、索愛的成功已經具備足夠的說服力,而覺醒的中國企業正在奮力追趕。
“在國內許多設計師還只是停留在修改或是模仿上,但是華旗堅持走自己的路線,我們堅持與眾不同的設計。”許洪灝如此描述華旗的創新。
“每個地區的人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特質。你的產品符合中國人的習慣,不見得就適合美國人或法國人。所以要進入國際市場,最好先和當地的設計公司合作。”許洪灝強調,要設計出國際化的產品,企業必須要理解當地市場的生活方式和人們的價值觀,而這種理解只有深入他們的生活才有可能。
設計是一種生活形態
“英國人曾做過一個調查,39%的人靈感來自旅行,23%的人靈感來自工作數小時之后,18%的人靈感來自躺在床上休息時,14%的人靈感來自運動和鍛煉,12%的人靈感來自浴室,僅僅11%的人認為辦公室可獲得靈感。”雖然這不一定準確,但它告訴我們一個基本的規律———設計源于生活,許洪灝這樣描述他的創意之源。
“產品設計靈感更多的要從消費者需求中獲得,我們的設計師經常去珠寶店、鐘表店、眼鏡店、時裝周、酒吧、大型展覽等看人們的生活形態,把從這里面獲得的靈感用于設計中。”有鑒于此,華旗設計團隊把對人的研究視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許洪灝的團隊里不光有設計師,還有研究社會學與人類學的高材生,希望他們能成為研究人們生活形態的專家。
“設計師的創意如果不能為銷售所證明,那不是真正的創意。我和我的同事會經常與事業部和市場部的同事進行溝通,他們會從銷售和策劃人員的角度給我們一些很好的建議。”貼近市場營銷、貼近用戶是許洪灝不斷強調的重點,許洪灝表示,每個月華旗設計部門和事業部門一定要到銷售第一線去一次,在直銷店里去直接與用戶接觸,掌握用戶的切實需求,拿來第一手的市場資料。
“設計的對象不是物,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清華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教授嚴揚也指出,任何產品都只是承載生活方式的媒介,設計師應該承擔起打造生活方式、生活態度、價值觀的責任。
創意讓營銷立體化
在許洪灝看來,工業設計還具有整合一個企業內外部資源的作用,或者說它可以使營銷活動變得更加立體化。“設計是橋,可以把相關的產品、服務乃至整個產業都串起來。它既是創意產業、文化產業,也是制造產業,而它首要的職能就是整合資源。”
“許多人對工業設計的理解仍停留在外觀好看不好看這個層次上,別人用了什么材料、什么色彩、什么工藝,模具制造成本如何控制,后續行銷宣傳如何跟進,這些都不關心。”許洪灝指出,其實營銷的系統化才是工業設計的首要功能。正是在系統化的意義上,工業設計與品牌建設才得以緊密相連,因為品牌建設的指向也是營銷的系統化。
“工業設計帶來了產品研發與營銷活動流程的完善與細化。”許進一步解釋,產品規劃與研發是營銷活動的起點,工業設計可以幫助企業提高這個起點的高度,并能環環相扣地推動它不斷前進。前期的市場調查、產品定位與選型,后期的消費者座談會、媒體測評、渠道反饋等,哪些做法值得肯定,哪些做法有待改進,都是設計師必須跟進的。
零點咨詢總裁袁岳也表示,所有市場營銷活動都是以產品為中心的,營銷的基石是產品,產品需要設計,營銷也需要籌劃。設計遠非只限于產品本身,向整個營銷鏈條的其他環節延伸,比如廣告、產品銷售手冊、發布會布景等是設計最終獲得市場成功的必要元素。“索尼的工業設計做得好,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它采取了立體化的市場運作方式,從產品構思、開發、試制、工程設計到制定行銷方案、廣告方案、宣傳手冊、派生產品等,統統都有設計的成分,有設計師的參與。”
“當今世界,設計已不僅僅是一種產品策略,富有創意的設計更是一種文化產業,一種對使用者體驗的高度關注。而創意與整個市場營銷鏈條的結合,正在形成全新的以創意領軍的產業模式,并且已孕育出巨大的經濟效益。”許洪灝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