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由于天氣寒冷或吸入花粉、灰塵以及食用魚、蝦、蟹后引發氣管痙攣、狹窄、分泌及量痰液,氣道受阻,而出現痰鳴咳喘、呼吸困難等癥狀。
本病常反復發作,多見于4-5歲以上的小兒。小兒哮喘常有家族史。哮喘分為發作期和緩解期,治療各有偏重。
發作期治療應以祛痰除濕、宣肺解痙為主。
常用推拿手法與穴位:清肺經、清胃經、清大腸、擦胸骨、分八道、揉乳根、揉乳旁、搓摩脅肋、分肩胛、揉肺俞、揉脾俞、揉緊俞。
1、清肺經:右手拇指指腹著力于小兒左手肺經,自指根推向指尖500次。
2、清胃經:右手指指側峰著力于小兒左和胃經,沿赤白肉際自腕橫紋推向指根400次。
3、清大腸經:右手拇指側峰著力于小兒左手食指橈側的大腸經,自指根推向指尖,共400次。
4、擦胸骨:五指著力并擾著力于胸骨上,進行上下往返擦法,直至局部發熱。
5、分八道:雙手拇指指腹著力,沿小兒一、二、三、四肋間自上而下向兩側分推,反復操作3-5遍。
6、雙手拇指指腹著力于小兒兩側乳根穴,按揉300次。
7、雙手拇指指腹著力于小兒兩側乳旁穴,按揉300次。
8、雙掌自小兒腋下向下搓摩至脅肋邊緣,反復5-10遍。
9、雙手拇指置于小兒肩胛內側,沿肩胛內緣自上而下分推100次。
10、用雙手拇指指腹分別著力于小兒背部兩側的肺俞穴,按揉1分鐘,至有酸脹感。
11、右手拇指指腹著力于小兒背部一側脾俞穴,順時針揉100次。完畢后再以相同方式揉另一側脾俞穴。
12、中手拇指指腹著力于小兒背部一側腎俞穴,順時針揉200次。完畢后再以相同方式揉別一側腎俞穴。
一、若伴有形寒無汗,痰清稀多沫、四肢不溫、面色蒼白,苔白脈滑,可加擦胸部、擦背部、擦督脈。
1、五指并擾,在胸部上進行斜向往返擦法,直至局部發熱。
2、右手小魚際著力于小兒背部進行橫向擦法,反復操作2-3分鐘,或至局部發熱。
3、右手小魚際著力于小兒督脈進行擦法,反復操作2-3分鐘,或至局部發熱。
二、若伴有發熱面紅、痰稠色黃、口渴喜飲、小便黃、大便干、苔黃脈滑、可加推膻中、開璇璣、揉中府、揉云門。
1、雙手拇指指腹著力于小兒膻中,沿第四肋間向兩側分推。反復操作10-20遍。
2、開璇璣分為四步操作:雙手拇指處小兒璇璣穴沿胸肋由上往下向兩旁分推;分推至肋緣后改為用右手食、中、無名指從劍突向臍直推;推至臍后再用右手掌面進行摩腹;摩腹3-5遍后再用右手食、中、無名指從臍向下直推至恥骨聯合。反復操作3-5遍。
3、雙手拇指指腹著力于小兒兩側中府穴,按揉300次。
4、雙手拇指指腹著力于小兒兩側云門穴,按揉300次。
以上講的是哮喘發作期的推拿手法和穴位,下面來講一講哮喘緩解期的推拿手法和穴位。
緩解期可見咳痰氣短、怕冷自汗、喉間時有痰鳴、食少便溏、易感冒、全身乏力、舌淡苔薄白、脈緩無力。治療應以扶正固本為主。
常用推拿手法與穴位:清肺經、補脾經、補腎經、揉外勞宮、揉肺俞、揉定喘、揉脾俞、揉腎俞和三焦俞、擦督脈和兩側膀胱經。
1、右手拇指指腹著力于小兒左手肺經,自指根推向指尖500次。
2、右手拇指側峰著力,推補脾經500次。
3、右手拇指指腹著力,推補腎經500次。
4、右手拇指指腹著力于小兒手背外營宮穴,揉500次。
5、用雙手拇指指腹分別著力于小兒背部兩側的肺俞穴,按揉1分鐘,至有酸脹感。
6、用雙手拇指指腹著力于小兒的定喘穴,按揉1-2分鐘,至有酸脹感。
7、右手拇指指腹著力于小兒背部一側脾俞穴,順時針揉100次。完畢后再以相同方式揉另一側脾俞穴。
8、中手拇指指腹著力于小兒背部一側腎俞穴,順時針揉200次。完畢后再以相同方式揉別一側腎俞穴。
9、右手食、中指分別按于小兒背部兩側三焦俞上,按揉2分鐘。
10、右手小魚際著力于小兒督脈進行擦法,反復操作2-3分鐘,或至局部發熱。
11、右手小魚際著力于小兒一側膀胱經進行擦法,反復操作2-3分鐘,或于局部發熱,完畢后再以同樣的方法操作另一側。
兒推世家小兒推拿職業培訓老師提示:
飲食有節,不宜過飽,切勿食用過甜、過咸和生冷的食品。適當活動,多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以增強體質。
以上介紹的眾多穴位,有詳細的圖解與視頻,加微信:184073973,索取一套學習。同時,若有想學習專業小兒推拿的媽媽們,歡迎來兒推世家。