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規則】
未成年子女在父母離婚后,一直跟隨女方生活,已經適應與女方共同生活的生活環境。雖然男方并無其他子女,且具有撫養子女的能力,但因撫養權變更應有利于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有利于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權益,故在女方具備撫養能力及撫養條件,且該子女的生活環境未發生重大惡化,具有一定穩定性的情況下,不應變更撫養關系。
【關 鍵 詞】
民事 變更撫養關系 未成年子女 離婚 共同生活 生活環境 撫養能力 身心健康 合法權益 撫養條件 重大惡化 穩定性
【基本案情】
1999年11月中旬,吳X與林X依法辦理結婚登記手續。2003年,林X生育一女吳寧(現正接受小學教育),2005年林X再次誕下一女林玉。吳X與林X于2006年自愿離婚,并簽訂離婚協議。協議載明:由林X撫養吳寧,吳X按月向林X支付撫養費五千元,直至吳寧十八周歲。吳X與林X未對林玉的撫養權歸屬及撫養費承擔問題作約定。
現吳X以其與林X簽訂離婚協議時因林玉年幼未落戶,僅約定了吳寧由林X撫養,其按月支付撫養費,但實質該撫養費系吳寧與林玉兩人的,而林X向其隱瞞了林玉系林X與第三人所生的事實,致使其作出同意吳寧由林X撫養的錯誤意思表示;現因林X承認林玉與其不具有親子關系,故離婚協議中對林X撫養吳寧的前提條件已變更,故其將吳寧一人的撫養費改為一千五百元,林X即阻止其行使子女探望權,而其離婚后未再婚,具有撫養吳寧的能力,應當變更撫養權為由,提起訴訟,請求變更婚生女吳寧的撫養權歸其所有,林X每月支付撫養費一千五百元至吳寧十八周歲為止。
【爭議焦點】
夫妻雙方離婚后,未成年子女始終跟隨女方生活,且該子女的生活環境未發生重大惡化,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此種情況下,具有撫養能力且無其他子女的男方能否要求變更撫養關系。
【審判結果】
一審法院認定:根據我國法律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離婚后,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因此,被告林X已經生育并撫養兩名子女,原告吳X無其他子女,且根據原告吳X與被告林X兩方的經濟水平,原告吳X更具備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故由原告吳X撫養吳寧為宜。
一審法院判決:原告吳X與被告林X的婚生女吳寧隨原告吳X共同生活。
被告林X不服一審法院判決,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判決:撤銷一審判決;駁回被上訴人吳X的訴訟請求。
【審判規則評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的權利和義務。在父母離婚并已確認撫養權后,若一方請求變更撫養權,則應當從有利于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子女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以下列標準確定撫養權應否變更:首先,應當優先考慮未成年子女的意愿,我國相關司法解釋規定,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意見。故當子女具有跟隨一方生活的意愿時,應當盡量尊重子女意愿。其次,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及撫養條件。其中包括父母雙方的經濟條件、自身條件及行為習慣等,考量獲得撫養權一方是否能為未成年子女提供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再次,根據子女生活環境的穩定性確認撫養權應否變更。如果未成年子女隨一方生活時間較長,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在未成年子女的生活環境未發生重大惡化的情況下,不應變更撫養關系。
未成年子女的父母離婚時簽訂了離婚協議,約定兩名未成年子女均由母親撫養,父親按月支付撫養費。此后,父親請求變更一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權歸其所有。雖然未成年子女的母親同時撫養兩名子女,而父親無其他子女且具備撫養能力,但因撫養權變更是從有利于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子女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而未成年子女自父母離婚后一直與母親共同生活,已經適應現有的生活環境、生活條件,在其生活環境、生活條件未發生重大惡化的情況下,維持現有生活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對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長最為有利。同時,未成年子女的母親亦具備撫養能力及撫養條件,不具備法定變更撫養關系的條件。據此,該未成年子女應當由其母親繼續撫養。
【適用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第三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三條 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第十六條 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支持。
(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
(2)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的;
(3)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
(4)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
【法律文書】
民事起訴狀 民事答辯狀 民事上訴狀 民事上訴答辯狀 律師代理意見書 民事一審判決書 民事二審判決書
【效力與沖突規避】
參考性案例 有效 參考適用
吳X訴林X變更撫養關系糾紛案
【案例信息】
【中 法 碼】婚姻家庭法·父母子女關系·撫養義務·撫養關系變更 (L06010411)
【案 號】 (2010)榕民終字第1907號
【案 由】 變更撫養關系糾紛
【權威公布】 被最高人民法院《人民司法·案例》2010年第20期(總第607期)收錄
【檢 索 碼】 C0502+18+2FJFZ++0410C
【審理法院】 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級程序】 第二審程序
【上 訴 人】 林X(原審被告)
【被上訴人】 吳X(原審原告)
【裁判文書原文】 (如使用請核對裁判文書原件內容)
《民事判決書》
上訴人(原審被告):林X。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吳X。
上訴人吳X因與被上訴人林X撫養關系糾紛一案,不服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人民法院(2010)倉民初字第22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原審法院審理查明:原、被告于1999年11月14日登記結婚,2003年、2005年分別生下吳寧和林玉。2006年6月9日雙方協議離婚,離婚協議書約定,女兒吳寧由被告林X撫養教育,原告吳X每月負擔撫養費5000元至孩子18周歲為止。雙方未對女兒林王的撫養權歸屬及撫養費的支付明確約定。
原告訴稱:1.原、被告離婚時因考慮到兩個女兒年幼,暫由被告照料更為合適,遂同意被告的請求,每月支付5000元作為撫養費。因次女年僅半歲未取名及上報戶口,雙方為盡快辦妥離婚手續,遂在離婚協議書中僅約定長女由被告撫養,原告每月支付5000元的撫養費至小孩18周歲為止。雙方均口頭同意和認可每月5000元是兩個女兒共同享受的,并非長女獨享。2.離婚時,被告向其隱瞞次女系被告與第三者所生,其對此完全不知情,導致作出同意長女由被告撫養的錯誤意思表示。現被告承認次女系其與第三者所生,導致原來雙方一致同意由被告來撫養長女的前提條件已經變更。按當時福州市的生活水平,撫養一個2歲多的小孩,每月1500元已足夠,原告每月支付5000元系撫養兩個小孩的費用。3.被告違反了婚姻法第四條規定夫妻互相忠實的義務及違背社會道德,與他人私生子女,給其造成嚴重的精神傷害,其沒有義務撫養被告與他人私生的子女,因此自2006年11月起其只向被告支付長女的撫養費1500元。于是被告阻撓其探視小孩,使女兒享受不到父愛,損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原告的合法權益。4.被告已承認其與第三者私生小孩,現在被告與兩個女兒生活在一起,而自己未再婚,也已年屆45歲,以后難再生育子女。且經濟收入良好,有大學文化,完全能夠有能力撫養婚生女。綜上,無論從法律和社會公德,還是從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以及維護原告的人格尊嚴,請求法院變更婚生女吳寧的撫養權給原告,被告每月支付撫養費1500元到小孩18周歲為止。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婚姻法第三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離婚后,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3條第(3)項規定,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本案被告生育兩個女兒,原告無其他子女,結合原、被告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從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婚生女吳寧由原告撫養,更有利于其健康成長。至于原告提出撫養費的問題,與本案系不同的法律關系,應另案處理。遂判決:從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原告吳X與被告林X的婚生女吳寧隨原告吳X共同生活。
被告林X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經審理認為,依照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之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被上訴人吳X離婚時,與上訴人林X就婚生女吳寧撫養權問題達成協議,同意吳寧由林X攜帶撫養,合情、合理、合法,無論其當時是否知道林玉非其親生,對吳寧撫養權的安排都是其真實意思表示。處理子女撫養問題,應從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意見》第3條列舉了在審理離婚案件時可予優先考慮的四種情形,其中第(2)項規定的“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和第(3)項規定的“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情形的,可予優先考慮。第(2)項是基于子女利益考慮,第(3)項是基于父母利益考慮,根據審理子女撫養問題應從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合法權益的原則,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時應首先考慮有無第(2)項情形。《意見》第16條列舉的變更撫養關系的四種情形,都是基于子女利益考慮。吳寧自小由林X攜帶,離婚后撫養至今,已經適應現有的生活環境、生活條件,現正接受小學教育,在其生活環境、生活條件沒有發生重大惡化的情況下,維持其現有生活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對其健康成長最為有利。上訴人林X的上訴理由成立,予以支持。被上訴人吳X沒有證據證明林X撫養能力下降、撫養條件惡化,不具備法律規定變更撫養關系的條件,故其辯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遂判決:一、撤銷一審判決。二、駁回原告吳X的訴訟請求。
獲得更多案例資源,點擊左上角藍色字體“指導性案例審判規則”關注即可!
或者掃描二維碼
客服熱線:400-672-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